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脈紫金牛

藥材名稱:鵝絨藤

名稱出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概況

異名:祖子花(錦州)。

基源:為蘿藦科鵝絨藤屬植物鵝絨藤的全株。

原植物:鵝絨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C.pubescens Bunge; C.deltoideum Hance;Vincetoxicum pubescens O.Kuntze)

形態:纏繞草本;主根圓柱狀,長約20cm,直徑約5mm,幹後灰黃色;全株被短柔毛。葉對生,薄紙質,寬三角狀心形,長4~9cm,寬4~7cm,頂端銳尖,基部心形,葉面深綠色,葉背蒼白色,兩面均被短柔毛,脈上較密;側脈約10對,在葉背略為隆起。傘形聚傘花序腋生,兩歧,著花約20朵;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白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副花冠二形,杯狀,上端裂成10個絲狀體,分為兩輪,外輪約與花冠裂片等長,內輪略短;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花柱頂端2裂。蓇葖雙生或僅有1個發育,細圓柱狀,向頂端漸尖,長11cm,直徑5mm;種子長圓形;種毛白色絹質。花期6~8月,果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3卷.316頁.圖10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0m以下的山坡向陽灌叢中或路旁、河畔、田埂邊。分佈於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江蘇、浙江。

生藥

採集:夏、秋季隨用隨產莖中的白色乳汁。

化學性質

地上部分含鵝絨藤酯I(Cynanester A)、羽扇豆醇乙酸酯、正二十四烷酸、β-谷甾醇。

參考文獻

藥學學報 1991;26(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