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酸劑聯合促動力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  探討雷貝拉唑與依託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RE***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8例反流性食管炎***診斷方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評估是以臨床症狀和胃鏡。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在臨床症狀和胃鏡下評價,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雷貝拉唑聯合依託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略優於單用奧美拉唑。
【關鍵詞】反流性食管炎  雷貝拉唑  鹽酸伊託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是酸性胃液和(或)膽汁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性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即使是健康人在不潔飲食,有時也會出現燒心和反酸的現象,調查顯示:大約有7%的人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反流症狀,而15%的人群每月至少出現一次,所以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症狀是非常普遍的,應引起重視。隨著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肥胖人群也增加了,這樣也導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增高。我們使用雷貝拉唑聯合鹽酸依託必利治療RE患者68例,取得較好療效。
        1  物件與方法
        1.1物件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因燒心、反酸、胸痛等就診且經電子胃鏡檢查確診的RE患者68例,將68例患者分為A、B兩組,並行LA分級:LA-A45例,LA-B12例,LA-C6例,LA-D5例。共有68例患者完成最終治療和複查。兩組的性別、年齡和疾病構成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1)A組(治療組)用雷貝拉唑10mg,每天一次和鹽酸依託必利50mg每天2次,B組(對照組)用奧美拉唑40mg,每天一次,療程均為4周。療程結束時複查胃鏡。(2)療效判斷:胃鏡下食管黏膜無破損視為RE癒合;食管黏膜好轉I級或以上,視為治療有效;改善不明顯者為無效。
        1.3反流性食管炎內鏡下分級  正常,食管粘膜沒有破損;A級,一個或一個以上食管粘膜破損,長徑小於5mm;B級,一個或一個以上粘膜破損,長徑大於5mm,但沒有融合性病變;C級,粘膜破損有融合,但小於75%的食管周徑;D級,粘膜破損融合,至少達到75%的食管周徑。
        1.4統計學處理  資料採用x2檢驗。
        2  結果
        2.1A組與B組RE療效的臨床症狀評價  A組與B組臨床症狀的痊癒率和消失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RE療效的胃鏡評價  A組與B組胃鏡痊癒率和消失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雷貝拉唑和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比較
        組別         癒合 有效         無效         癒合率         有效率
        A組         27         7         2                 75.0%         94.4%
        B組         25         4         3                 78.1%         90.6% 
        注:A組癒合率和有效率與B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3  討論
        有研究證實,除了酸攻擊因子外,十二指腸內容物的反流,特別是膽酸反流也是造成RE的重要病因。質子泵抑制劑***PPI***通過非競爭性不可逆的對抗作用,抑制壁細胞表現H+,K+-ATP泵抑制胃酸分泌;正因為壁細胞在長時間空腹後進食時胃酸分泌最活躍,故一般認為早餐前30分鐘服用PPI效果最好。PPI僅抑制被啟用的質子泵,但壁細胞不斷形成新的質子泵,並被啟用,故需連續服用數天PPI方能產生穩定的抑酸效果,一旦停藥3-7天后,質子泵又被重新啟用,這也是反流性食管炎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一般要求患者連續服用2-3月PPI後再根據症狀改善程度酌情減量。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夜間pH控制較差,而反流性食管炎症狀多在夜間發生。質子泵抑制劑對非酸攻擊因子造成的食管黏膜損傷效果不佳。因此,單純應用抑酸和每日一次服用PPI治療難以得到滿意的療效,而需要合用粘膜保護劑和促動力藥或睡前加服一次PPI。雷貝拉唑既可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又有保護食管粘膜的作用;鹽酸依託必利是新型的促胃腸動力藥,可以增強胃腸的正向動力,抑制反流。在RE治療中,採用雷貝拉唑與鹽酸依託必利合用,效果良好。但還有少部分患者症狀改善不明顯和不能達到內鏡下食管癒合。本組資料中,治療組有效率(94.4%)略高於對照組(90.6%),可能與一部分患者為非酸攻擊因子致病有關,聯用雷貝拉唑、鹽酸依託必利有較好的表現;而對照組的治癒率(78.1%)高於治療組(75.0%),說明對於以酸攻擊為主的RE患者,常需要更強的抑酸劑。本組資料還發現經雷貝拉唑或奧美拉唑治療後均有部分重症食管炎患者(LA-C、D級)不能達到內鏡下食管癒合,可能與患者食管酸接觸時間過長有關,提示這部分患者非常有必要採用抑酸劑、粘膜保護劑和促動力劑的聯合用藥。
參 考 文 獻
[1]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華消化雜誌,2007年27卷10期.
[2]消化系統疾病章節.內科學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