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作家勵志故事

  立志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的旅途。一起來看看外國作家的勵志故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法國作家雨果

  法國作家雨果中學時代是個"詩歌迷"。在他的書桌抽屜裡,藏著一大摞寫滿詩歌的筆記本。他視這些筆記本為寶貝,每當離開教室的時候,總要給抽屜上好鎖,唯恐筆記本會"不翼而飛"。

  在雨果讀書的中學裡,有兩個思想保守的人物。一個是校長高底埃,另一個是數學老師德高特。他倆都反對學生寫詩,認為這是"非分"的事。尤其是那個德高特,經常偷偷監視學生的行動。只要發現哪個學生稍有"不軌",準要到高底埃校長那兒告上一狀。

  有一天晚上,雨果突然發現自己書桌的鎖被人撬開,筆記本一本也不見了。他大驚失色,急得直跺腳,心想,這事準是討厭的德高特乾的。

  雨果果然沒有猜錯。第二天,他被人叫進校長辦公室。一進門,只見高底埃和德高特正襟危坐,臉色陰沉,桌子上放著一摞筆記本。沒等雨果開口,德高特先質問起來:"學校曾三令五申,學生不準寫詩。你怎麼膽敢違抗呢?"

  "可誰允許你撬別人的鎖?"雨果反問一句。

  德高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沒想到小小的雨果竟敢和自己頂嘴。

  "你想被學校開除嗎?""把我的筆記本還給我!"高底埃和德高特面面相覷。他們心中火冒三丈,但又不想把矛盾激化。"拿走你的筆記本吧!"高底埃無可奈何地說,接著,又講了一套學生應當循規蹈矩的大道理。但雨果仍然認為,學生寫詩是沒有錯的。他拿起桌上的筆記本,一言不發地離開了校長辦公室。

  :美國作家歐·亨利

  他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從小在叔父的藥房裡當學徒。後來,隻身來到得克薩斯州闖蕩,先在一個牧場裡放牛,再後來做會計員,最終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城的一家銀行裡有了份穩定的工作。

  1895年年末,這家銀行在年終結算時發現有一筆公款短缺,他自知事情敗露連夜出逃,跑到了宏都拉斯。在那裡生活的幾年裡,他孤獨無助,想著自己努力打拼,本來前程光明,卻因一時糊塗事業全無,對此他懊悔不已。他感覺被這個世界拋棄了,所有人都鄙視他,即使走在異國的街頭,他都不敢抬頭,總感覺有人在背後指責他是貪汙犯。

  這一天,他來到了廣場上,坐在那裡,愁腸百結,感覺已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他買來一瓶酒,坐在那裡獨自喝起來,然後準備離開這個世界。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女孩急匆匆地跑過來,對他說:“哥哥,你是不是還要在這兒很長時間,我父親要做手術我得趕過去,可我在等朋友,要把這個皮包給他,這個事也很急,請您幫忙代我把這個包給他,好嗎?他穿黑色的西服戴禮帽……如果他沒來,我很快就回來。”“可我是個貪汙犯,你相信我嗎?”他藉著酒勁,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苦悶。“你的過去不是現在,我覺得你是個好人。”女孩子邊說邊把皮包放在他手裡,雖然沒有經過他的同意便轉身跑走了,但看得出她確實很著急,委託他幫忙也是真誠的。

  他心裡突然湧起一股暖意,看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人相信他。他開啟包,見裡面放著一些現金和資料,立即把包封上不敢再看,把酒扔在一邊,認真地看著廣場,盯著穿著西裝戴禮帽的男人,可男人一直沒有來。等了好長時間,女孩倒是回來了,見他正端坐在那裡,於是跑上前感謝。女孩坐在他的旁邊,一邊等朋友,一邊和他聊天。他再次問她:“我是個貪汙犯,你不怕我把你的東西拿走嗎?”女孩笑了,對他說:“我只相信現在的你……”

  就是在那個夜晚,“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這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裡,似乎讓他讀懂了人生,也讓他把所有苦悶都釋放出來,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他突然感到,這個世界還有人相信他,他沒有被拋棄。第二天,他決定回國看望妻子和孩子,並接受審判,最終被判5年的徒刑,可他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與輕鬆,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期待。

  在監獄裡,他無數次地把自己在廣場上的那個故事講給其他獄友,告訴大家不要糾結於過去,好好地珍惜當下的時光……“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這句話,成為支撐監獄中許多犯人改過自新的座右銘。他在監獄中積極表現,用在那裡的時光盡情地思考人生,並把自己的過去縮化為生活中一個又一個小人物,開始從事小說創作,1901年,他因“行為良好”提前獲釋。

  他叫威廉·西德尼·波特,筆名歐·亨利。歐·亨利一生創作發表了300多篇小說,作品被收入多種文集,轟動了美國文學界,他也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一次文藝者聚會,有人問及他成功的祕訣,他流淚了,對大家說:“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過去你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現在你行,再過幾十年,你不一定行。你要做的,就是忘記過去,抓住現在。”

  :美國作家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瞭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蹟。可以說這個奇蹟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裡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