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的防治與護腎養生

  從中醫養生的觀點看,腎乃先天之本,因此養腎護腎也就成為養生保健的重點。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腎的養生保健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腎病的防治

  如和預防?

  長期的高血糖和血糖波動過大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因此,促進營養***血糖***吸收利用,減小血糖波動是預防糖尿病腎病的關鍵!

  如何早期發現?

  糖尿病腎病早期症狀並不典型,但通過檢查尿微量蛋白,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這是診斷糖尿病腎病最為敏感、最準確可靠的指標,也是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我們建議在糖尿病人在糖尿病確診之處,就定期複查,及時監測尿微量蛋白4項,早期發現微量蛋白尿,是逆轉糖尿病腎病的關鍵!

  此外,很多糖友長期大量食用豆製品,但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採取低蛋白飲食,並且宜選用優質的動物蛋白為主,避免食用植物性蛋白,因其生物利用度較低,且分子量大,容易加重腎臟的負擔。

  如何治療?

  糖尿病腎病分為五期,但糖尿病腎病基礎的治療原則貫穿始終,即科學合理飲食、調節血糖、控制高血脂、高血壓。治療的目的是減緩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速度,防止隱匿性腎損害的進展。

  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即I~Ⅲ期,此期是糖尿病腎病治療的最佳時機,若經積極科學的治療,一般病情可以逆轉,避免腎臟的進一步損害。

  對於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可依據石家莊糖尿病醫院“疏肝調氣法治療糖尿病”創新理論,依中醫“肝腎同源”、“肝腎同治”為治療手段。其中以疏糖益腎丸及糖腎丸為代表的中成藥,具有健脾補腎、益腎強精之功效。臨床應用證實,該藥可迅速消除尿微量蛋白尿及改善腎功能,尤其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治癒率可達95%以上!

  護腎養生方法

  1、熱水泡腳

  每晚7-9點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間,泡腳可以改善全身血液迴圈。泡腳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以40攝氏度為宜,每次泡腳以15-30分鐘為佳。

  功效:經常泡腳可以改善身體的血液迴圈,達到滋養腎臟和肝臟的目的。

  2、用腳後跟健走

  即儘可能的邁開大步,腳後跟先著地,走路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彎曲膝蓋。另外腿往前邁步的時候,腳尖要伸直,就好像在踢球一樣。前腳在落地的時候,後腳腳尖要踮起來。每天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將休閒的散步變成大步走練習即可。

  功效:用腳後跟先著地的走路方法,實際上是刺激了腎經的穴位,可以有效的防止骨質疏鬆症。               

  3、深呼吸

  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儘量的用鼻子吸氣,呼吸要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每次的深呼吸以6次為一組,然後就可以平息調整,然後再做。

  功效:深呼吸可以讓肺部的空氣得到更換,每次的深呼吸之後可以促進體內廢氣的排出,新鮮空氣的吸入,頭腦更嬌清醒。                                

  4、握固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中,指尖位於無名指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的四個手指,稍稍的用力,整個動作感覺就好像在握緊一個寶貝一樣,力度控制適宜即可。日常閒來無事的時候,例如走路、坐車、發呆、閒聊、看電視等等事件都可以練習。

  功效:握固這個動作可以將精氣神在體內。

  5、提踵顛足

  提踵的時候以五個腳趾抓地,兩腿併攏,同時提肛收腹,肩部要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的時候,身體放鬆,輕輕的咬牙,可以先慢慢的下落一半,然後輕輕的震動地面。

  功效: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和腎經,輕震地面則可以按摩到五臟六腑。

  損害腎臟的壞習慣

  一:大魚大肉,蛋白太多

  現在很多職場人士經常應酬,大魚大肉,導致蛋白質攝入量超標。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已有腎功能損傷的人群,蛋白質的攝入更要嚴格控制,一定要諮詢腎臟科醫生,並在營養科醫生的指導下制定食譜。

  此外,提醒大家一句:蛋白質並不僅限於雞蛋、牛奶,各種肉類、海鮮以及豆類都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當你熱衷於食用高蛋白食物,又或盲目補充高蛋白營養品時,當心,別累壞了腎臟。

  二:天天老火湯,嘌呤多多

  廣東人“無湯不歡”,吃飯時多愛喝碗老火靚湯。老火靚湯一般都加入不少肉類,且煲上兩三個小時。長時間熬製,大量的嘌呤會溶解到肉湯中。經常喝嘌呤過高的老火湯,會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積,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導致痛風,也會損害腎臟。

  另一種“傷腎”的飲食習慣是大量海鮮啤酒,因海鮮中富含的一些成分在啤酒作用下,會大大提高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誘發痛風以及痛風性腎病。

  三:飲食偏鹹,水分不易排出

  我們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鹹,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

  再加上鹽中的鈉會令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減退。同時,飲食過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建議每天攝鹽量控制在6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