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簡介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龍巖市北環路、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坐北朝南,鋼筋混凝土結構3層,佔地20畝***約5000平方米***,1986年籌建,***1月正式開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歷史沿革

  閩西是當年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10多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在冊烈士24000多人,佔福建省烈士總人數的53.6%。為了緬懷褒揚先烈的豐功偉績,激勵後人,閩西人民於1955年在龍巖市城區虎嶺山興建了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1984年,根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譚震林副委員長生前提議在烈士紀念碑北端興建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1986年籌建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丕顯同志親自為烈士紀念館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為館名。***元旦正式對外開放。

  

  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龍巖市北環路、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坐北朝南,鋼筋混凝土結構3層,佔地20畝***約5000平方米***,1986年籌建,***1月正式開館。內設3個陳列,其中:

  ***1***閩西人民革命史陳列 該陳列設於館內一樓,較科學、準確地反映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新民主義革命中同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前仆後繼的英勇鬥爭的史實。陳列展線900米,分5個部分,展出圖片900幅,文物800件。陳列結尾處還附有閩西籍78位展覽。 ***2***輝煌的50年--閩西建設事業成就展 設於2樓右側,展示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及取得的輝煌成就,陳列展線500米,展出圖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實物。 ***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設於2樓左側,展出閩西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189位烈士及與部分烈士有關的文物、實物,展線600米,展出圖片200多幅。 2000年,閩西革命歷史情物館被福建省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基礎結構

  本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中城綠樹成蔭的虎嶺山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北側,主樓是具有民族風格的樓廳式建築,氣勢恢巨集,高大壯觀。佔地20畝,展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共四大展廳,分十個單元展出。是我省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館,單位級別設定為科級,行政隸屬於市民政局,現有人員編制10人,內設辦公室、文物科、資料科、宣傳接待科室。它是我市唯一的反映閩西革命烈士事蹟陳列的紀念館,其主要職能是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英烈,激勵後人。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簡內設3大主題

  ***1***閩西人民革命史陳列 該陳列設於館內一樓,較科學、準確地反映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新民主義革命中同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前仆後繼的英勇鬥爭的史實。陳列展線900米,分5個部分,展出圖片900幅,文物800件。陳列結尾處還附有閩西籍78位展覽。

  ***2***輝煌的50年--閩西建設事業成就展 設於2樓右側,展示了閩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及取得的輝煌成就,陳列展線500米,展出圖片300幅及部分文物和實物。

  ***3***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設於2樓左側,展出閩西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189位烈士及與部分烈士有關的文物、實物,展線600米,展出圖片200多幅。 2000年,閩西革命歷史情物館被福建省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的人還:

1.連雲港抗日山導遊詞

2.井岡山紅色旅遊心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