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成為地方性民間文化中獨具特色的一種型別。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過小年祭灶神的傳說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

  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

  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

  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閤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魯班考徒弟

  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收了許多徒弟。有一天,他把徒弟們一起叫來,說:“明天我要考考你們,你們一清早上我家來吧。”

  第二天,眾徒弟一早就到魯班家,但見師傅的門關得死死的,門上寫著五個字:“今日可不見。”徒弟們議論紛紛,正準備散去,其中一個年齡最小的徒弟忽然說:“我們到河邊去看看師傅,可能在那裡。”有人懷疑地問他:“你怎麼知道師傅可能在河邊呢?”小徒弟講了原因。

  大家一齊趕到河邊,果然魯班正坐在那裡等著哩,魯班見了大家,心裡很滿意,接著他指著身旁的一堆梓木說:“你們用這梓木做三天,要做得精。這就是我要考你們的題目。”說罷他便離開了徒弟們。

  三天以後,工匠們都各自拿著自己精雕的梓板獻給魯班師傅,只見每個作品各具特色,生動形象的飛禽走獸,鮮豔奪目的花卉草木,十分吸引人,但是魯班,沒有一箇中意的。

  這時他的小徒弟進來,手裡捧著一個鑲嵌得很精巧的小書架,書架的梓木正好成一個“晶”字模樣。當他恭恭敬敬送到師傅手裡時,魯班哈哈大笑,讚賞地點點頭,對其他徒弟說:“這就是我要求你們做的。一個工匠,不僅要有精巧的手藝,還要有一個機靈的頭腦,你們都回去想一想,為什麼你們都錯了,而他做對了?”

  魯班走後,工匠們立刻圍著小徒弟詢問原因。小徒弟講了,大家才恍然大悟……

  小徒弟怎麼知道師傅在河邊?小徒弟做“晶”字模樣書架的根據又是什麼?讀者朋友們,你們能猜出來嗎?

  參考答案:

  《魯班考徒弟》:“今日可不見”中的“可”是“河”的半邊,即“河邊”,“不見”合併是一個“覓”字。

  用梓木做“三日”,“做得精”,是運用諧音,梓諧“字”,精諧“晶”,“做三日恰好是一個“晶”字。小徒弟正是依據這個意思,得知師傅在河邊等候,並按師傅的要求做出了梓木小書架。

  :喬士蓮智殲群匪

  上世紀初,喬士蓮村的立村人郝大戶在張家口經營著一處皮貨莊。這天他去給王統領的太太送定製好的裘皮大衣,碰巧聽到一條訊息:清廷要在口外壩上設立草地局,出售草地鼓勵墾荒,王統領和幾個同僚都準備搶購。郝大戶是土財主出身,深知土地的重要,一打聽價格也合適,就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搭幫買了五千畝,打算轉手賣掉大撈一筆。

  一開始,賣地的事挺順的,不到一個月就賣出一千多畝,美得郝大戶睡覺都能笑醒。但他很快就睡不著了。過了些天,他的土地居然賣不動了,就連原先交了定金快要售出的也紛紛被退了回來。

  原來,附近山上聚集了一夥土匪,王統領一幫人都是帶兵打仗的,土匪不敢惹,於是就柿子撿軟的捏,把矛頭對準了郝大戶。時逢亂世,郝大戶也不是吃素的,新起的高牆大院,手下養著十幾條槍,土匪倒不敢來犯,可買他土地的農民遭了殃,動不動就被土匪“請財神”,一來二去很多人都退地跑了。

  郝大戶急忙央求軍爺們幫忙,王統領、楊統領、霍統領一圈兒拜訪下來,根本沒人願意出援手,一個個烏眼雞似的都等著他割肉呢。郝大戶被逼無奈,貼出告示,重金招募勇士剿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都沒能剿滅土匪,郝大戶一籌莫展。

  這天,他正在客廳和一個鏢師說話,兩個護院的架進來個年輕的駝背。此人臉上身上沾滿了泥土,猛一看很容易被當作乞丐,可仔細一瞅穿戴還算整齊。“這傢伙鑽進馬房不知在翻找什麼,分明是土匪派來的探子。”一個護院的稟報說。

  “我餓急眼了,到裡面抓點馬料充飢,不信你們瞧。”駝背小夥急忙辯解,緊攥的手舒展開,手心裡赫然是一把黑豆。

  郝大戶上上下下打量了駝背一番,冷不丁高聲喝問:“那你到此何事?”“我,我……”駝背臉漲得比雞冠子還紅,像是下決心豁出去了,大聲道:“我是來應徵的。”說著從懷裡摸出張紙來,正是郝大戶的懸賞告示。此人自稱是第一鏢局喬家鏢局的喬士蓮,聞訊前來接單。旁邊聚攏來的家丁都哈哈大笑,郝大戶也有些發懵。他請喬家護過幾趟重貨,可眼前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他從未見過。

  這時,剛才在客廳和郝大戶說話的那個鏢師走到喬士蓮面前問道:“你可認得我?”喬士蓮斜了他一眼,撇嘴道:“你又不是喬家鏢局的舵把子,我為什麼要認識你?”鏢師陰狠地迴應:“我確實不是喬家鏢局的舵把子,但我是喬家鏢局的趟子手喬文廣!”言語間就近身要扣喬士蓮右手脈門。喬士蓮早有防備,側身閃過,兩人撕扯起來,一邊爭鬥一邊互相指斥對方是冒牌貨。郝大戶越看越煩,從身邊人手中抓過槍朝天放了一槍,兩人這才放了手。“像什麼樣子!”郝大戶怒斥,“素聞喬家鏢局刀馬雙絕,兩位可否展示一二,也讓我們開開眼。”

  喬文廣二話不說,抽出腰刀就舞了起來,七十二路喬家刀法一招一式都虎虎生風,贏得了滿堂彩。輪到喬士蓮時,他卻推說刀和盤纏都在住店時被人偷了,這也是他落魄到不得不偷吃馬料的原因。有人借給他刀使,他聲稱喬家刀法只能用正宗的喬家刀施展,已託人回鏢局取刀,那種不屑之態氣得喬文廣鬍子都一翹一翹的。

  這時院外傳來馬的嘶鳴聲,有人跑到西北角的碉樓上,報告說外面有匹野馬。

  眾人簇擁著郝大戶出了院子,見前面的草灘上果真有匹高大的棗紅馬在悠閒地吃草。馬並不怕人,但幾個家丁忙活了半天也制服不了它。人們都給馬蹄子踢怕了,躲得遠遠的,可喬士蓮倒迎了上去。他繞著馬轉了幾圈,轉得大家都不耐煩的時候不知怎麼鑽到了馬肚子底下,趁馬低頭找人之際摟住馬脖子翻上馬背。紅馬發怒狂奔,這小子死揪著馬鬃不撒手,雖然狼狽不堪,卻愣沒被掀下來。馬折騰累了,噴個響鼻,放棄了掙扎,喬士蓮得意洋洋地騎馬溜達回來,家丁們大眼瞪小眼,不知該不該叫好。

  “啪、啪!”郝大戶拍了拍巴掌,瞬間有了主意。他更相信喬文廣,可這傢伙來十多天了,天天白吃白喝總不行動。現在是用人之際,他不想錯失任何一個能幫他的人,於是決定先留喬士蓮在馬房餵馬,再叮囑手下暗中監視兩人,同時派人星夜兼程趕赴喬家鏢局求證真偽,順利的話七天內能見分曉。

  幾天後,郝大戶的人在草灘上放馬,旁邊是剩下幾戶農民的土地。要不是郝大戶承諾給他們提供庇護,他們也早捲鋪蓋***了。這時北邊的山樑蕩起了塵土,正在開地的農人知道是土匪來了,紛紛扔掉農具向這邊跑來,郝家眾人也上馬向郝家大院撤退。一干人進院才發現,喬士蓮和那匹棗紅馬還待在原地,大約是被嚇傻了。匪首大黃蜂一馬當先衝在前面,兩下相交時,他看都沒看喬士蓮,就從胯下馬,飛身躍到紅馬上。紅馬順勢躥了出去,喬士蓮此時好像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嚇得順著草叢跑了。

  大黃蜂騎著紅馬撒歡,二當家的、三當家的策馬緊隨,二十多個匪賊揹著槍在馬屁股後頭拼命跑。土匪的目標就是擄人搶馬,他們對今天的收穫還算滿意,這就要開溜了。眼看土匪就要拐入對面的山溝,忽聽一聲呼哨,打頭的棗紅馬突然轉過身又往回跑,大黃蜂拼命勒也勒不住,轉眼又回到原地。喬士蓮也不知啥時站到了路邊,一拳將匪首打落馬下,順勢騎上馬向西跑了。

  匪首猝不及防被打下馬來,十分窩火,騎上自己原先的坐騎在後面狂追。此時紅馬似乎跑累了,速度漸緩,兩馬距離逐漸拉近。大黃蜂伸手欲拔槍,忽見前面扔來個像手雷的物件,他勒馬避過,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臭鞋。再迫近拔槍,又有東西飛來,閃躲一邊,再看,還是一隻鞋子。這一耽擱,二當家、三當家也趕了上來,三人並排疾馳,咬牙切齒髮誓要生擒駝背喬士蓮。

  眼看越追越近,喬士蓮伸手在背上亂摸,作勢要扔,卻始終扔不出東西。三匪心道:任你還能把駝背摘下扔了?這時前頭又飛來了物件,一件掉在馬腿邊,另一件被大黃蜂操在手上,卻是顆***。他看清楚後急忙脫手,***剛離指尖就爆炸了,“轟轟”兩聲巨響,頓時人仰馬翻,三匪首倒在血泊中,眼瞅著不能活了。這兩顆***就在假駝背裡藏著。此刻他又從背上抽出盒子炮,挺直腰桿,向匪眾衝過去。在碉樓上觀戰的郝大戶精神大振,率領護院的人殺出,抄了土匪的後路,土匪群龍無首,紛紛跪地投降。

  打掃戰場清點人數,唯獨不見喬文廣和負責監視他的家丁,郝大戶心道:不好,讓這個奸細跑了,負責監視他的家丁恐怕也遭了毒手。頓時郝大戶的心情又沉重起來。

  “喬鏢師回來了!”有家丁在喊。郝大戶循聲望去,只見喬文廣押著一人從旁邊的樹林走出來,那人正是他派去監視的家丁。喬文廣越過郝大戶問候喬士蓮:“孫少爺好。”喬士蓮微微點頭。原來,喬文廣先被派來打探虛實,得知土匪的三個頭領比較凶殘,並且覺察到郝家大院內部有奸細,所以才和喬家孫少爺喬士蓮聯手演了這場戲。土匪的目標都在他身上,喬士蓮則扮駝背麻痺對手,並利用紅馬將三匪首與手下隔離開,然後一舉殲滅。最近兩天,喬文廣才查明監視他的家丁正是土匪的臥底,剛才那人想要趁亂逃走,遂被他生擒。

  喬家鏢局其實有三絕,刀馬功夫擺在明面,但最絕的是藏在暗處的第三絕:偽裝。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扮豬吃老虎。

  生擒的匪眾被交付縣衙,匪患平定後郝大戶的土地很快售罄。在這塊土地上形成的村落不像當地許多村落那樣因立村人得名,倒是因喬士蓮神奇剿匪事蹟的廣泛流傳而得名“喬士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