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規檢查

藥材名稱:類小連翹

名稱出處:《浙江藥物志》

概況

基源:為藤黃科金絲桃屬植物密腺小連翹的全草。

原植物:密腺小連翹Hypericum seniawinii Maxim.,又名小葉連翹、大葉防風(浙江),小對月草(四川),荷包草、仙葉因寶草(湖北)。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50cm,全體無毛。莖圓柱形,帚狀多分枝。葉近無柄,對生,長圓狀披針形,長2~5cm,寬0.6~1.3cm,頂端鈍,基部淺心形,略抱莖,散生透明腺點。聚傘花序頂生;苞片及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0.5cm,邊緣具黑色腺點;萼片長圓狀披針形,具透明腺條,邊緣有黑色腺點;花瓣狹長圓形,長7~8mm,寬約2.5mm,上部及邊緣疏生黑腺點;雄蕊多數,3出,花葯有黑色腺點。蒴果卵球形,長約5mm,熟時褐色,密佈腺條紋。種子圓柱形,長約0.5mm,表面有細蜂窩紋。花期7~8月,果期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0卷.第2分冊.63頁.圖版13∶1-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500~1600m的山坡草地及田梗上。分佈於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貴州。

藥性

《浙江藥用植物志》:“類小連翹為小連翹的同屬植物,功效與小連翹基本相同。”

臨床應用

《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類小連翹全草,用於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