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和詞牌之間的關係

  詞和詞牌名之間有何關係呢?區別在哪裡?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什麼是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逐漸和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

  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由於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句數是一定的,每句的字數、平仄也是一定的! 詞根據長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一般認為:60字以內為小令,60~90

  字為中調,90字以上為長調。

  在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了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創造了一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的。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二***詞牌的來歷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兩

  千多種格式***按欽定詞譜***。詞的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關於詞牌的來源,大概有下面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這些

  有的來自於民間,有的來自於宮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因為白居易的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又叫《憶江南》。《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由於蘇軾一首《念奴嬌》的第一句是

  “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的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更漏子》詠夜,《拋球樂》詠拋球,等等。這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在詞牌下面或後面註明詞題。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沒有任何聯絡。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

  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三***調式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分別。

  1、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詩,不過是長短句罷了。例如: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如夢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雙調的詞可以是小令、中調或長調。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成前後***或上下***兩闋。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句式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字數、平仄、句式相同的就象一首曲子配著兩段歌詞。字數、平仄、句式不相同的,往往是開頭幾句不一樣,叫做

  “換頭”。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

  《浪淘沙》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蝶戀花》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強外行人,強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杳。多情卻被無情惱。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3、三疊就是三段,如《蘭陵王》、《西河》等。

  4、四疊就是四段,僅《鶯啼序》一調。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