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腐爛病的防治方法詳解

  核桃腐爛病是一種真菌所致,在顯微鏡下,分生孢子器埋於木栓層下,多腔,形狀不規則,黑褐色,有長頸。下面一起來看看核桃腐爛病的防治方法吧!

  核桃腐爛病的發生症狀及規律

  發生症狀

  核桃腐爛病主要危害枝、幹,幼樹主幹和側枝,病斑初期時近梭形,暗灰色水漬狀腫起,用手按壓流有泡沫狀液體,病皮變褐有酒糟味,後病皮失水下凹,病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溼度大時從小黑點上湧出桔紅色膠質物,嚴重時病斑擴充套件致皮層縱裂流出黑水。主幹染病初期症狀隱蔽在韌皮部,外表不易看出,當看出症狀時皮下病部已擴充套件20~30釐米以上,流有粘稠狀黑水,常糊在樹幹上,後期沿樹皮裂縫流出黑水,幹後發亮,好象刷了一層黑漆。

  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核桃樹液流動後遇有適宜發病條件產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從嫁介面、傷口等處侵入,病害發生後逐漸擴充套件。生長期可發生多次侵染,春秋兩季為一年的發病高峰期,特別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害最重,一般在管理粗放、土層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樹勢衰弱或遭受凍害及鹽害的核桃樹易感染此病。

  核桃腐爛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強樹體管理、增強樹勢是防治核桃腐爛病的基本措施,通過深翻改土、中耕除草、增施有機肥、合理間作、及時灌水與排水、合理修剪等增加核桃抗病能力。

  2、採收核桃後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刮除病皮。同時,要搞好核桃園內衛生,及時消除園內病枝、枯枝、病枝,在園外集中燒燬,以減少病菌來源。

  3、對核桃樹幹進行塗白,特別是新定植的幼樹更應注意冬夏進行樹幹塗白,減少病菌侵入通道,塗白劑配方為生石灰12千克、食鹽1.5千克、植物油250克、硫磺粉500克、水50千克。

  4、春季徹底刮除病斑以微露新皮為準,刮除範圍應比變色壞死組織寬0.5釐米左右,刮口傷口塗上5~10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硫酸銅液等,再將刮下的樹皮等予以集中燒燬。

  5、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進行樹冠噴灑,可應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7天噴1次,連噴3次。

  核桃褐斑病防治方法

  發生症狀

  核桃褐斑病的病葉主要危害核桃葉、新梢、果實。在嫩葉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較老葉上病斑呈圓形,中央灰褐色,邊緣褐色,有時外圍有黃色暈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時形成穿孔,嚴重時病斑互相連線。有時葉柄上亦出現病斑。枝梢上病斑長形,褐色,稍凹陷,嚴重時病斑包圍枝條使上部枯死。果實受害時表皮初現小而稍隆起的褐色軟斑,後迅速擴大漸凹陷變黑,外圍有水漬狀暈紋,嚴重時果仁變黑腐爛。老果受侵只達外果皮。

  發病規律

  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被害葉片和枝梢上越冬,越冬後的病葉和枝梢,在適宜溫溼度條件下仍能產生孢子,隨風雨傳播。果實在硬核前易被病菌侵染,晚春初夏多雨時發病重。植株發病輕重與溼度有關,雨後蔓延迅速,該病菌的潛育期,果實上為5~34天,葉片上8~18天。展葉及花期最易感病。河北中部地區7月下旬到8月中旬為發病盛期,山東一般從5月中下旬開始發生。

  防治方法

  1、田間管理:春雨來臨前,徹底清掃核桃園,及時清除病枝葉,深埋或燒燬。同時,加強核桃栽培的綜合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特別要重視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2、藥物預防:在核桃褐斑病發病前使用《奧力克-靚果安》按300倍液稀釋噴灑,15天用藥一次,搭配《沃豐素》按600倍液稀釋噴施,7天用藥1次,可以較為有效的預防核桃褐斑病的發生。

  2、藥物治療:輕微發病時《奧力克-靚果安》按300倍液稀釋噴灑,10~15天用藥一次。病情嚴重時按200倍液稀釋,7~10天噴施一次,如果病情嚴重需要《沃豐素》按6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同時,加強果園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抗病力,雨後注意排水,降低果園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