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何種意義上的舊唯物主義論文

淺析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何種意義上的舊唯物主義論文

  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淵源之一。然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中,費爾巴哈一直作為舊唯物主義的典型代表而受到批判。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究竟是何種意義上的舊唯物主義呢?釐清這一問題,對於正確評價費爾巴哈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在青年黑格爾派當中,費爾巴哈率先展開對黑格爾思辨哲學的批判,結束了唯心主義在德國的長期統治,“直截了當地使唯物主義重新登上王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22頁),並且“在他向黑格爾作第一次堅決進攻時以清醒的哲學來對抗醉醺醺的思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9頁)費爾巴哈反對黑格爾把絕對理念當作哲學的出發點,而實際的存在卻成了第二性的;他揭露出“在黑格爾這裡,一種f等印早卑現象或存在的整體性、絕對性被當成了賓詞,所以作為獨立存在的各個發展階段只具有二意義,只不過是作為一些影子、一些環節、一些以毒攻毒的點滴而繼續存在於竿布階段中。”(《士系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第47頁)在費爾巴哈看來,雖然黑格爾也主張主客體、精神與自然的統一,但他所說的自然只具有客體的意義,即為主體所設定的意義,而不是實在的存在。與黑格爾相反,他認為:“感性的、個別的存在的實在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用我們的鮮牟來打圖章擔保的真理。”(同上,第68頁)

  二

  一般認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因其具有形而上學性,而應把它歸屬於舊唯物主義。這種理解的依據有兩個方面:一是恩格斯的有關論述。恩格斯曾把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歸屬於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由於費爾巴哈沒有能完成“使關於社會的科學,即所謂歷史科學和哲學科學的總和,同唯物主義的基礎協調起來,並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造”的任務,“他雖然有唯物主義的基礎,但是在這裡還沒有擺脫傳統的唯心主義束縛”(《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26-227頁),“我們一接觸到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和倫理學,他的真正的唯心主義就顯露出來了”(同上,第229頁)。費爾巴哈與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一樣,“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義者,上半截是唯心主義者”(同上,第241頁)。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第二個特有的侷限性在於:它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不斷的歷史發展中的物質。

  三

  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明確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物件、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4頁)由於舊唯物主義把實踐從人與人的感性世界的關係中排除出去,因此在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係時,只能把存在、感性世界看成是直觀的物件,而不是看作實踐活動的物件。

  實踐的觀點是新唯物主義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3頁)馬克思把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叫做“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同上,第56頁)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直觀性是其為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原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