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唐詩

桃源行 唐詩

  《桃源行》由王維創作,這首詩開拓了詩的意境,具有它獨特的藝術價值。

  《桃源行》

  作者: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視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註解】

  (1)逐水:順著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為。

  (4)見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彎曲的地方。

  (6)曠望:指視野開闊。旋:不久。

  (7)攢雲樹:雲樹相連。攢,聚集。

  (8)散花竹:指到處都有花和竹林。

  (9)樵客:原本指打柴人,這裡指漁人。

  (10)武陵源:指桃花源,相傳在今湖南桃源縣(晉代屬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11)物外:世外。

  (12)房櫳:房屋的窗戶。

  (13)喧:叫聲嘈雜。

  (14)俗客:指誤入桃花源的漁人。

  (15)引:領。都邑:指桃源人原來的家鄉。

  (16)平明:天剛亮。閭巷:街巷。開:指開門。

  (17)薄暮:傍晚。

  (18)避地:遷居此地以避禍患。去:離開。

  (19)靈境:指仙境。

  (20)塵心:普通人的感情。鄉縣:家鄉。

  (21)遊衍:留連不去。

  (22)自謂:自以為。不迷:不再迷路。

  (23)峰壑:山峰峽谷。

  (24)雲林:雲中山林。

  (25)桃花水:春水。桃花開時河流漲溢。

  【韻譯】

  漁船順著溪流走觀賞山水一溪春;古老的渡口夾岸的桃花豔麗繽紛。

  坐看紅花一樹樹忘卻究竟走多遠;行至青溪盡頭空空蕩蕩不見有人。

  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徑開頭曲折;走不多遠旋即看見陸地廣闊無垠。

  遠遠望去有一個雲樹相聚的去處;近看卻是千家萬戶種滿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紹他們漢代姓名;村中的居民都沒改變秦代的衣裙。

  他們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還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園。

  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欞一片清靜;雲中朝陽初露到處是雞犬的吠鳴。

  聽說來了凡人大家集攏來看究竟;競相引領回家打聽家鄉近來情景。

  天一亮,他們就開門打掃街巷花徑;傍晚,漁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

  當初因為避亂先人離開混亂人間;再說來到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還。

  深山峽谷誰也不知道人世間的事;外界看這裡也只看見渺遠的雲山。

  至今已不再懷疑仙境之難於聞見;只是塵心未盡仍然思念舊的鄉縣。

  出洞後儘管覺得桃花源山水遠隔;始終打算辭家去桃花源長期遊歷。

  自以為走過的舊路應該不會迷向;怎麼知道山巒溝壑而今已經改變。

  當時只記得進入山中後很遠很深,沿著青溪幾經轉折才到深邃雲林。

  春天已經來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辨不清桃花仙境該到何處去找尋?

  【講解】

  這是王維十九歲時寫的一首七言樂府詩,題材取自陶淵明的敘事散文《桃花源記》。清人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曾說:“意思,猶五穀也。文,則炊而為飯;詩,則釀而為酒也。”好的詩應當象醇酒,讀後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將散文的內容改用詩歌表現出來,決不僅僅是一個改變語言形式的問題,還必須進行藝術再創造。王維這首《桃源行》,正是由於成功地進行了這種藝術上的再創造,因而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得以與散文《桃花源記》並世流傳。

  《桃源行》所進行的藝術再創造,主要表現在開拓詩的意境;而這種詩的意境,又主要透過一幅幅形象的畫面體現出來。

  詩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漁舟逐水”的生動畫面:遠山近水,紅樹青溪,一葉漁舟,在夾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進。詩人用豔麗的色調,繪出了一派大好春光,為漁人“坐看紅樹”、“行盡青溪”作了鋪陳。這裡,絢爛的景色和盎然的意興融成一片優美的詩的境界,而事件的開端也蘊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在詩中都成了釀“酒”的原材料,化為言外意、畫外音,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了。在畫面與畫面之間,詩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過渡性的描敘,來牽引連結,並提供線索,引導著讀者的想象,循著情節的發展向前推進。“山口”、“山開”兩句,便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透過概括描敘,使讀者想象到漁人棄舟登岸、進入幽曲的山口躡足潛行,到眼前豁然開朗、發現桃源的經過。這樣,讀者的想象便跟著進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畫面。這時,桃源的全景呈現在人們面前了:遠處高大的樹木象是攢聚在藍天白雲裡,近處滿眼則是遍生於千家的繁花、茂竹。這兩句,由遠及近,雲、樹、花、竹,相映成趣,美不勝收。畫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靜的氣氛和欣欣向榮的生機,讓你馳騁想象,去領悟、去意會,去思而得之,而所謂詩的韻致、“酒”的醇味,也就蘊含其中了。接著,我們又可以想象到,漁人一步步進入這幅圖畫,開始見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寫出了桃源中人發現外來客的驚奇和漁人乍見“居人”所感到服飾上的明顯不同,隱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意思。

  中間十二句,是全詩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來,另起一層意思,然後點明這是“物外起田園”。接著,便連續展現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畫面和生活畫面。月光,松影,房櫳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靜謐;太陽,雲彩,雞鳴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鬧。兩幅畫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靜物,晨景全取動態,充滿著詩情畫意,表現出王維獨特的藝術風格。漁人,這位不速之客的闖入,自然也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驚聞”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畫面,不過畫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驚”、“爭”、“集”、“競”、“問”等一連串動詞,把人們的神色動態和感情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表現出桃源中人淳樸、熱情的性格和對故土的關心。“平明”二句進一步描寫桃源的環境和生活之美好。“掃花開”、“乘水入”,緊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點。“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兩句敘事,追述了桃源的來歷:“峽裡誰知有人事,世間遙望空雲山”,在敘事中夾入情韻悠長的.詠歎,文勢活躍多姿。

  最後一層,詩的節奏加快。作者緊緊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將漁人離開桃源、懷念桃源、再尋桃源以及峰壑變幻、遍尋不得、悵惘無限這許多內容,一口氣抒寫下來,情、景、事在這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敘述過程中,對漁人輕易離開“靈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對雲山路杳的“仙源”則充滿了嚮往之情。然而,時過境遷,舊地難尋,桃源何處?這時,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後四句,作為全詩的尾聲,與開頭遙相照應。開頭是無意迷路而偶從迷中得之,結尾則是有意不迷而反從迷中失之,令人感喟不已!“春來遍是桃花水”,詩筆飄忽,意境迷茫,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

  試將這首《桃源行》詩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作比較,可以說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點。散文長於敘事,講究文理文氣,故事有頭有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體清楚。而這些,在詩中都沒有具體寫到,卻又使人可以從詩的意境中想象到。詩中展現的是一個個畫面,造成詩的意境,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畫面以外的東西,並從中獲得一種美的感受。這就是詩之所以為詩吧。

  王維這詩中把桃源說成“靈境”、“仙源”,今人多有非議。其實,詩中的“靈境”,也有云、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桃源中人也照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處處洋溢著人間田園生活的氣息。它反映了王維青年時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題思想,與散文《桃花源記》應當說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首詩透過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可以說,是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詩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換韻,平仄相間,轉換有致。詩的筆力舒健,從容雅緻,遊刃有餘,頗為後人稱道。清人王士禛說:“唐宋以來,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詰(維)、韓退之(愈)、王介甫(安石)三篇。觀退之、介甫二詩,筆力意思甚可喜。及讀摩詰詩,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強,不免面紅耳熱,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談》)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極高的評價。翁方綱也極口推崇道:這首詩“古今詠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極。”(《石洲詩話》)可謂定評。

  【評析】

  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敘事散文,本首詩就是以《桃花源記》為原本,將散文的內容改用詩歌表現出來,並在藝術形式上加以創新,其風格別有一番情趣。《桃源行》詩題下原注:“時年十九”。那麼,我們由此可以大體上推斷出此詩的創作年代應該是唐玄宗八年,此時唐朝正處於興盛之時,詩人生存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生活衣食無憂的詩人,無法客觀地瞭解現實社會的種種真實現狀,少年不知愁滋味,便一改陶淵明詩中的那個“秋熟靡王稅”理想社會狀態,而轉向另一種恬淡靜雅的脫俗之境。

  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加之王維勾勒的一幅幅生動畫面,將世人引入了一個理想的人間仙境,它可以讓人們跟隨漁人的步伐,偶遇桃花源,然後離開,心生懷念的情愫,並再度找尋這個令人無限嚮往的所在地。

  春光無限好,綠水青山,桃花兩岸,漁舟逐水。這是一幅美輪美奐的圖畫。“紅樹”、“青溪”,詩人用如此光鮮豔麗的色調將春光美景點綴得絢麗多姿。前四句,詩人以“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為原材料,描述漁人貪戀桃花,忘了遠近而行至溪的盡頭,此處,詩人將絢爛的春色與盎然的意興相融合,而故事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如何讓讀者的想象與詩中的故事發展達到完美的切合呢?詩人在第三句寫道“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簡單而又概括的敘述,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甚至把自己化成漁人的影子,隨之離開漁舟,登岸,在幽深的山口處前行,並在發現桃花源時豁然開朗。這是很好的過渡,引人入勝。“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桃源”在此句中,詩人將對景物的描寫慢慢的由遙遠的天邊向周身的花竹拉近,遠處浮雲繚繞著參天大樹,近處的房屋百千,零散的佈局,加之桃花翠竹的點綴,透露出一派祥和、靜謐、溫馨而又欣欣向榮之氣息,這種純粹的美感足以讓讀者的聯想縱橫馳騁,而詩的意境與韻致也都一一的得以呈現。“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很容易想象出漁人與桃源居人初次見面時的彼此不解,無論從身著的裝束還是文化底蘊,在陶淵明筆下就曾出現過“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詩句。

  由“居人共住武陵源”承接上文,並引出“物外起田園”。緊隨其後呈現出的是桃源之中極富生活氣息的寫真以及各種美好景緻的素描。靜謐的夜晚,有明月點綴墨藍色的天幕,松下的房櫳安然的沐浴在月之光傾灑下來的寧靜氛圍之中。旭日東昇,當晨陽越過雲彩出現在桃源的每一處風景之上時,用耳聆聽,便會有雞的鳴唱和狗兒的喧囂,彷彿是一次交響樂的盛宴,歡快而且熱鬧非凡。詩人巧妙地將這兩種質感截然不同的兩幅畫面融和到一起,讓兩種別樣的情趣得以最完美的結合,並迸發出詩所蘊含的和諧之美,這動與靜恰恰將這種詩情畫意的美感,恬靜悠然的自然景貌,和爽朗明麗的生活氣息,共同推向了最高的境界。更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一個“驚”字,便把這位不速之客所帶給桃源人的那種意外之感,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出來。一個“競”字,以它動態的美感,使桃源人的神態動感化,更加鮮明生動,加之“問”字,便將桃源人思念故邑的心思全盤托出,而又不失其純樸和熱情的性格風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一花一水,正是桃源美好的所在,黎明時分,家家開啟大門,清掃落花所覆蓋的庭院,夜幕降臨,捕魚的小船悠然而歸,這一派祥和之景再一次將桃源的美好昇華。“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詩人用敘事將桃源的來歷簡單明瞭地展現給大家,因為戰亂,所以離開人間,成了仙境,這不再是陶淵明筆下的那個簡單的世外桃源,而是一片靈異的土地,神話色彩更加的濃郁了。這樣的思維方式,跟詩人早年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峽裡誰知有人事,世間遙望空雲山”這句是對世人不知桃源美景的一次遺憾的感慨,只見雲霧遮遠山,殊不知這竟是如此美好的境地所在。帶有詠歎的的敘事,意味悠長深邃,詩文的氣勢也更富靈動,姿態非凡。

  在詩的末尾部分,詩人鉚足氣力,加快了節奏的步伐。詩人緊抓漁人的心理活動不放,將漁人離開桃源之後的懷念、重尋和找尋不得而不禁惆悵惋惜的過程,一氣呵成地展現給大家,沒有絲毫的縫隙可尋。於是,此事此情此景便在這快馬加鞭的敘述中交織在一起,融會貫通。“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縱然桃源景美讓人流連忘返,然而思鄉的情愫卻無時無刻的纏繞住漁人的靈魂,無奈,只能離開。然而“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透露出了漁人的惆悵惋惜和對仙境的留戀嚮往之情。然而,時光荏苒,斗轉星移,往日的桃源何處尋覓?此時此刻,面對遍地的溪流和桃花春色,除了惘然,還能怎樣。詩的後四句,為詩的開篇作了很好的照應。正如有心栽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成蔭,結尾是在有意中找尋卻無奈迷失,而開頭確是在無意中迷路卻得到偶遇。讓人感嘆,發人深省。看來,人間畢竟與仙境是格格不入的,桃源,也僅僅是一種幻影,無處尋覓。“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便是最好的解釋。詩人用不凡的筆調和豐富的感情將人們對快樂與和平的嚮往自然的表現出來,其格調流利而婉轉,意境深邃而悠遠。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評價此詩說:“順文敘事,不須自出意見,而夷猶容與,令人味之不盡。”這是這種出水芙蓉的灑脫氣質與不修邊幅的從容之感,將一幅幅恬靜優雅的美好畫面對映到每一的人的心靈深處,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為之傾倒,為之嚮往呢?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譯:遠處高大的樹木繚繞著浮雲輕霧,近處的千百人家散落在繁花翠竹之間。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譯:夜晚,明月在松間映照,庭院清幽寧靜;清晨,太陽昇上雲天,雞犬爭相喧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