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風俗習慣。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御妻求去

  詩曰:齊相御妻,窺夫擁蓋,意得氣揚,羞其驕泰。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子的駕車人給晏子張了傘蓋出來,他的妻子在門縫裡看到自己的丈夫很洋洋得意的神氣。過了一會兒,駕車人回來了,他的妻子就要求丈夫和她離婚。駕車人覺得很奇怪,就問妻子:“你為什麼要我和你離婚呢?”妻子說:“晏子身體還不到六尺高,可是在齊國裡做了宰相,名譽傳遍了天下的諸侯。但是我看他出來的時候,他的態度是那樣謙和,常常好像自己不及他人的樣子。現在你的身子有八尺高,只是個給人家駕著車的奴僕。但是你出來的時候,趾高氣揚,很有得意的神氣,你只能做著卑賤的人,因此我要離開你。”從此以後,駕車人就很謙恭了。晏子覺察他的行為忽然改了,心裡很奇怪,就問他是什麼緣故。駕車人把這件事的原委老老實實地告訴了晏子,晏子很稱許他能夠改過自新,就薦他做了齊國的大夫。

  :樂妻婉諫

  詩曰:樂羊子妻,激恥指迷,夫還所拾,姑棄其雞。

  漢朝樂羊子的妻子為人很有操守。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人家遺下的銀子,就拿回家來給妻子。他的妻子說:“我聽說古時候的人,有志氣的不肯飲盜泉裡的水,就是因為那個泉的名字不好;廉潔的人不肯吃嗟①來之食,就是因為他呼喚得太沒有禮貌了。現在你為什麼去拾人家遺失的東西,拿來汙辱自己呢?”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覺得很慚愧,就把拾來的銀子丟在田野裡。有一天,鄰舍人家的雞走到她家的園裡來,婆婆就把這隻雞殺了準備吃掉,樂羊子的妻子對著雞流著眼淚不肯吃。婆婆覺得很奇怪,就去問她是什麼緣故,樂羊子的妻子回答:“我自己悲傷著家裡貧苦,不能夠做好的菜來供養婆婆,以致婆婆吃著別人家的東西。”她的婆婆聽了很是慚愧,就把這隻雞丟掉了。

  【註釋】①嗟:jiē。

  :房崔愧心

  詩曰:崔氏佐①子,教化垂②箴,不在革面,須愧其心。

  南北朝時北魏有個叫房愛親的人,妻子崔氏是河北清河人,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房景伯,次子名叫房景光。崔氏親自教他們讀《易經》、《書經》、《詩經》、《禮記》、《春秋》、《孝經》、《論語》、《孟子》、《周禮》九部經書。後來她的大兒子房景伯在清河郡做太守,有一個貝邱縣的婦人,來向官府告她兒子不孝的行為,官府就要把婦人的兒子治罪。崔氏得知了這回事,就叫房景伯把那個婦人叫到衙門裡來,和自己同吃同住,又叫那個婦人的兒子跟在房景伯身邊,每逢房景伯去問候崔氏起居的時候,那個婦人的兒子就立在堂下看著。果然這樣不到十天工夫,那個婦人的兒子就說改悔了,要求回去。崔氏說:“這時候,他還是面子上的慚愧,並不是心裡真的慚愧,且不要理他。”後來過了二十多天,那個婦人的兒子叩著頭流了血出來,他的母親也流著眼淚要求回去了,於是才叫他們母子回去。後來那個婦人的兒子,竟以孝順出了名。

  【註釋】①佐:zuǒ,輔佐別人的人。②垂:chuí,接近

  :徐後內訓

  詩曰:明徐皇后,愧德弗似,率下佐君,恭以遠恥。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是中山王徐達的大女兒,從小時就很貞靜,又喜歡讀書。明太祖朱元璋得知她的賢淑行為,就親自和徐達當面訂了婚。等到後來冊立為皇后,她常常心裡想,自己雖然在中宮裡做著皇后,但是很慚愧沒有道德,似乎不配做這個統領妃①嬪們的正宮娘娘,因此她對照古訓,時時刻刻覺得自己不夠做屬下的表率,又沒有好的主意幫助皇帝,這樣就辱居了皇后的高位,每當想到這些事情就覺得很羞恥。她曾經採輯女憲女誡,做二十篇的內訓,又分類編輯古人的善書,頒佈天下。

  【註釋】①妃:fēi,古代皇帝的妾,地位僅次於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