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紅葉碧桃六角棒

  紅葉碧桃流膠病多發生在樹齡較大的樹木上,幼齡樹發病輕,主要發生在樹幹上;紅葉碧桃流膠病一旦發病,會嚴重削弱樹木的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整株枯死。今天小編主要介紹紅葉碧桃流膠病的防治方法。

  紅葉碧桃流膠病的症狀

  紅葉碧桃流膠病在樹的枝、幹、新梢上都可發生流膠現象,樹齡大的流膠嚴重,幼齡樹發病輕。主要發生在枝幹上,尤其在椏杈處最易發生。春天樹液開始流動時,在樹幹和主枝的皮層處,可見到分散的皰狀隆起,用手按之有鬆軟感,不久皮層破裂,從內部滲出透明柔軟的膠質物,逐漸堆積成茶褐色的硬質膠粒,其大小因皰狀隆起的大小及樹體長勢和受害程度不同而異。剝開病部表皮,可見其皮層呈褐色溼腐狀。流膠量很大時,會嚴重削弱樹勢以至整株枯死。

  紅葉碧桃流膠病的分佈

  因紅葉碧桃分佈比較廣泛,在河南、河北、甘肅、山東、北京、江蘇、廣東、重慶、江蘇、浙江、上海、福建、貴州等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植,流膠病不但危害碧桃、桃,而且危害梅花、櫻花、李、杏等。由於流膠的發生,樹木生長衰弱,影響開花和觀賞,發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枯,甚至全株死亡,老樹、弱樹易於發生。

  紅葉碧桃流膠病病原

  流膠的病原比較複雜,可分為非侵染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

  1.非侵染性流膠的原因

  ①蟲害,特別是蛀幹害蟲所造成的傷口。②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以及霜凍、日灼傷等。③生長期修剪過度及重整枝。④接穗不良及使用不親和的砧木。⑤土壤不良,如過於黏重或貧瘠以及酸鹼過重等。⑥旱澇不均、排水不良,地面積水過多等。

  2.侵染性流膠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真菌、細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褐腐病、腐爛病、***病、瘡痂病、潰瘍病、穿孔病等均可引起流膠。這些病害或寄生枝幹,或危及葉片,使病株生長衰弱,降低抗性。根部病害也可導致流膠病的發生,如根癌病、根結線蟲病等,使樹體生長衰弱,降低抗性,也易發生流膠。

  紅葉碧桃流膠病預防與防治

  流膠病一般在4~10月間發生,氣溫、降雨、栽植條件與栽培管理水平、品種、樹齡、樹勢等與流膠病的發生相關。雨季特別是長期乾旱後偶降暴雨,流膠病嚴重。樹齡大的流膠嚴重,幼齡樹發病輕。防止流膠病應以促進樹體正常生長髮育,增強樹勢為中心,並注意避免各種傷口。因流膠病原因較為複雜,故要以預防為主,進行綜合防治。

  要加強管理,增強樹勢

  增施有機肥,低窪積水地注意排水,酸鹼土壤應適當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改良土壤,鹽鹼地要注意排鹽。冬春季樹幹塗白,預防凍害和日灼傷。

  調節修剪時間

  生長季節進行短截和疏枝修剪,人為造成傷口,遇中溫高溼環境,傷口容易出現流膠現象。通過調節修剪時期,生長期採取輕剪,及時摘心疏除部分過密枝條。主要的疏枝、短截、回縮修剪,調到冬季落葉後進行。

  藥劑保護與防治

  冬季將受害枝梢及枯枝落葉,集中燒燬;早春發芽前刮除流膠硬塊及腐爛組織,塗以5°Be石硫合劑,殺死越冬病菌,消滅菌源。生長期如果發現流膠要及時刮除並塗藥保護,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600~800倍液、70%百菌清600~800倍液噴霧或塗抹,7~10天1次,連續3~4次。5月上旬~6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是侵染性流膠病的2個發病高峰期,在每次發病高峰期前夕,選用50%退菌特8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600倍液或80%***福美800倍液噴灑防治,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上述農藥要交替使用。對於蟲害的防治,應在4~5月份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蛀幹害蟲,可在蛀入孔放入磷化鋁片或用棉花沾取40%速撲殺100倍液塞入蛀孔,再把***封死。蚜蟲可用吡蟲啉20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防治。介殼蟲用40%速撲殺1000倍液或介必治800~1000倍液防治。此外還應注意加強對桃蛀螟幼蟲、卷葉蛾幼蟲、梨小食心蟲、蝽象等害蟲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