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火災成因

  火失去控制則為災,火災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而且還危害我們的生命。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電氣裝置引起火災

  電氣故障是發生火災的重要原因之一。化學實驗室大量使用各類電氣裝置。電氣裝置發生過載、短路、斷線、接點鬆動、接觸不良、絕緣下降等故障會產生電熱和電火花,引燃周圍的可燃物。

  二、違反操作規程引起火災

  化學實驗室經常進行的蒸餾、迴流、萃取、重結晶、化學反應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險性大為重要特點。若操作者沒有經驗,工作前沒準備,操作不熟練或違反操作規則,不聽勸阻或指導未經批准擅自操作等,均易誘發火災爆炸事故。

  據100起實驗室火災事故的調查結果表明:電氣裝置引起火災佔21%;易燃溶劑使用不當佔20%;各種爆炸事件引起火災佔13%;易燃氣體或自燃所致的各佔7%與6%。其中71%的事故是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不慎、操作失誤所致;56%的起火發生在下午6時至清晨6時;89%的事故是由於沒有必要的滅火器具,無法及時撲滅火源,從而釀成重大災情的。

  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

  在化學實驗中,各種化學危險物品使用極為普遍,種類繁多。這些物品性質活潑,穩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質牴觸相互接觸即能發生著火或爆炸,在儲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火災事故。

  明火加熱裝置引起火災實驗室裡常使用煤氣燈、酒精燈或酒精噴燈、電烘箱、電爐、電烙鐵等加熱裝置和器具,增大了實驗室的火災危險性。煤氣燈加熱過程中,若煤氣漏氣,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酒精則易揮發、易燃,其蒸氣在空氣中能爆炸。電烘箱若執行時間長,易出現控制系統故障,發熱量增多,溫度升高,造成火災

  實驗室火災預防方法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是做好實驗室防火工作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實驗室首先要根據各類實驗性質,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實驗安全操作規程。實驗人員應熟悉所使用物質的性質、影響因素與正確處理事故的方法;瞭解儀器結構、效能、安全操作條件與防護要求,嚴格按規程操作。實驗中要修改規程時,必須經小量實驗的科學論證,否則不可改動。

  易燃易爆危險品操作時的防火要求

  操作、傾倒易燃液體,應遠離火源。危險性大的,如乙醚或二硫化碳操作,應在通風櫃或防護罩內進行,或設蒸氣回收裝置。

  危險性操作如能噴出火焰、腐蝕性物質、毒物、爆炸物,容器口應對向無人處。開啟試劑瓶時,瓶口不得對向人體;如室溫過高,應i礎鱺了安全少2005年第4期哮象野曝霆,先將瓶體冷卻。

  黃磷、金屬鉀、納、氫化鋁銼,氫化鈉等自燃物,數量較大者應在防火實驗室內操作;鉀、鈉操作時應防止與水、滷代烷接觸。

  久置的有機化合物如醚、共扼烯烴等物質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生成易爆的過氧化物,需特殊處理後方可使用。

  接觸可引起燃爆事故的性質不相容物,如氧化劑與易燃物,不得一起研磨。過氧化納、鉀不得用紙稱量。蒸餾或迴流實驗中,必須預先放置助沸物***沸石、素瓷片或一端封閉、適宜長度的毛細管等***。嚴禁向近沸液體中新增助沸物,應先移去熱源泉,待液體冷卻後再加,以免大量液體從瓶口噴出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