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

[拼音]:xuezheng

[英文]:Blood Disorder

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形成的出血性病證的總稱。如血液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洩於前陰(外生殖器、尿道)、後陰(肛門),或滲出於肌膚的各種急性和慢性出血性疾病。又稱失血、血病。血證包括的範圍很廣,如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紫斑等均屬此證範圍。

引起血證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感受外邪、飲酒過多或嗜食辛辣厚味、情志過極、勞倦過度、久病或熱病之後等原因。其病理變化可歸結為兩類:火熱薰灼,迫血妄行;氣虛不攝,血溢脈外。此外,瘀血不去,會妨礙新血的生長和氣血的正常執行,也可引起出血。

由於出血的原因很多,以及出血部位的不同,例如大便下血有便血、痔疾之異,吐血有病在胃和病在肝的不同,所以辨證時,首先應辨清出血的部位。其次,血證有實證和虛證,以及實火和虛火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實,久病多虛。火熱薰灼、迫血妄行所致者屬實證,外感風熱燥火、溼熱內蘊、肝鬱化火等均屬實火;而陰虛火旺和氣虛不攝所致的血證屬虛證,陰虛火旺則屬虛火。因此辨證時,須辨明證候的虛實,分清實熱、虛寒、氣虛的不同。治療血證,應針對引起各種血證的原因及損傷臟腑的不同,結合證候虛實及病情輕重而辨證施治。主要應掌握治火、治氣、治血3個基本原則,實火當清熱瀉火,虛火當滋陰降火;氣實當清氣降氣,氣虛當補氣益氣;清代唐容川《血證論》認為“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各種血證應酌情配伍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因此,《血證論》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確是通治血證的大綱。同時,還要注意用藥宜忌,若血從上溢,實證則宜清降,忌用升散,以免氣火升騰,加重出血;虛證則宜滋補,忌用寒涼克伐,免傷脾胃之陽,有礙氣血的生化。血從下溢,實證宜清化,忌用固澀,以防留邪停瘀;虛證宜固攝,忌用通利,以防耗傷氣陰。

血證的預後主要取決於:

(1)出血的原因和病程。一般外感易治,內傷難治;新病易治,久病難治。

(2)出血量。出血量少病輕,量多病重,甚至形成氣隨血脫危證。

(3)有無兼證。若出血並伴有發熱、咳喘、脈數等,病情較重。

咳血

肺絡損傷血液不循常道,經咳嗽而出,或痰中帶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均稱咳血。又稱嗽血、咯血等。主要因外邪犯肺、肝火上炎、陰虛肺熱,或氣不攝血等導致肺絡損傷,血液妄行,溢入氣道而成。咳血可分為外感及內傷兩類,當內外之邪干擾及肺,肺氣上逆則為咳,損傷肺絡,血溢氣逆,則形成咳血。在外邪之中,由熱邪、燥邪引起者居多;內傷咳血,多因肝腎陰虧,虛火上亢而成。常見證型有:

(1)風熱犯肺。證見惡寒發熱,痰中夾血,血色鮮紅,口渴咽痛,苔薄黃,脈浮數。治宜清宣肺熱、涼血止血,方用銀翹散去桔梗,加旱蓮草、藕節、茜草根涼血止血。

(2)燥氣傷肺。證見咳嗽,痰中帶血,身熱鼻燥,心煩口渴,咽喉乾燥,苔薄白而燥,脈浮數。治宜清肺潤燥、寧嗽止血,方用桑杏湯或清燥救肺湯,並可加入生地炭、白茅根、側柏葉、十灰散等止血之品。

(3)肝火襲肺。證見咳嗽,痰中帶血或咳出純血,血色鮮紅,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口苦而幹,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肺、涼血止血,方用瀉白散合黛蛤散,並加大小薊、藕節、生地等味,涼血止血。

(4)陰虛肺熱。證見乾咳痰少,痰中帶血或反覆咳血,口乾咽燥,午後顴紅,潮熱盜汗,舌質紅,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涼血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湯去桔梗加白芨、茜草、茅根等止血,或合十灰散涼血止血。

(5)氣不攝血。證見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頭暈目眩,心悸耳鳴,或咳或不咳,痰中帶血或咳出純血,或兼見衄血、便血,舌質淡,脈虛細。治宜益氣攝血、健脾養血,方用拯陽理勞湯加減。治療咳血也可採取針刺魚際(瀉法)、尺澤(補法)、大陵、郄門,或艾灸湧泉。

吐血

胃絡損傷,血從胃中經口嘔吐而出,血色紅或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吐血前多有脘脅脹悶疼痛的病證。又稱嘔血。吐血主要屬胃的病變,飲食不慎、情志過極、勞倦過度等都能損傷胃腑,也可由他髒病變影響,導致胃絡受傷而引起。吐血主要由胃熱灼傷胃絡而致,或中氣虛弱血失統攝而妄溢。其中以飲食不節、胃中積熱,情志抑鬱、肝火犯胃,血熱傷絡、迫血妄行,氣血凝結、瘀血內結,強力努傷等所致的吐血較為多見。常見證型有:

(1)胃熱壅盛。多因久食辛辣動火之物而致胃中積熱。證見吐血色紅或紫黯,多見脘腹脹悶,甚則胃中灼熱疼痛,口臭,便祕或大便色黑,舌質紅,苔黃厚濁膩,脈滑數。治宜清胃瀉火、化瘀止血,方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合十灰散加減。

(2)肝火犯胃。肝火橫逆犯胃,損及胃絡而吐血。證見血色紅或紫黯,血出暴湧,多心煩易怒,寐少多夢,口苦脅痛,吐血前煩躁不寧,舌質紅絳,苔黃,脈弦數。治宜瀉肝清胃、涼血止血,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可加入茅根、藕節、旱蓮草、茜草等涼血止血。

(3)陰虛火旺。熱病之後或氣鬱化火,耗傷津液,以致胃失濡養,陰虛火旺,灼傷胃絡。證見胃痛隱隱,吐血量多、色紅,面色潮紅,口渴引飲,煩躁不安,盜汗少寐,大便色黑或幹黑,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方用玉女煎加減。可加入丹皮、側柏葉、旱蓮草、藕節、紫珠草以涼血止血。

(4)中氣虛弱。勞倦過度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而致中氣虛弱。證見胃痛綿綿,時作時止,痛時喜按,吐血色紅,大便溏而色黑,神疲氣短,頭暈怯寒,面色白,舌淡苔薄,脈虛弱。治宜調補脾胃、昇陽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可加炮姜、白芨、三七以溫陽止血。

(5)氣虛血虧。失血過多或脾虛生化無力所致。氣虛不能攝血,血無所主而溢。證見吐血,面色白,頭暈心悸,神疲乏力,便血或鼻齒衄血,面板紫斑,舌質淡,脈細弱。治宜健脾益氣、補血攝血,方用歸脾湯加減。可加炮姜溫養止血,阿膠養血止血。

若患者吐血量多,出現面色青白,心慌氣短,汗出肢冷,舌質淡,脈細無力等症,為氣隨血脫之重危證候。當急用獨蔘湯益氣固脫,或參附湯益氣回陽救脫,並可加入阿膠、三七粉或雲南白藥止血。

便血

大便前或大便後下血,大便與血夾雜或單純下血,均稱便血。又稱血便、下血、瀉血、結陰、圊血等。便血屬臨床常見病,因出血部位不同,有遠血和近血之分;也可根據血色的鮮濁,分為腸風和髒毒。便血的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腸。胃腸脈絡受損是便血的主要原因。引起胃及腸道脈絡損傷的因素有多種,如憂思惱怒,情志過極,以致肝氣鬱結;勞倦過度,損傷脾氣,脾虛不能統攝;以及飲酒過多,嗜食辛辣,而胃中積熱;溼熱內生,下注大腸,損傷脈絡等。總之,便血的主要病機為火和虛,火盛迫血妄行,氣虛則血失統攝,血液下滲而成便血。臨床常見以下證型:

(1)脾胃虛寒。證見下血紫黯,甚則黑色,腹部隱痛,渴喜熱飲,面色無華,神疲懶言,食少便溏,舌淡,脈細。治宜健脾溫中、養血止血,方以黃土湯為主。若陽虛較甚,畏寒肢冷,加鹿角霜、炮姜、艾葉等溫陽止血;若中氣下陷,肛門脫垂,可合用補中益氣湯以補氣昇陽;若出血不止,可合歸脾湯;若便血日久不止,宜用固腸散以固脫。

(2)溼熱蘊結。證見便血鮮紅,或先血後便,或有腹痛,口苦,苔黃膩,脈濡數。治宜清化溼熱、涼血止血,常用地榆散或槐角丸加減。

(3)肝經鬱火。證見脅腹脹滿,煩躁多怒,下血鮮稠,口燥脣焦,大便祕結,肛門灼熱,舌質紅,脈弦數。治宜涼血瀉火,可用約營煎合髒連丸。

便血的預後,同正氣強弱、證候型別、病情輕重及出血量多少等因素有關。一般預後良好,但由於大量出血,可形成氣隨血脫之危證,甚至威脅生命。

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塊的病證。又稱溺血、溲血。由於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紅色、鮮紅色或茶褐色。尿血和血淋均表現為尿中有血,二者區別點在於:排尿不痛,或痛不明顯稱尿血;尿血而兼有小便滴瀝澀痛稱血淋(見淋證)。尿血的病位以腎和膀胱為主,主要病機是熱傷脈絡和脾腎不固。熱傷脈絡有實熱和虛熱之分;而脾腎不固又有脾虛和腎虛的不同。臨證時,須辨清尿血是外感還是內傷。外感尿血,屬實證,為感受邪熱所致,起病急,多見發熱惡寒,血色多鮮紅或有血塊,並伴有尿道熱灼感;內傷尿血,無尿道熱灼感,血色淺淡,多屬虛證,常由煩勞過度,耗傷陰精及熱邪耗陰、正虛邪戀所致,起病較緩,一般先有陰陽偏虛、氣血虧虛或脾腎虛衰的全身症狀,其後表現尿血。脾腎不固所致的尿血,主要由飲食不節、勞傷過度、年老體衰及久病遷延等原因引起。常見以下證型:

(1)下焦熱盛。證見小便灼熱,尿中帶血、色鮮紅,心煩口渴,面赤,口舌生瘡,夜寐不安,舌尖紅,脈數。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方用小薊飲子加減。

(2)陰虛火旺。證見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顴紅潮熱,腰膝痠軟,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加入大小薊、藕節、蒲黃涼血止血。

(3)勞傷氣陰。證見小便頻急,尿血,血色鮮紅,腰脊痠痛,或潮熱盜汗,手足灼熱,口燥咽乾,神疲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治宜益氣養陰、涼血止血,方用生脈散合車前葉湯。

(4)脾不攝血。證見久病尿血,甚或兼見齒衄、肌衄,面色不華,體倦乏力,氣短聲低,舌質淡,脈細弱。治宜補脾攝血,方用歸脾湯加減。

(5)腎氣不固。證見久病尿血、血色淡紅,頭暈耳鳴,精神困憊,腰脊痠痛,舌質淡,脈沉弱。治宜補益腎氣、固攝止血,方用無比山藥丸加減。

鼻衄

鼻中出血。又稱侒,為血證中常見的一種病證。多由火熱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清道,從鼻孔中流出,其中尤以肺熱、胃熱、肝火為常見,也有少數因氣虛正虧、血失統攝而引起。常見以下證型:

(1)熱邪犯肺。兼見鼻燥口乾,或有身熱,咳嗽少痰,舌質紅,苔薄,脈數。治宜清洩肺熱、涼血止血,方用桑菊飲加減,可加丹皮、茅根、旱蓮草、側柏葉涼血止血。

(2)熱毒內蘊。兼見煩躁氣急,口乾欲飲,或見面板紫斑以及其他部位出血,或骨節疼痛,舌質紅,苔黃,脈數。治宜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方用黃連解毒湯加味。

(3)胃熱熾盛。兼見鼻幹齒衄,口渴欲飲,口乾臭穢,煩躁,便祕,舌質紅,苔黃,脈數。治宜清瀉胃火、涼血止血,方用玉女煎加味。

(4)肝火上炎。兼見頭痛目眩,煩躁易怒,兩目紅赤,口苦,耳鳴,舌質紅,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涼血止血,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5)氣血虧虛。兼見神疲乏力,面色白,頭暈耳鳴,夜寐不寧,或有齒衄、肌衄,舌質淡,脈細無力。治宜益心養脾、補氣攝血,方用歸脾湯加味,加入仙鶴草、阿膠、茜草等加強其止血作用。

上述各種證候的鼻衄,除內服湯藥外,應結合區域性用藥治療。如用雲南白藥或青黛粉,用棉花蘸後塞入鼻腔止血,或區域性用冷敷,如敷腦、額、面等處,以期及時止血。若鼻衄不止,應臥床休息,並避免情志激動。

齒衄

齒齦出血,又稱牙衄、牙宣。齒齦屬胃,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21261.html' target='_blank' >萊菔羯觶室鴣蒴腦蟯浮⑸齠叵得芮校俅慘暈婦等群蛻鼉榛鸞銜嗉7彩艋鶚⑵妊蒴屎歟拷隙啵S梢剖刃粒掣嗔緩裎叮站枚人攏簧魴槎蒴削齙拷仙伲矣諧莞《鬧⒆矗饕蟶鮃蹩饜椋榛鵡詼剩嚶敕渴夜取⑵@汀⒕貌〉扔洩亍3<韻輪ば停裹/p>

(1)胃火內熾。齒衄,兼見齒齦紅腫疼痛,頭痛,口臭,舌質紅,苔黃,脈洪數。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方用加味清胃散合瀉心湯加減,可酌加茅根、大薊、藕節以涼血止血。

(2)陰虛火旺。齒衄,兼見齒搖不堅,舌紅少苔,脈細數,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方用滋水清肝飲合茜根散加減。

紫斑

血液溢位於肌膚之間,面板表現青紫斑點或斑塊的一種病證。又稱肌衄。外感和內傷均可引起紫斑的發生,兒童、成人都可患本病,女性患者較多。紫斑的治療,熱盛宜清熱解毒,涼血散瘀;陰虛宜滋陰降火,寧絡止血;氣虛宜益氣攝血,健脾養血。預後一般較好,也有少數反覆發作,病程纏綿。紫斑的病因病機主要為熱盛迫血、陰虛火旺、氣虛不攝,其中以熱盛迫血引起的紫斑較為多見。當外邪入侵,釀成熱毒,或因飲食、情志、勞倦等原因導致臟腑內傷,陽氣內盛而蘊生內熱,使血脈受到火熱薰灼,致使血熱妄行,血溢於脈外,瘀積於肌腠之間,使面板呈現青紫顏色的斑點或斑塊而形成紫斑。胃和脾同屬中土,肌肉為脾胃所主,熱氣入胃,胃熱熾盛,薰發於肌肉,血液外溢而形成紫斑。因此,紫斑的發生與血脈及脾胃關係密切。紫斑一般多發生在四肢,特別是下肢最為多見。面板呈現青紫斑點或斑塊,大小和形狀不一,按壓紫斑處,其色不褪。紫斑面積小,數量少,則出血較少,斑色紅赤,病情較輕;面積大,數量多,則出血較多,斑色紫黑,病情較重。故臨證時,首先應辨析紫斑的數量及顏色。其次要考慮有無其他部位出血,若伴有齒衄、鼻衄或尿血、便血,為病情較重。此外,還要辨別有火無火、屬虛屬實,以便正確地立法、選方、用藥。臨床常見證型有:

(1)血熱妄行。面板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下肢較多見,紫斑形狀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伴見發熱口渴,尿黃便祕,或伴有鼻衄、齒衄、便血、尿血,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合十灰散。

(2)陰虛火旺。面板瘀點、瘀斑色紅或紫紅,時輕時重,或有鼻衄、齒衄,常伴頭暈,乏力,肌膚髮熱,顴紅心煩,或手足心熱,或潮熱盜汗,口渴,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寧絡止血,方用茜根散加減。

(3)氣不攝血。紫斑色紫黯淡,多呈散在性出現,時起時消,反覆發作,過勞則加重,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萎黃,飲食不振,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弱。治宜益氣攝血、健脾養血,方用歸脾湯加味,可酌加仙鶴草、地榆、蒲黃等增強止血及化瘀消斑之力。

紫斑預後一般較好,但少數患者由於陰虛與火旺,氣虛不攝與血溢脈外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以致持續出現或紫斑反覆發作,病程纏綿,體質日益虛損。

參考文章

蓄血證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