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角

藥材名稱:臺灣金粟蘭

名稱出處:《臺灣藥用植物志》

概況

基源: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臺灣金粟蘭的全草。

原植物:臺灣金粟蘭Chloranthus oldhami Solms-Laub,又名臺灣及已(臺灣)。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5~4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下部節上具鱗片葉1對 葉對生,4片生於莖頂呈假輪生,紙質,寬橢圓形,圓形或寬卵形,長10~13cm,寬6~9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具細齒或銳鋸齒,齒端有一腺體;側脈5~7對;葉柄長6~9mm,穗狀花序從莖頂抽出,總狀分枝,分枝常對生,總花梗長3.5~7cm;苞片寬卵形或寬三角形,長約12mm,邊緣有不整齊微齒,有少量淡黃色小點;花白色;雄蕊3枚,藥隔基部結合,著生於子房上部外側,中央藥隔有1個2室的花葯,兩側藥隔各有1個1室的花葯,藥隔長圓形或長橢圓形,中央的長約3mm,兩側的長約2mm,藥室長約0.7mm,生在藥隔基部;子房倒卵形,長約1.6mm,有長約0.7mm的花柱,柱頭數裂。核果倒卵形或梨形,慄褐色,長2~3mm,具長約2.5mm的柄。花期4月,果期5月。(圖見《福建藥物志》.第1冊.23頁.圖22)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400~1000m的常綠闊葉林內。分佈於福建、臺灣,

藥性

性味:辛、苦,溫 有毒。

功效:散寒止咳,舌血止痛,散瘀解毒。

主治:《全國中草藥彙編》:“風寒咳嗽,風溼骨痛,閉經;外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毒蛇咬傷。又為除四害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4g。外用:搗敷。殺滅孑孓用5%水浸液。

使用注意:《全國中草藥彙編》:“有心臟癇、吐血史及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