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商陸散文隨筆精選

  商陸,味苦,寒,歸脾、膀胱經,具有通二便,瀉水,散結的作用,善治水腫、脹滿,腳氣,喉痺,癰腫,惡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夢裡不知身是客——垂序商陸

  清晨的露臺上,有薄霧縈繞,也有與黎明一起到來的鳥兒們留下的禮物:一根灰白相間的羽毛,幾粒不知名目的山果,一小泡色彩鮮豔的糞!我於驚異中猜想:光顧了露臺的是幾隻怎樣的小鳥?為什麼拉出這樣紫紅的糞來?仔細觀察那一小堆紫紅,發現其中有十多粒芝麻大小的黑籽!我高度懷疑這是商陸的種子——我家附近的幾株商陸正碩果累累。

  可是,商陸果是毒果呀!我擔心起這隻鳥兒的命運。商陸果實成熟時,汁肥肉滿的扁圓形小果,紅得發紫,一嘟嚕一嘟嚕誘人地垂掛著,時有兒童因誤食而中毒。鳥兒們也受不了誘惑嗎?

  我的擔心讓一位養鳥的朋友化解了。他明確地說:許多小鳥都愛吃商陸果,特別是繡眼、柳鶯、知更鳥等食蟲鳥類。據說是由於食性的原因,食蟲鳥容易上火,而商陸性涼,它們吃商陸果實不僅不中毒,反而是一種良好的自我調劑——大自然總有巧妙安排。

  盛夏,在鼓嶺的山坡上、盤山公路兩旁,不時出現的商陸,雖說是草本,但它們卻長得像一棵棵小樹般“壯觀”。粗壯的紫紅色主莖上,撐起許多分枝,枝上綴滿了長達十多釐米的橢圓形的綠葉。七月中旬,總狀花序從枝端或莖側生長出來,小花朵密而有序地次第綻開,朵朵皆五瓣,初開時粉白色,後漸變為淡紅色。八月底,花序變成了果序。隨著果子一天天長大,果子們擠擠挨挨,把果序變成為一個個小圓柱,從枝頂沉甸甸地垂掛下來。果子從綠色變為紫紅、烏黑,時光大約又走了一個月。

  現在到了九月中下旬,到了商陸最美的季節。長長的綠葉換上了紅妝,遠望如一樹火焰灼灼燃燒在秋日的山野;累累的果實烏黑髮亮,鼓漲著紫紅色的漿液,等待那些饞嘴的鳥兒來一飽口福。成熟的商陸心懷喜悅:這些飛翔的翅膀將把它的種子播向四面八方。

  一株葉旺而果盛的商陸,以近成年人的高度彪悍地站在秋風裡,令人恍然以為它是一棵樹。從繁花似錦到果實累累,它和一棵樹沒什麼不同。然而,它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就是一株草,冬天,它將決然離去,只以根的形式存在於地表之下,等待來年重生。

  《本草圖經》所述的商陸“多生於人家園圃中。春生苗,高三四尺,葉青如牛舌而長,莖青赤,至柔脆”,所附的圖花序都是直立的!這讓我大為吃驚,為何我在鼓嶺及福州郊外許多地方所看到的,都是下垂花序?難道中國古而有之的商陸,發生了變異?

  網上網下一番查詢,弄清楚這樣的事實:垂序商陸來自遙遠的美洲。它和中國原生的商陸,除了莖的顏色和花序的方向不同外,其他基本相似,就是在中醫的利用上,藥性也是一致的!商陸雖全株有毒,但它最毒的根部,使用得當,卻是一味治療水腫的特效藥。民間形象地稱商陸為“夜呼”,就是形容它強大的利尿消腫功效,讓人一晚上不得不起夜多次。

  有記載,最早於1935年,在杭州採集到垂序商陸標本。此後,垂序商陸作為觀賞植物被引進各地。它的種子通過食果動物特別是鳥類散佈到中國更廣大的地方。由於它幾乎沒有病蟲害,生命力強勁,最終從觀賞植物逸為野生的種群。來自美洲的垂序商陸,遍生於中土,也不過七八十年。如今誠可謂“夢裡不知身是客”了,他鄉早已成故鄉。

  在美洲,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特別為垂序商陸記下這樣的文字:

  我發現它們往往在亂石叢生的高地上長得特別興旺,在山坡新苗地上也長得茂盛。在這種地方總看到這種碩大如樹的植物……

  看到了商陸種子,很有意思。黑亮亮的,每粒帶著個小白點……鳥不用愁吃的了……

  商陸果酸酸的汁可以當墨水用,買的墨水無論藍的紅的都沒它好用……

  以上是著名的《瓦爾登湖》作者梭羅的筆記片斷,他不僅認真地觀察商陸的生長習性,還嚐了商陸果的滋味!估計他只是嚐了嚐,不會多吃,否則一定要出現中毒的記錄了。最有趣的是,他竟把商陸果的汁液當墨水用!這真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天才發明。也許他的這些筆記,就是以商陸果汁記錄的吧。

  我得試一試,以商陸果的汁液為墨,奮筆一封氣勢磅礴的信,揮灑一首笑傲江湖的詩——我向往那一片亮烈的紫紅,那一紙燃燒的激情!

  【二】:垂序商陸

  門邊靠近鬼針草南側有棵不太關心的野生植物,這幾天偶然知道它的名字叫商陸。這名字看起來甚是古怪,這植物也好似並不起眼,在那邊半匍匐的立著,一個個穗上滿是綠色的果子。摘一個來看,裡面還有不少汁液。

  它在這兒生活多久了,我實在不清楚。只見那卵形的葉片分佈在枝幹兩側,一穗穗果子佈滿其間。恍惚記得它開白花,具體什麼花瓣到沒仔細看過。但那果子比綠豆大不多少,且是扁圓形的,裡面不少種子,種子外側還有果汁,這也真夠奇異的。

  花開時節那花穗是朝上的,顏色也在變化中的,從白色漸變為粉色;果實也在不斷變化,這綠色據說會變成紫色,孩子說那天摘了一粒,手上沾滿一點紫顏色,很像紫藥水。因為據說有毒,我倒沒品過。那鳥兒倒是喜歡這東西。據說這顏色不斷變化就是為了吸引鳥兒來啄食,因而可以把其種子帶到不同地域去。

  我懷疑家裡這棵也是鳥兒偶然灑落的糞便裡帶來的。因為近處有棵大楮樹,每天清晨都能聽到鳥兒在這兒嘰嘰喳喳地歡唱個不停。它們時常飛到牆頭漫步,甚至落到院裡撿拾東西,當然這院裡也會出現一些想不到的奇蹟。

  在秋風瑟瑟中那棵楮樹的葉子已所剩不多,而它的葉子還是黝黑的綠,仔細看還有一穗花在寂寞的開著,那些白色的星星點點顯得楚楚可憐。它南側的龍葵葉片也有斑斑點點的破碎小眼,也許是被那二十八星瓢蟲咬的吧。它為何沒有那慘兮兮的樣子啊,也許它的葉片也無蟲問津不成?

  龍葵上那些紫色的果子是小時候的美餐,如今摘一個來嘗感覺也是澀澀的苦,那些甜味為何就品不到呢?是不是因了與這垂序商陸為鄰的緣故?應該不是這樣吧。只這紫色的商陸果倒是不曾謀面。

  那天孩子回家興奮地說:“媽媽,我們學校也有一些商陸!長得可高了!”我說:“記得我們小時候好像叫它老漢子拄棒的,應該很高很粗壯的!”我問她:“真有紫色的果實嗎?”她說:“真的,我們班不少同學用小壺把那汁液收集起來,還真的像墨水呢!”

  期待著不久的將來我也能欣賞到那紫色小豆豆的俏麗容顏。心裡這樣想著,沒想到在那棵楮樹下見到了幾片枯萎的葉片,枝幹間還有紅紫色的痕跡,像一些破碎的塑料袋掛在樹梢間。我細細尋找,果真發現了兩顆紫色的果子,一捏軟軟的,好似包著誘人的果汁。這好大的穗子上那別的果實早已不知去向,不知是被鳥兒們叼走了,還是自個脫落掉了。

  細看那兩粒果實,實在精緻,比龍葵的果實稍大一點,不過稍顯扁圓。用手一捏,一股紫色的汁水順手指流下,比紫藥水淡一點。裡面有一粒粒黑色的種子,我發現第一顆九粒種子,第二顆有十粒,比芝麻粒還小。但一顆種子,就可長成一棵兩米多高的大樹,不由得不令人驚歎。

  【三】:商陸

  相傳三國時期,曹操遠征歸來,患了頭風病,部下向他推薦了華佗。華佗來後,曹操為試其才,寫了一首猜中藥名的謎語詩,其中一句是“三十除五兮”。答案即商陸。商陸在我國有兩種:一種是本土的商陸,另一種是外來物種——美洲商陸***也叫垂序商陸,所謂垂序,果實下垂也***。

  初見其名,總覺得難以理解。可是當我看到其植株上的槳果成串,晶瑩墨紫,受到啟發。所謂“商”,不就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嗎?如商量,商討。所謂“陸”,不就是一個接一個,跟隨而來嗎?如陸陸續續,多麼形象貼切!

  商陸果成熟後,汁液呈美麗的胭脂色,山東日照稱其為“胭脂草”,民間常用其染塗女子的額角、指甲。關於胭脂草的來歷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有一次,太陽女神羲和,救了一隻受傷的玄鳥,玄鳥第二年給羲和銜來一粒種子,種下之後長出了商陸。羲和就採用商陸果做胭脂,妝容打扮。這也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如今,各地仍然生長著大片的胭脂草,只是現在的女子再也不用它來化妝了。

  “商陸,近道處處有,方家不甚幹用”。從陶弘景的話中,不但可以看出古之商陸的繁殖能力,也能看出商陸的低賤,連醫生都不喜歡用。在《神農本草經》中,商陸被收入下品。這可能和商陸的毒性有關,尤其是果實和根的毒性大。商陸的藥用部位就是商陸根,看起來很像人蔘,別名“土人蔘”,經常有人挖到此根誤當成人蔘,服用後中毒。

  “如人形者有神”,古人覺得凡是那些根長得像人形的都有靈性,商陸根也不例外。不過因其有靈性,神鬼都喜歡棲息在裡面。據說它在晚上還會啼哭,所以又叫“夜呼”。最奇異的是,道家有種祕傳預測法叫“耳報法”。所謂“耳報法”,指的是讓鬼神直接告訴你過去未來之事。如果用商陸根,就叫“樟柳耳報法”,商陸根因此又稱“樟柳根”。道家是特別尊崇商陸的,稱之為“章陸”、“天草”、“神草”等,一些道觀也特意種植商陸。

  不過對於普通老百姓,能找個商陸根燒燒火就比較滿足了。有詩曰:“商陸火添紅,屠蘇酒浮碧”。說的是一家人在除夕夜一邊喝著屠蘇酒,一邊燒商陸根,多麼其樂融融。

  確切地說,商陸起於《詩經》的唱嘆,因為翻開詩經,有一些句子就是借用商陸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我行其野,言採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思復”。其中的“蓫”就是商陸,忽略掉上面草字頭,即是逐。逐,強迫離開之意,如驅逐。而商陸的確有這種功能,在藥性上有“逐蕩水溼”之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脹滿、腳氣,所以又有別名叫“見腫消”。道家認為商陸根有靈性,也具有逐邪的作用,有別名為“逐邪”。

  總的來說,商陸可謂是“莖幹硃紅,柔枝婆娑,葉如琵琶,淺綠秀氣,花序如穗,朵開素雅,槳果成串,晶瑩墨紫,根如人形。有毒,卻不乏靈秀,無聞,卻不乏傳奇”。如果你遇到了,希望駐留片刻細細觀察一番,據說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久別重逢哦。

  【四】:商陸

  商陸,味苦,寒,歸脾、膀胱經,具有通二便,瀉水,散結的作用,善治水腫、脹滿,腳氣,喉痺,癰腫,惡瘡。“商陸其性下行,專於行水,與大戟、甘遂異性同工也。”我與它並不陌生,只是曾經多年都不知道它的名字而已,總在如影隨形一般,在路邊地頭,總會一不小心和其撞在一起。

  小時候的玩具之一就是它——商陸,準確來說是商陸的果實。它的果實像是一個捲髮用的卷子上戳著一個個黑色的扁平珠子,果子的顏色初始是嫩綠,而後老綠,最後變紅變黑,黑色是成熟的顏色,那時候時間彷彿是到了盛夏吧,真不好意思,那個時候我只顧得玩,竟然連它的四季都忘記了,貌似他只喜歡熱情的夏季,有些生靈是沒有四季的,然後它也是似乎沒有冬季,那時候我是這麼以為,其實它的根在土裡睡覺呢,躲起來了,只是我們那個時候已經再難尋覓它的影子了,等到冰雪消融的時候,春風把它喚醒來。

  天然的紅墨水,知道嗎?紅到一個境界就是發黑發紫,那時候採下果實放在碗裡砸碎倒上水,清水一入它的懷抱,就羞得通紅,一下就感受到了藏在果子裡滿滿的夏之熱情。倒是我忒膽小,不敢把紅水弄到面板上,它太熱情了,會灼傷面板哦!哈哈,玩笑話了。是不是有時候熱情太過了也是一種錯誤呢,好吧!自己想吧,我不知道。

  它的根像——好吧,外表像人蔘,對,就是人蔘,但是它的性情和人蔘有著天壤之別,為什麼呢,或許是造化弄人,自然跟它們開了一個大玩笑,或許商陸和人蔘本就是一家,套一句話“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們不為它們認親鹹吃蘿蔔淡操心吧,自然造化自然是公平而且有理由的,人蔘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喜歡陰涼,而商陸呢,就不用我多說吧,從一開始環境就不同,性格不同。不過他們可真是有一點性子上的相同點,就是骨子裡真性情和環境不適應,商陸生長在溫暖的南方,特別是在南方的夏季裡它最喜歡折騰,可是藥性呢,一個字——寒,兩個字——苦寒。人蔘呢,大補元氣,藥性是溫的。這真真是一個“妙”字了得啊!說道這裡我便胡思亂想來,一不小心就想起了一句話:“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這話什麼意思呢,不解釋,自己翻書去,我自己當時也是先入為主,為什麼是春夏養陽,而秋冬養陰呢?王冰解釋是:“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陽,不是一派溫熱麼,陰,自然是一派寒涼嘍,好吧,是不是更糊塗呢!這解釋沒錯吧,當然沒錯,寫著寫著我為什會想到這個呢!還是讀者自己去揣摩玩味吧。

  能治療惡疾的藥物一定是個狠角色,商陸也不例外,它本身就是有大毒的藥物,毒素以根莖含量最多,根莖入藥聽說是“留白去紅”,說是那些表皮有紅色的根莖毒性跟強。我想一定也是那些紅皮根莖藥效最好吧,真應了那句老話“以毒攻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