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繡球

藥材名稱:鼉甲

名稱出處:《本草經集註》

概況

異名:蛇魚甲(《本經》)。

基源:為鼉科鼉屬動物揚子鱷的鱗甲。鼉屬中國僅一種。

原動物:揚子鱷Alligatorsinensis Fauvel 又名鮀魚(《本經》),鼉(陶弘景),土龍(《續搏物志》),鼉龍(《綱目》)。本種為國家保護動物。

歷史:鼉甲首載於《本草經集註》)。蘇頌曰:“生南海池澤,今江湖極多,即黿也。形似守宮鯪鯉輩,而長一、二丈,背尾具有鱗甲,善攻埼岸,夜則鳴吼,舟人甚畏之”。按此記述,古代用藥與今相符。

形態:形如蜥蜴而體極長大,大者全長達2m餘。全體被有鱗甲。頭部扁平,吻短而寬,鈍圓,上頜每側有圓錐狀齒18枚,下頜每側齒為19枚。眼大,有上下眼瞼及瞬膜,瞳孔垂直。耳孔呈裂縫狀,有瓣膜可合閉。鼻孔1對,開口於吻前端上方,有活瓣,能自由開閉。頸部較細,有2對具縱稜的鱗片。軀幹部較扁平。背面近黑綠色,散有黃色斑紋。背部由前至後有17排矩形鱗片,橫貫於背部的有6行,鱗上有縱稜。腹面灰色。腹部有28排略成矩形的鱗片。前肢5指,無蹼;後肢較長,具4趾,趾間有蹼;指,趾端均有爪。尾長而側扁,有灰黑色相同的環紋,近尾端甲片鋒利。(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729頁.5721號圖)

生境與分佈:棲於江河沿岸,掘穴而居。分佈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一帶。

生藥

採集:夏、秋捕獲,取鱗甲,晒乾或烘乾,酥炙或酒炙。

化學性質

本屬動物密河鼉外殼表皮由β-角蛋白(β-Keratin)組成,頸及腿的面板由α-角蛋白(α-Keratin)組成,鱗甲含大量骨膠原。眼及肝中含維生素A。腦垂體含促卵泡激素、促黃體生成激素。腦中5-羥色胺(Serotonin)含量較低。分泌鱷醇(Alligatoren yacorol,C19H18O)。血中含葡萄糖約21~205mg%,平均99mg%,每1ml血漿中含1.4μg舒緩激肽(Bradykinim)、含激肽釋放酶原啟用劑(Prekallikrei activator)即因子Ⅻ(FactorⅫ)、激肽釋放酶原(Prekallik rein)、激肽原(kininogen)、激肽酶(Kininase)、激肽(Kinin)等。幼鱷血清以α球蛋白(α-Globulin)為主,尚含白蛋白(Albumin)。紅細胞含腺苷三磷酸,2,3-二磷酸甘油酸酯(2,3-Diphosphoglycerate),肌醇多磷酸(Inositol polyphosphate)[1]。蛋殼含Mg、Ca、Cu、Zn、Fe、Ba等[2~4]

參考文獻

[1]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二冊).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344。


[2] CA 1989;110:228822v。


[3] CA 1987;107:233430m。


[4] CA 1984;100:11805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