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

[拼音]:qixing huaiju

[英文]:gas gangrene

一種主要與創傷有關的感染性疾病。以創傷部位的肌肉壞死、氣腫形成為特徵,同時伴有發熱、神志改變、血壓下降等全身性毒血癥表現。若未及時治療,病人常很快死亡。由於其病變特徵為肌肉組織的壞死,並確認梭菌為致病菌,故又稱為梭菌性肌壞死。一般情況下,單純的刀割傷、刺傷不易引起氣性壞疽。在車禍、工傷事故中,尤其在戰爭時期,發病率較高,病死率高達40~60%。治療以外科措施為主,並給予輔助性的抗生素治療。

病原學

氣性壞疽的病原體是包括數種梭狀芽孢桿菌(梭菌)的一個菌群,稱為氣性壞疽菌群。屬芽孢桿菌科,梭狀芽孢桿菌屬。氣性壞疽中約30%由產氣莢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其餘由諾氏梭菌或敗毒梭菌引起。溶組織梭菌、雙酶梭菌、生孢梭菌等很少單獨引起感染,常與上述致病菌一起造成混合性感染。

梭菌都能產生芽孢,為革蘭氏陽性桿菌。梭菌可產生多種毒素。如組織毒素類中的α 毒素(為卵磷酯酶)能分解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卵磷酯,透明質酸酶能分解皮下組織和肌肉組織的成分膠原蛋白,使肌肉組織軟化。氣性壞疽菌群產生的組織毒素類物質,是引起肌肉組織壞死的重要原因。

各種氣性壞疽梭菌廣泛分佈於土壤、人及許多動物的腸道內,因此,幾乎所有各種創傷都有被這些細菌汙染的可能。由外界環境中的梭菌引起的感染,稱為外源性感染。某些疾病(如結腸癌)或外科腸道手術使正常寄居在腸道內的梭菌侵入人體而引起的感染,稱為內源性感染。

發病機理

嚴重創傷或血管性病變引起區域性肌肉組織的血供障礙,形成缺氧環境,導致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的感染。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只能在幾乎無氧氣存在的環境中生長。此類細菌產生的芽孢直徑大於菌體寬度,使菌體膨大如梭狀。撕裂性創傷、槍傷、創口記憶體在異物、石膏託或止血帶的壓迫、腸道手術、影響血供的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均有利於形成厭氧菌感染的所需環境。在這些情況下,肌肉組織缺血缺氧,該部位的氧化-還原電勢降低,因而形成缺氧環境。厭氧性梭菌一旦侵入,便迅速增殖,產生毒素,引起肌肉組織壞死。由於組織缺氧,無氧代謝──糖酵解途徑增強,在此過程中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氫氣體,在病變部位造成氣腫。氣腫壓迫軟組織,妨礙血液供應,促進組織壞死,如此形成惡性迴圈。

臨床表現

本病一旦發生,病情通常進展較快。潛伏期一般較短,多數在受傷後4天內甚至數小時內突然起病,創口部位的劇烈疼痛和全身性發熱為早期表現。體溫可達38℃左右,脈率顯著增快,同時可有血壓下降。在數小時後,病變部位明顯腫脹,可出現大的血泡或水泡,創口周圍面板也由蒼白變為紫銅色,觸之有“捻發”感。從創口內流出稀薄而含氣體的血性液體,散發出惡臭氣味。若病變部位面板破裂或被切開,可暴露出灰色易脆的所謂壞疽的肌肉。病情加重時,病人迅速出現休克或腎功能衰竭。臨床上表現為血壓下降(收縮壓低於90mmHg)、少尿(24小時尿量少於 400ml)或無尿(24小時尿量少於50ml)、面色蒼白、面板溼冷。嚴重者 24小時內或2~4天內死亡。也可出現嘔吐、水樣或血性腹瀉。病初,對外界環境的刺激敏感,表現為興奮不安或煩躁。晚期,則對任何外來刺激均毫無反應而呈現昏迷狀態。

產氣莢膜梭菌多數引起上述的典型表現。其他梭菌引起的疾病過程也大致相似。諾氏梭菌感染潛伏期為 5~6天,病死率相對高,病變部位腫脹明顯但很少為氣腫。敗毒梭菌感染則產生大量的血性液體和氣體。多數氣性壞疽為混合性感染,其臨床表現可相互重疊或為綜合性。

診斷

由於本病進展迅速,細菌學檢查難以獲得早期診斷。因此應根據臨床特徵及時作出判斷。 X射線檢查有助於顯示病變部位是否有氣體存在。創口流出液應作革蘭氏染色和厭氧培養。

治療

及時對傷口進行仔細的清創和切除壞死組織是極為重要的治療措施。同時,輸液、輸血、糾正休克、使用抗生素(如大劑量青黴素)或甲硝唑等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性措施。高壓氧(大於 3個大氣壓的氧氣)治療可使部分病人的病情改善。目前,尚無特異性的預防措施。另外,合理應用石膏託和止血帶也是防止發生厭氧性梭菌感染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