紅大戟

藥材名稱:藨草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基源:為莎草科藨草屬植物藨草的全草。

原植物:藨草Scirpus triqueter L.

形態:匍匐根狀莖短。稈疏叢生,較粗壯,高60~80cm,三稜形,有2~3葉鞘,無明顯葉片。苞片1,為稈的延長,近直立,長5~9cm。小穗無柄,長圓形或橢圓形,長5~10mm,寬3~5mm,有多數花,3~10餘個聚成頭狀;鱗片寬卵形,長2.5~3mm,頂端鈍圓,有小尖頭,背面中間黃綠色,兩側棕色,有暗棕色短條紋,脈多數;下位剛毛6,長約為小堅果的1/4~1/3,無刺;雄蕊3,花葯狹三角形;花柱短,柱頭3,細長。小堅果三稜狀寬倒卵形,長1.5~2mm,熟時黑色,有不明顯的皺紋。花果期7~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5冊.214頁.圖7257)

生境與分佈:生於溝邊、塘邊、山溪邊或沼澤地。中國除廣東未見外,各省區均有分佈。朝鮮、日本、中亞和歐洲也有。

藥性

性味:甘、澀,平。 《新華本草綱要》:“味甘,性平。”

功效:健胃。

主治:食積氣滯,呃熱飽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

使用注意:孕婦及體虛無積滯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