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複雜性思維方式的角度看教育規律的特點論文

從複雜性思維方式的角度看教育規律的特點論文

  [摘要] 120世紀複雜科學的不斷髮展,啟發我們重新審視教育規律。從複雜性思維方式的角度出發,針對其教育規律表現出的必然確定性、應然隨機性、彈性及非重複性等一些新的特點,我們必須轉變對教育規律的認識。

  【關鍵詞】教育規律; 應然性; 彈性; 非重複性

  對規律的探討一直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傳統的規律觀認為規律是事物之間本質的、必然的聯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和果之間具有普遍性和確定性。教育規律就是此規律觀在教育中的移植,教育規律即教育內部諸要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具有本質的必然的聯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但隨著20世紀系統科學(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的全面發展及對教育這一複雜系統的`深人認識,啟發我們重新審視教育規律。

  眾所周知,在具體的教育領域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符合教育規律的現象和問題,而把教育規律僅界定為必然性、確定性,排斥偶然性、隨機性,是不全面的。例如,在論述教育與政治的關係時,一般認為教育可以促進政治民主。這一論斷(必然性的教育規律)在“歸根到底”的意義上是正確的,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在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具體清況要比此複雜得多。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如“不能用偶然性否定必然性一樣,也不能用必然性否定偶然性,它們兩者的關係是協調共存、互相補充的”。

  教育活動是人的活動,人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的複雜性,而教育系統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規律的複雜性。所以複雜性思維方式下的教育規律觀認為,對教育規律的理解不能侷限在傳統規律觀的範疇,應進一步深化拓展。具體分析,複雜性思維方式下的教育規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必然確定性

  教育規律是必然的、確定的,如教育與人的發展及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穩定聯絡,是教育活動發生、發展和執行的基礎和前提。但從複雜性視角看,這種真理性不是絕對的、永恆的,而是有前提、有條件的,也就是說,此必然確定勝僅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是存在的。

  二、應然隨機性

  隨著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教育不斷地與市場、社會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人類進步、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新問題,本論文來源於(http://www.51lunwen.org/ )需要新解答;加之教育活動本身的主觀應然性因素—教育價值、教育目的的存在,決定了教育規律的應然隨機性、不確定性,如個體發展的參差不齊,導致教育無法照顧每一個學生而違背了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此種隨機情況的出現,既是對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挑戰,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動力、生命力。

  三、彈性

  由於教育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育規律有很大的彈性,即教育規律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是不能完全對等的,在具體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更多的情境性、突發性、偶然性等特徵。例如,教學過程中幾種必然聯絡: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必然聯絡,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必然聯絡,掌握知識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聯絡,智力活動與非智力活動的必然聯絡,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的必然聯絡,等等。這些聯絡在“歸根到底”的意義上是正確的,但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教學過程要比這幾個必然聯絡複雜得多,簡單機械地套用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四、非重複性

  自然科學的可重複性受到嚴峻挑戰,實證主義對所謂的“相同條件”提出質疑,認為沒有兩個事物是完全等同的,所以必須對一系列的相關條件作詳細說明。根據測不準原理,嚴格的條件確實是難以實現的,那麼教育規律的重複性也必然受到影響。從歷時態上,隨社會的變化,教育與社會的必然聯絡及教育活動內部的因素間必然聯絡發生改變,所以教育規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作用前提和條件。從共時態上,在不同性質和形態的社會里,教育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方式等也有各自的特點;即使在相同形態的社會里,教育規律也不可能完全原樣複製。

  複雜性思維方式下的教育規律是對傳統的僅強調必然性、確定性的教育規律觀的超越。教育規律不僅具有必然性、確定性、重複性,也具有應然性、彈性、非重複性;絕對的確定性、必然性、重複性是不存在的,因為在具體的教育領域,大量反常現象的存在是傳統的教育規律觀所不能解釋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