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修之死的原因

  楊修,字德祖,東漢末期文學家,太尉楊彪之子,以學識淵博而著稱。楊修之死的原因一直都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曹操聚集兵隊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有人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驚,於是請楊修至帳中問道:“您何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勝利,退兵讓人恥笑,在這裡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來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夏侯惇說:“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後也收拾行裝。於是軍營中的諸位將領,沒有不準備回朝的。

  當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穩入睡,因此便手提起鋼斧,繞著軍營獨自行走。忽然看見夏侯惇營內的士兵都各自在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急忙回營帳中召集夏侯惇問是其原因。惇回答說:“主簿楊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楊修叫去問原因,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曹操大怒的說:“你怎麼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便叫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他的頭顱掛於轅門之外。

  原來楊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屢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誇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大家都不瞭解其中的含義。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去觀看。曹操很喜歡,問道:“是誰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楊修!”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嫉妒。


楊修之死

  還有一天,塞北進貢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見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將酥吃完了。曹操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然喜笑,而心裡卻厭惡楊修。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常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個晚上曹操在帳中睡覺,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為他覆蓋。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然後繼續上床睡覺。半夜起來的時候,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大家都以實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好在夢中殺人,惟有楊修知道了他的意圖,下葬時嘆惜的說:“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呀!”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曹操的三兒子曹植,,愛慕楊修的才華,經常邀請楊修談論,,終夜不休息。曹操與眾人商議,想要立曹植為太子。曹丕知道這件事情後,祕密地邀請朝歌的長官吳質到他家裡商議,因為怕有人覺察到,於是把吳質藏在大簏子中,只對外說裡面是絹匹,運到曹丕府中。楊修知道這件事情後,直接來告訴曹操。曹操派人到曹丕的府中門口觀察。曹丕知道後驚慌地告訴吳質。吳質說:“不要擔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裝上絹匹,還運進府中來迷惑他們。”曹丕按照吳質的話,又用大簏子載了一些絹運進府中。曹操的使者搜查簏子中,果然是絹匹,就回報曹操,曹操因此懷疑楊修誣陷曹丕,更加討厭楊修。

  曹操想要試試曹丕和曹植的才華。一天,命令他們各出鄴城的城門;卻私下裡讓人吩咐看守大門的士兵,不准他們放行。曹丕先到,看大門的士兵阻攔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聽說後,向楊修請教。楊修說:“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攔的,就把他們斬首就行。”曹植聽信了他的話,等到了城門,士兵阻攔住他,曹植大聲叱罵他說:“我奉王命出門,看誰敢阻擋!”隨即就斬了攔他的士兵。於是曹操認為曹植有才能。後來有人告訴曹操說:“這是楊修教他這麼幹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歡曹植了。

  楊修又經常教曹植十多條怎麼回答的好,只要曹操問他問題,曹植就依照楊修教他的地回答。曹操問曹植軍國大事,曹植對答如流。曹操心中非常疑惑。後來曹丕暗地裡買通了曹植府中下人,偷著來告訴曹操。曹操見了大怒說:”匹夫居然敢來欺騙我!”那時就有了殺楊修的心思,如今就借惑亂軍心的罪名殺了他。楊修死時才三十四歲。

  曹操既然殺了楊修,就假裝對夏侯惇發怒,也想把夏侯惇斬了。很多將領上求情才免去夏侯惇的死罪。曹操斥退夏侯惇,下令明日進兵攻打。

  第二天,出兵從斜谷界口,前面有一支軍隊在前面,為首的大將是魏延。曹操對魏延招降,魏延大罵曹操。曹操命令龐德出戰。兩將正打著時候,曹操營內營著火。有士兵來報說是馬超偷襲了中營和後營。曹操拔劍說,“諸將有後退的斬!”眾將努力向前衝殺,魏延假裝戰敗逃走。曹操於是指揮軍隊回頭攻打馬超,曹操自己騎馬站在高處,看著兩軍對戰。忽然又一支軍隊衝到曹操的面前,大喊:“魏延在這裡!”***魏延***拿起弓,箭上弦,射中了曹操。曹操從馬上翻身落下。魏延扔下弓箭拿起刀,催趕著戰馬衝到山坡來殺曹操。***這時***從旁邊衝出來一個,大喊:“不得傷害我的主公!”一看,發現是龐德。龐德奮力向前,擊退魏延,護送著曹操向前進。

  馬超已經敗退了。曹操身上帶著傷回到了營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掉了兩個門牙,馬上命令軍醫救治。這時***曹操***才想起楊修的話,馬上把楊修的屍身收回厚葬,隨後下令調動出征的軍隊回朝。

  歷史上楊修簡介:

  楊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楊修學問淵博,極聰慧,任丞相府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楊修一生著作頗豐,結整合冊的兩文稿已失,著有賦、頌、碑、贊、詩、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今共存作品數篇,其中有《答臨淄候箋》、《節遊賦》、《神女賦》、《孔雀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