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精彩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故事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在民間故事中的民族精神被世代所傳承。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太白酒家

  有一年,冬天剛到,寒氣襲人。住在採石磯的李白,常到街頭的一家酒店裡買酒喝。這店是一個姓魯的財主家開的,人們都叫他魯老闆。別看這魯老闆表面對人和顏悅色,骨子裡才狠哩!他家用的幾個酒保***酒店中的夥計***個個累得彎腰駝背,到頭來,都被他踢出門外。

  這天,李白又走進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魯老闆捻著鬍子,眯著眼,笑呵呵地打量著李白,心想,這個窮寫詩的離開京都幾年了,帶來的錢興許花得差不多了。記得,李白頭次進店,他笑臉相迎,以後常來常往,他估計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臉色就一次比一次難看。他暗示小酒保別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熱情為李白斟酒:臨走,還把上等美酒給李白灌上一大壺。這回,說什麼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邊,弦外有音地說:“小店屋簷太低,酒池太淺,經不住翰林***唐初設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學上有才能的人,為朝廷服務。***這樣的大酒壺呵!”

  李白明知上回給的錢還夠買幾次酒,現在看魯老闆這副模樣,不願同他爭辯,就從懷裡取出最後一錠銀子往櫃檯上一扔,“啪”!震得魯老闆兩眼發花,滿面烏雲立時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識江底淺,沒想到李翰林還有這麼多酒錢。”他轉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錢!”

  李白一揮袖子:“算了,別找了,下次再來!”魯老闆兩眼眯成一道縫,一個勁地連說:“是,是!”

  第二天黃昏,李白又來了,酒保又為他滿滿灌上一壺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魯老闆很不耐煩,他算算李白丟下的銀子,再有個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語支開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壺裡兌水。

  李白喝了幾口,覺得味道不濃,也沒說什麼。以後每次來,魯老闆總裝得特別熱情,親自為李白灌酒,暗地裡卻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無其事。後來魯老闆乾脆給李白灌上滿滿一壺涼水。李白還以為是酒,高高興興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壺往杯子裡倒,一聞,味道不對;喝一口,“呸”地吐了出來!一看,才知是又濁又渾的江水。他氣壞了,想找店主論理去。又一想,和這種人沒講頭!可是採石磯一帶就這一家酒店。求他施捨,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爺面前,李白也不願低三下四,更何況對這樣一個前***錢***心貼後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靜,他翻來覆去地睡不穩;想寫點詩,寫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壺下肚,他便暫時忘記愁苦;把霧濛濛的世界,看個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這滿目淒涼的採石磯頭,連唯一能使他解悶的酒都沒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沒有酒,就寫不出詩。他嘆了口氣,靜聽著房簷下淅淅瀝瀝的雨滴聲,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過一間茅舍,一位兩鬢全白的老人家,朝他點頭微笑,熱情地請他到屋裡坐。一進門,老人朝著李白便拜:“感謝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著,不知是怎麼回事。老漢含淚訴說道:“我姓紀,老家幽州。那年遭災荒,我和老伴帶著孩子上山剝樹皮。忽然出現兩隻吊睛白額大虎撲上來,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嚇得魂不附體。多虧先生正好漫遊到那裡,飛起一箭,連射死了兩虎,我父子倆才死裡逃生。”

  李白聽了恍然記起,連忙扶起老漢說:“算不了什麼,算不了什麼。”

  老漢說:“多少年來,為了報恩,我一直在暗地裡跟著你,除了你在京都時,我進不了皇宮外,從金陵到廬州,從宣城到採石,我一直跟在你身邊,捕魚,打柴。”

  李白聽了,熱淚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搖晃著,親切地問:“孩子哩?”

  老人順手一指:“喏,在酒店裡幫工。”

  李白正想把魯老闆以水當酒的事對老人說,老人打斷了他:“我已聽孩子講啦。那號人,什麼事幹不出來?!”說罷,從屋裡抱出一大罈子酒,“來,仙人,請開懷大飲吧!”老人拍拍胸,“往後,你喝的酒,全由我這老頭子包啦!”

  李白樂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癮,一下子全衝了出來。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來一飲而盡。飲著,飲著,醉了。他眯著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門外“聯璧臺”上,叫人拿筆;老人知道李白詩興來了,趕快遞上準備好的筆墨紙張。李白遙望滾滾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筆,一揮而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老人伸出顫抖的手,捧起墨跡未乾的草書,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貼在牆上。

  打那起,這間普通的茅屋可熱鬧起來了。過路的,打柴的,捕魚的,都想進來看看牆上的詩,有的抄,有的背,一傳十,十傳百。有的還千里迢迢,專門來欣賞這首詩。有人問起是誰寫的,老漢總豎起拇指,自豪地對大家說:“是詩仙李白的手跡!他是喝了我釀的酒,才寫出這般好詩的呀!”

  一聽這話,南來北往的人都爭著到這裡,坐下喝兩盅,細細品味著這醉人的美酒,領略著詩人創造的意境……也不知從哪天起,老漢開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為李白釀酒,還用辛勤的勞作為旅客洗去一路的風塵。

  從此,“太白酒家”的店號就亮了出來。

  那個魯老闆聽說姓紀的老頭釀酒手藝高超,生意興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鬧得自家酒店門庭冷落,酒客越來越少,氣得他吹鬍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沒法子,只得叫傭人捧著幾隻大元寶,外帶兩罈美酒,親自到江邊去拜訪李白,目的是想請他也為自己寫一首詩,撐撐門面。

  李白一眼看出這位魯老闆的來意,衝他擺擺手:“你家酒池太淺經不住我一口喝啊!”說罷把手一揚,叫船伕開船,只見竹篙一點,小船輕輕離開江岸,朝江心駛去了。

  魯老闆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嘶啞著喉嚨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話好說,好說!”跑了幾步,被石頭絆了一下,“撲通”一聲倒在沙灘上。

  不久,魯家酒店關門了,而紀老漢的“太白酒家”生意,卻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後,老漢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絕,把酒灑進長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並且寫下一首悼念老漢的詩.

  紀叟黃泉裡,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可見,李白與釀酒老漢情誼多麼深厚!

  千百年來,沿江一帶,許多大大小小的酒店總以“太白酒家”、“太白遺風”作為店號,用布寫好,挑在門前廊下,表現出對偉大詩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沉魚

  “沉魚”,講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很快打敗越國,把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質。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於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踐得知後就當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嚐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麼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吳王照勾踐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勾踐回國後接受了范蠡獻的復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展農業,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線。當時,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西施被選送到吳國後,吳王一看西施長得如此漂亮,對西施百依百順,終日沉溺於遊樂,不理國事,國力耗費殆盡。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達到了復國報仇的目的,這裡邊有西施的很大功勞。

  :戴耳墜的傳說

  古時候,人們講究“耳大如輪,眼大有神”,注重以貌取人,認為耳垂小了是沒有福氣的象徵。但是人一出世,天生的小耳垂,又有啥辦法彌補呢?傳說,只有戴上耳墜。才能把耳輪拉長。因此,婦女都喜歡戴一副耳墜。

  問起這一風俗的來歷,傳說,還是三國時期貂蟬傳下來的呢。

  貂蟬s原是東漢末漢獻帝時司徒王允的一名歌妓,她長得相貌出眾、能歌善舞,色伎俱佳,很受王允的寵愛,以親女看待。當時,董卓專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臣們對他恨之入骨,但是敢怒而不敢言。王九為此事也悶悶不樂,終日不思茶飯。

  貂蟬雖是女流,可王允的心事,她卻宗宗看在眼裡,件件記在心中。她很會察顏觀色,為主人分憂解愁。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貂蟬在花園裡設下香案,為主人祝禱。她虔誠地燃起三柱香火,仰天一拜說道:“明月呀明月,你雖昭昭潔白如洗,可知我家老爺心中煩惱?蒼天呀蒼天!我貂蟬雖乃女流之輩,老爺婢女,若能為老爺分擔憂愁,我願萬死不辭。”恰在此時,王允因憂國心煩,夜不能寐,來到後花園賞月散心。他聽見有人祝禱,連忙躲在一座假山後面,靜聽起來。他聽完貂嬸的祝願,心情無比激動和感激,忙上前來,攙扶起這一歌女。

  王允問貂婢:“你向蒼天明月祈告,為我分憂解愁,可知我憂在何處?愁為何事呀!”

  貂蟬說:“當然知道。”

  王允又問:“既然知道,又有什麼妙法替我殺了董卓?”

  貂婢說:“只要老爺相信得過我,奴婢願效犬馬之勞,即使赴湯蹈火,也心甘情願。”

  王允聽了,頓時為這女子的仗義和氣魄所感動,當即認貂蟬為女兒。後來王允與貂蟬合議:先將貂蟬獻於董卓,後再暗許呂布,以離間兩人之交,讓這董呂兩人勾心鬥角,互相殺害。

  貂蟬耳垂小,怕自己美中不足,使董、呂二人看不上,使密謀落空。她想辦法彌補,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良法,就在家中拿了些碎銀子,叫銀匠給自己作了一對銀耳墜,掛在耳垂上。這樣過了不久,耳垂果然變大了,為她的美容又增添了不少姿色。

  董卓一見貂蟬大喜!呂布一見貂蟬著迷,使董卓和呂布因爭奪這一美女而激烈相鬥。又因呂布貂蟬私通,恐事發覺,心神不安。王允設計使呂布為內應,結果董卓被殺了。

  從此,戴耳墜也就傳到了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