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法在中醫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中醫教學目前西醫院校的中醫教學面臨很多困惑,從調查來看學生對中醫學習的興趣不高,主動性差,課堂出勤率低,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究其原因,學生對中醫的認同度不高,中醫知識晦澀難懂,教師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等。怎樣才能營造一個互動、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筆者在多年的中醫教學過程中總結出運用心理暗示法教學,效果較好。
  1. 心理暗示的涵義《心理學大詞典》是這樣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心理暗示是一種特殊的人際影響方式,它是在無對抗的條件下,以無抵制的接受為基礎,通過語言、行動、表情等符號,含蓄而間接地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
  2. 運用策略洛扎諾夫曾經說過暗示教學法是創造高度動機,建立激發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在教學中,學生是意識學習的主體,與此同時他們的潛意識也在積極參與知識的學習,當意識和潛意識形成積極作用時,學習效率就會成倍增長;反之,當意識和潛意識不和諧時,潛意識就會消極抵抗意識活動,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因此,在教授中醫課程時儘可能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起潛意識才能提高其記憶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
  2.1營造良好的專業環境暗示。任何環境都是以具體、直觀、生動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易於激起人們情感的共鳴,不同環境對人的心理會產生不同的暗示效應。營造具有良好學習氛圍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專注、投入地學習可起潛移默化的暗示效果。教學環境的暗示主要指授課教室的佈置,教師的專業氣質和教學態度所形成的氛圍,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所形成的氛圍對學生產生的暗示。前者指的是教學的硬環境,對於中醫課教室來說,要有中醫的舌苔模型、脈象儀、鍼灸圖譜、鍼灸模型、銀針、古典醫籍等;另外,中醫大師的肖像畫、各種充滿中醫氛圍的小裝飾等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授課教室所營造的這種氛圍,讓學生一邁入就有種想學的衝動。
  2.2運用激勵性和啟發性語言暗示。教學語言是實施教學的最重要的手段。利用教學語言的暗示功能指導教學的情況在教學實踐中非常普遍。運用語言進行暗示教學,要把握好分寸,講究語言的藝術,要使教學語言的暗示對學生的學習有激勵性和啟發性。心理學研究表明,讚賞與信任的言語能對人的心理產生積極的暗示效應。不被重視和激勵,人往往會受到負面資訊的左右,對自己做出比較低的評價;而在充滿信任和讚賞的環境中,人則容易受到啟發和鼓勵,往更好的方向努力。不難看出,讚賞所產生的暗示效應屬於激勵效應,這種心理作用能使學生產生被器重的自我意識,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減少自卑感,進而積極樂觀奮發向上,充分挖掘內在潛力。所以當教師看到學生的進步時,不管進步是大是小,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既能表明教師在密切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同時也能表達教師對學生學習前景充滿樂觀的信心的潛在資訊,從而有助於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勇於克服學習中醫方面的困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學生的學習由於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擾和影響陷入困境。為了打破實訓的僵持局面,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有經驗的教師常常會通過學生不易覺察的啟發性教學語言暗示對教學訓練加以引導,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3綜合運用多種心理暗示手段。暗示教學理論認為,語言的內容是思想交流的第一層面,講話的語調、表情、手勢、目光、儀態等是思想交流的第二層面。因此,教師上課時的喜、怒、哀、樂的形象性和傳神性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例如,面對難懂不易理解的中醫辯證時,教師謙和的表情、讚賞的語言、親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點頭、豎起的拇指等會減輕學生的緊張心理,從而減少學習的情緒阻力和畏難情緒,對知識點樹立起信心。再有目光的交流與恰當的目光暗示也是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教師一個讚許的眼神常常讓學生覺得課後的刻苦練習所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也常常使學生感受到師生情誼的溫暖,從而為不辜負老師的期望發奮學習。
  另外,教師與學生間的體位、距離同樣也很重要,距離教師近的學生接受的暗示較強,距離教師遠的學生接受的暗示較弱。所以,在目前教學都是大班教學的情況下,教師就更應該隨時改變自己的位置,以便通過距離的效果來達到關注關愛暗示,引起學生課堂積極反應。
  2.4多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極的心理暗示。當前,中醫學術空氣沉悶,學術氛圍不佳,中醫市場空間變小這些都是長期以來困擾中醫發展的現實問題,教師在上課時就要有效避免這些消極的暗示,而應堅持多舉例積極、正面的事例來引導學生,避免負面暗示對學生心理和行為產生不良影響。再如,中醫知識發展及知識背景與現代相差甚遠,認知通感就顯得很難,所以給教學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困難,這時教師尤其在課堂上發揮積極暗示就尤為重要,例如這時就多闡述中西醫學領域中存在的認知通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角度、多從中西醫結合的有效性等方面去激勵學生,以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