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士朱程的簡介

  朱程,八路軍高階指揮員,革命烈士,浙江平陽人,早年就讀溫州商業學校,192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西南地區王廠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他和30多位戰友與敵同歸於盡。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朱程***1910-1943***是八路軍高階指揮員。革命烈士。1910年生,字公行,浙江平陽礬山鎮內山人。早年就溫州商業學校,192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6期。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西南地區王廠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他和30多位戰友與敵同歸於盡。噩耗傳來,五分割槽指戰員“痛哭廢食者百數十人”。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在悼念文章中說:“朱程同志的犧牲,是中華民族失一將才,邊區部隊失卻了一個良好的指揮員,中共共產黨損失了一個優秀的布林什維克幹部。”

  革命戰士朱程的生平

  朱程早年就讀溫州商業學校、廈門集美學校,1927年8月入南京中央軍校第七期,1929年夏畢業。1930年在國民黨軍德州教導隊任見習教官時,因參與反對蔣介石的活動被捕入獄,在南京監獄關押了一年半。1931年出獄後回平陽,執教於麻步鰲峰小學,受共產黨人葉廷鵬影響,接受革命思想,參加一些進步活動。鰲峰小學被豪紳等搗毀後,遂南下廣州。兩月中,目睹國民黨改組派的作為,與蔣如出一轍,又憤而回鄉。後到南京,在津浦路警察行政督察總署任科員。

  後在津浦鐵路警察行政督察總署和任護路第一大隊第三中隊長時,朱程研讀馬列著作,並在浦口下關租了屋子,用來掩護地下革命活動,曾祕密協助浙南中共組織和紅軍游擊隊建立聯絡點,籌措槍支彈藥。1932年冬,朱程買到一支***送給葉廷鵬領導的游擊隊。後兩月,朱程回鄉探親,又將私槍一支借給葉廷鵬使用。

  1933年冬,朱程被津浦鐵路局派往日本東京鐵道學院留學,專攻鐵道管理學。他很注意日本的政治經濟動向,把《日本政治機構與軍部制霸之基礎》譯成中文,在上海出版,以期引起國人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警惕。

  1943年9月21日,日本侵略軍集中三十二、三十五、五十九3個師團和騎兵第四旅團共1萬餘人,配以汽車271輛、坦克9輛、飛機3架,兵分10路,進攻魯西南的單縣和曹縣東南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秋季大“掃蕩”,企圖摧毀邊區抗日根據地。

  冀魯豫軍區指示五分割槽部隊在曹縣東南積極活動,相機打擊敵人,以牽制和分散日軍兵力,減輕湖西地區三分割槽軍民的壓力。五分割槽司令員朱程率民一團、二十一團和騎兵營以及前方指揮所在曹縣東南地區積極開展遊擊活動,打擊敵人,牽制其對單縣地區的“掃蕩”。

  1943年9月28日早晨7時左右,朱程率領部隊在曹縣王廠西北大堤下集結。8時許,日軍騎兵第四旅團和步兵第十混成旅團共3000餘人,在偽軍的配合下,對王廠地區形成三面快速包圍,情況十分危急。朱程命令部隊向根據地邊緣靠近,避開敵人合擊,然後插入敵佔區活動,達到牽制敵人大“掃蕩”目的。但此時敵騎兵已迅速迂迴到部隊左後側,一隊騎兵衝上了堤口,守堤的士兵抵擋不住,朱程即令特務連三排衝上去奪取堤口,因敵眾我寡未能奪回。二十一團指戰員奮起衝鋒,騎兵連乘勢出擊,打得敵兵鬼哭狼嚎,一片混亂。外圍敵人見騎兵隊失利,急忙向我軍陣地開炮,一些幹部、戰士相繼陣亡,朱程的坐騎中彈負傷,他的左胸也被槍彈擊傷。這時四周約有六七千敵軍正向我陣地包圍過來,兵力超過我軍十倍。

  朱程仍沉著地指揮戰鬥。他命令民一團的4個連向西北方向突圍;二十一團的一個連把守堤口,其他連隊撤出王廠;騎兵連三排的人員和一、二排的馬匹向魏灣方向突圍,留下一、二排幹部、戰士隨他行動。朱程率領僅有100多人的隊伍衝向大堤,把敵人注意力引向自己。二十一團的大部分官兵在朱程的掩護下突圍出去了,可朱程那100餘人的部隊卻陷入敵人重重包圍之中。

  上午10時半,敵人連續三次發起進攻,在我軍密集火力下均予以擊退,但我軍也犧牲了20多人。12時後,慘無人道的日本侵略者竟向我軍陣地施放毒瓦斯,半小時後再次發起進攻,各種輕重武器一齊開火,戰士們奮力還擊,並與衝到面前的敵人展開肉搏戰,敵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但我軍能堅持戰鬥的只剩下30餘人。

  下午4時後,敵人又向我陣地炮擊,在強大火力掩護下發起總攻擊,成群結隊的敵人猛衝過來,我軍戰士又傷亡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戰士強忍著飢渴打完了最後一批子彈,敵人乘機狼嗥虎叫般衝上來,朱程和僅有的十幾個戰士鼓起最後一股勇氣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西南地區王廠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他親率百餘人頑強抗擊敵人,戰鬥從上午10時持續到下午5時,他和30多位戰友與敵同歸於盡。

  革命戰士朱程的事蹟

  朱程出世後,家人視他如掌上明珠。父親朱良移喜得長子,給他取乳名善鵬,字公行,名程。父親經常抱他走親訪友,親友誇他的兒子聰明,日後必有出息。朱程3歲時,他就能認得父親教的“朱”字,能背誦出母親教的兒歌。6歲時,父親把他送進內山本家辦的、全校只有7名學生的私塾讀書。朱程自幼勤奮好學,聰穎過人,背誦《千家詩》琅琅上口,並略解其意,深得先生和長輩賞識。

  8歲時,朱程進入了由礬山各家礬窯集資興辦,設有國語、算術、音樂、體育等課的初級小學韞山國民學校讀書,各門功課的成績一直名列全校前茅。1922年夏,朱程以品學兼優的成績畢業。同年秋天,朱程如願以償走出家門。到了30裡外的馬站蒲城高等小學學習。1925年夏,朱程的父親為報答鄉親、也為光耀門庭,決定為朱程舉辦畢業酒,同時決定為朱程舉行婚禮。

  溫馨的家庭,終究拴不住朱程渴望繼續深造,嚮往外部世界的求學之心。1925年秋天,朱程隻身到溫州求學,考入溫州商業學校。溫州一年多的讀書生活,使這個鄉下“秀才”受到了愛國運動和民主運動的影響,開始萌發了救國救民的意識。他對同學說:“我不求在礬山弄口飯吃,要出去闖一闖,做一些對人民有利益的事。”那年他才17歲。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全國震動。這個訊息傳到了礬山後,朱程很想去革命策源地廣州投身革命。但這個打算受到父親阻止。第二年春節過後,朱程聽從父親的勸告,進入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廈門集美中學讀書。當時,工農運動迅猛發展,大革命運動深入人心。朱程積極參加和領導了熱火朝天的集美中學學生運動,走在前列,成為學習潮流的積極分子。

  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後,武漢成為革命青年嚮往的地方。不待學期結束,一心想投筆從戎的朱程,就離開集美中學,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武漢,不假思索地加入了北伐軍。後被分配到教導隊,學習軍事技術,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1928年,朱程離開了教導隊,考入了黃浦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學習。1929年畢業後在德州國民黨軍隊某部教導隊當見習教官,因參加反蔣活動被捕,關押了一年半。獲釋後,回到家鄉,執教於黨的祕密據點———麻步鰲峰小學。期間,他和葉廷鵬、陳阜等中共黨員廣泛接觸,深受地下黨的影響,思想傾向革命,積極參加了一些革命活動,引起當地地主豪紳的嫉恨,他又被驅逐出校。幾經顛沛奔波,後在南京津浦路警察行政督察總署任科員,旋又調津浦鐵路警察護路第一大隊三中隊任中隊長。1934年,他被派往日本,入東京鐵道學院,專攻鐵路管理學。在日本期間,曾翻譯《日本政治機構與軍部制之基礎》一書,提請國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征服中國的野心。1937年5月,為參加抗日救亡,愛國心切的朱程,又一次毅然棄學從戎,未待畢業便十萬火急地提前回國。

  回國後,朱程即赴山西太原,適值閻錫山部隊的軍官教導團教育長張蔭梧,偽裝抗日,網羅人才,擴充實力,朱程被聘為地形和土木工程教官。“七七”事變後,張蔭梧乘機建立河北民軍,朱程被任命為第十大隊隊長。1938同年秋,張蔭梧率民軍總指揮部離開山西陵川去河北,他留任民軍晉冀豫邊區辦事處處長,兼民軍第十一團團長。1939年2月,民軍第十一團北上冀西,與民軍第四團合編,朱程仍任團長,牢牢掌握指揮權,並加強了與我黨領導的冀西遊擊隊和冀西我黨政機關的聯絡。張蔭梧知悉情況後,十分惱火,便又以擴編為旅的名義,下令民軍第四團調往冀南,企圖在摩擦中消滅四團。朱程識破陰謀,拒絕調動。張蔭梧便令民軍五旅,在內邱縣的北店村伏擊他,製造了“北莊事件”。

  朱程突圍脫險,率部經5晝夜行軍達到襄垣縣,正式宣佈脫離河北民軍。同年8月,八路軍總部決定河北民軍四團改編為華北抗日民軍,朱程任司令員。9月,經朱德總司令介紹,朱程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部隊經過短期整訓,即投入戰鬥。10月,組織了獅子山伏擊戰,殲滅日軍130餘人,擊毀軍車10輛,繳獲步槍80餘支。朱程和華北抗日民軍受到了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表彰。11月下旬,奉命挺進豫北,開闢太行南區抗日根據地,消滅張蔭梧的平城辦事處之後,進駐林縣。1940年春節前,智取九峰山,殲滅群眾痛恨的國民黨第二戰區八支隊,繳獲槍支300餘支,俘敵近千人,解放了整個輝縣地區。1942年2月,華北抗日民軍編入第二縱隊,稱華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兼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割槽,朱程任旅長兼分割槽司令員。1940年3月至1943年5月的三年中,華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及分割槽所屬部隊,經大小戰鬥百餘次,勝利地開闢了以內黃為中心的沙區抗日根據地。1943年6月,調任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割槽司令員,奉命由山東曹縣以西,進入曹縣東南日、偽、頑控制活動,開闢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