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1

  作品簡介

  《十五從軍徵》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描繪了一個在外征戰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種種場景。這首樂府詩不僅抒發了這一老兵“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

  該詩透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的怨恨與同情的思想感情。

  作品原文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ē)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

  兔從狗竇(dòu)入,雉(zhì)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舂(chōng)谷持作飯,採葵(kuí)持作羹(gēng)。

  羹(gēng)飯一時熟,不知貽(yí)阿(ē)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作品註釋

  1、始:才;歸:回家。

  2、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ē):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4、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遙看:遠遠地望去。

  5、松柏(bǎi):松樹、柏樹。

  6、冢累累:墳墓一個連著一個。冢(zhǒng),墳墓、高墳。累累(léi léi),與“壘壘”通,連續不斷的樣子。

  7、狗竇:給狗出入的牆洞。竇(dòu),洞穴。

  8、雉(zhì):野雞。

  9、中庭:屋前的院子。

  10、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11、旅葵(kuí):葵菜,嫩葉可以吃。

  12、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13、羹(gēng):用菜葉做的湯。

  14、一時:一會兒就。

  15、貽(yí):送,贈送。

  16、看:一說為“望”。

  17、沾:滲入。

  作品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作品鑑賞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揭露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開篇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八十歲是虛寫,寫出從軍時間之長,兵役的繁重。

  正因為“十五”從軍,“八十”方回,其間數十年與家人失去聯絡,對家中情況一無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況,於是,這也就極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歸鄉途中與鄉里人的對話。唐代詩人宋之問的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反映其在久別家鄉之後、返鄉途中的矛盾心理,與此詩筆法有別,卻殊途同歸。宋之問的詩句是曲筆寫其返鄉途中想了解家中情況的迫切願望,而此詩則是直言之。二者均表現了久別家鄉的返鄉之人的真實情感。此詩中“鄉里人”的回答很巧妙,沒有明言直說老兵家中還有誰,而只是用手指著遠處長滿松柏的眾多的高墳說:“那兒就是您的家。”言下之意就是:“您的家中已無他人了。”其實,“鄉里人”這樣回答,是不忍心道明真相,怕老兵一下子承受不了家敗人亡的痛楚。如此著墨,顯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也與下文相呼應。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的、盼知又怕知的詢問。同沒有詳述主人公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一樣,作品也省去了對他餐風宿露、匆匆趕路、與鄉親邂逅相遇的驚喜的描摹,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闔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冰天雪地裡當頭澆下的一盆冰凌未澌的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動亂的年月,我可親可愛的親人們啊,竟無一倖存者。滿懷希望,滿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風霜雨雪,六十五年積壓心底的感情,不能向別人傾訴、表達。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老兵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煢煢,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作者沒有直接抒寫渲染感情,作品卻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強烈的抒情效果。

  有些迷濛、有些渾噩、有些悽愴的老人,像對“松柏冢累累”不聞不見一樣,對荒涼的家園的感觸也變得麻木了。於是,他默默無言地舂去成熟的穀子的皮殼,採下冬葵嫩嫩的葉子。而當飯熟羹沸時,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該給誰吃。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潸然淚下。他已不能象年輕人那樣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著六十五年的艱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場風塵、六十五年人世滄桑的老淚,撲簌簌落到滿布征塵的衣襟上。“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豐富、深厚、沉痛的感情內涵。詩至結尾,作者、讀者的感情濃度都達到了頂點。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昇華。全詩寫得既含蘊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捨剪裁,結構的佈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兔從”四句承接上文加以描繪。老兵到家後所目睹的景象是:兔子從狗洞進進出出,野雞在樑上飛來飛去;庭院中長出了“旅谷”,井臺上也長出了“旅葵”。“兔”與“雉”(野雞),均系動物,一在“狗竇”(下方),一在“樑上”(上方);“旅谷”、“旅葵”,均系未經種植而自生自長的植物,一在“中庭”(庭院中),一在“井上”(井臺上)。這些處於不同方位的動、植物在這裡構成的是一幅悲涼的景象。造成這一景象的直接原因是老兵家中無人。而其家中無人,又是誰造成的。對此,詩未明言,這又給了讀者想象的空間。這幾句詩仍然是以哀景寫哀情,以悲涼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而更令老兵悲哀的還在於:他以“旅谷”煮飯,以“旅葵”做羹,未用多少時間就做好了,卻不知道將飯與羹送給誰,也即無親人與之共享了。這正是“舂穀”四句所表現的。老兵孤身一人回家,家中也無親人了,到頭來還是他孤身一人。這不僅照應了上文——鄉里人的答話與老兵返家後所看到的景象,而且繼續以哀景寫哀情。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讀者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其返鄉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一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樂府簡介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樂府蒐集演唱的詩給被稱為樂府詩。

  “樂府”,本是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於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才。歌詞的來源有二種:一部分是文人專門作的,一部分是從民間收集的。後來,人們將樂府機關採集的詩篇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詞,於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樂府雙璧(又名長篇敘事詩雙璧)為《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和《詩經》,《楚辭》同名。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2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 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動亂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 “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裡,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其返鄉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一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3

  十五從軍徵

  佚名〔兩漢〕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東向看一作:東向望)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從軍出征,到了八十歲才回來。在鄉間路上遇到同鄉人,問:“我家裡還有哪些人健在?”“遠遠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現在已經是松柏青翠,墳冢相連了。”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走出大門向著東方遠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冢(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穀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做。

  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

  一時:一會兒就。

  飴:同“貽”。

  送:贈送。

  沾:滲入。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抒回一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由軍徵,八十始得歸。一這兩句,的言老兵“十五一歲由軍,“八十一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由軍徵一,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由軍徵一,系出於戰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一與“十五一相對照,突出其“由軍徵一時間之久;“始得歸一與“由軍徵一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的未能回來。

  《十五由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一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一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一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一在這動亂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庭由狗竇入,雉由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由遠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庭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的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一,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一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一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由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淚落沾我衣一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一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一)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一)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由軍徵,八十始得歸一,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由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裡,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的說,但我們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由軍徵,八十始得歸一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一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一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的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一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昇華。全詩寫得既含蘊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捨剪裁,結構的佈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一、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4

  《十五從軍徵》閱讀答案:

  1.解釋加點的字

  ①八十始得歸:

  ②採葵持作羹:菜湯

  ③兔從狗竇入:

  ④不知貽阿誰:

  2.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

  ①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答案:遠遠看去,那就是你的家,那邊松樹柏樹很多,墳墓一大堆。

  ②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答案:走出門外向東望去,(心情極其悲痛),眼淚就流了下來。

  3.詩中主人公離家歸家的年齡分別是多大?

  答案:十五、八十

  4.用詩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現在怎樣?

  答案: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5.全詩表達了一個怎樣的主題?

  答案:全詩透過對一個久別家鄉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他的孤獨和淒涼,反映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了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和憎恨之情。.

  6.“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誇張暴露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極端的不合理。

  7.主人公歸家後,看到家中淒涼破敗的景象是“兔從……葵。”

  8.此詩抒發了老翁怎樣的心情?透過哪句詩體現出來的?

  答案:抒發了老翁孤獨淒涼的心情。“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5

  《十五從軍徵》

  兩漢:佚名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 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徵》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從軍出征,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在鄉間路上遇到同鄉人,問:“我家裡還有哪些人健在?”

  “遠遠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現在已經是松柏青翠,墳冢相連了。”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遠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十五從軍徵》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冢(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穀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做。

  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

  一時:一會兒就。

  飴:同“貽”。送,贈送。

  沾:滲入。

  《十五從軍徵》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動亂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 “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裡,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昇華。全詩寫得既含蘊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捨剪裁,結構的佈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十五從軍徵》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徵》晉代已入樂。在它被用為橫吹曲辭以前,是否曾入樂,已難查考。這首詩詩原來或許是漢魏間大動亂時代的民歌,是為控訴殘酷繁複的兵役制度而創作的。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6

  原文:

  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譯文

  十五歲就應徵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煮湯算是菜。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a):在文章中是一個語音詞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看:遠遠的看

  柏(bǎi):柏樹。

  冢(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相通,形容墳墓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谷:植物未經播種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 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作

  羹(gēng):菜。糊狀的

  一時:一會兒就

  貽(yí):送,贈送

  沾:滲入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開篇便有“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兩句中表露出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可是鄉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而泣。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7

  shí wǔ cóng jūn zhēng

  十五從軍徵

  shí wǔ cóng jūn zhēng , bā shí shǐ dé guī 。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dào féng xiāng lǐ rén : jiā zhōng yǒu ā shuí ?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yáo kàn shì jūn jiā , sōng bǎi zhǒng léi léi 。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tù cóng gǒu dòu rù , zhì cóng liáng shàng fēi 。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zhōng tíng shēng lǚ gǔ , jǐng shàng shēng lǚ kuí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gǔ chí zuò fàn , cǎi kuí chí zuò gēng 。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gēng fàn yī shí shú , bù zhī yí ā shuí !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chū mén dōng xiàng kàn , lèi luò zhān wǒ yī 。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徵翻譯

  十五歲就應徵去參軍,八十歲才退伍回到故鄉家中。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冢壘壘。”

  十五從軍徵賞析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這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十五從軍徵》漢樂府民歌原文註釋翻譯賞析8

  十五從軍徵

  兩漢:佚名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他說)“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冢壘壘。”

  註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望: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冢(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穀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做。

  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

  一時:一會兒就。

  貽(yí):送,贈送。

  沾:滲入。

  有用(4296)沒用(693)

  參考資料:

  1、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八年級(下).語文版語文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

  鑑賞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徵”,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徵”,系出於戰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徵”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徵”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

  《十五從軍徵》,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裡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動亂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悽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著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郁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計程車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溼、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裡,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絡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其返鄉經歷是:始得歸→歸途中→返回家中→“出門東向看”;情感變化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誰?”,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希望(歸途中)→希望落空→徹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涼,了無一人)→悲哀流淚,心茫然(“出門東向看”)。這些又歸結為表現揭露黑暗社會現實的詩之主題。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