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我的教學設計

認識自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讓學生懂得如何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的道理。

  2.學習本文平和自然、亦莊亦諧的語言特點。

  二、教學設想:

  1.這是篇課內自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作適當的輔導。

  2.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簡介作者:

  張中行 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編審,作家。1909年生於河北香河縣,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治學嚴謹,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學貫古今。有“雜家”之答。著有《張中行作品集》6卷,散文集《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留夢集》、《流年碎影》等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二)詞語解釋:

  學究:讀書人的通稱。亦指迂腐淺陋的讀書人。

  孤陋寡聞:比喻學識淺薄、見聞貧乏。

  得天獨厚:獨具特殊的優越條件,也指所處的環境特別好。

  深思冥索:認真思考,深入考慮,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關係和不同的含意來考慮一問題。

  嫌棄:厭惡而不願接近。

  魯鈍:愚笨遲鈍。

  僧多粥少:比喻不夠分配之意。

  乞援:請求援助。

  制約:一事物的存在、變化是另一事物存在、變化的先決條件,則前者制約後者。

  鬱悶:①愁眉不展的性質或狀態②遲鈍和無興趣狀態。

  姑且:①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暫且如此,帶有暫作某種讓步的意思,或說明在不得已情況下,只好這樣,相當於“暫且”、“先”。②用於暫時的目的和滿足暫時的需要。

  務實:①從事實際工作。②研究討論具體問題。

  改弦更張:弦的.鬆緊與調的高低不合,應收緊或放鬆,使聲音和諧。引申為改革變更。

  超脫:①超群脫俗,不侷限於傳統、常規。②超出…以外,不被其困擾。

  (三)自讀課文:

  如何認識自已,一直是許多思想家、哲學家探究的課題。木文作者以自己豐富的閱歷、淵博的學識和執著的思考為基礎,對此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作者從“有我”說到“喪我”,從人的先天差異說到後天彌補的四個原則(順應、自知、珍重、超脫),這不僅是學術的審視,也是一種人生的感悟。

  本文表現了作者紮實的學術功底和練達的語言表達水平。對這樣一個嚴肅而內涵深刻的題目,作者不是端著架子講道理,儘管旁徵博引,卻沒有學究氣,而是如同談家常一般,多用口語化的短句,侃侃而談,構築了一種平和自然、亦莊亦諧的語言氛圍,在看似輕鬆活潑的話語背後則是長者的睿智和深刻的哲理。

  (四)課堂討論:

  學生回憶自己入學以來的成功事例。

  1.要求學生回憶入學以來兩三個成功的事例,並寫在心理輔導專用本上,要求回憶出細節,因為回憶越詳細,越能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他們全身心的沉浸在成功的氛圍中。

  2.小組交流,相互傳看

  3.班級交流,每組派代表進行發言(發言人數視時間而定)

  (五)佈置作業:

  練習一、二、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