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的簡介

  海森堡是德國物理學家,是一位在量子力學上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976年***,他於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量子力學,可用於研究電子、質子、中子以及原子和分子內部的其它粒子的運動,從而引發了物理界的巨大變化,開闢了20世紀物理時代的新紀元。為此,1932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繼愛因斯坦和波爾之後的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

  海森堡的生平

  1901年12月5日,他出生於德國的維爾茨堡。

  1920年以前,海森堡在著名的慕尼黑麥克西米學校讀書。

  1920年,海森堡考入慕尼黑大學,在索末菲、維恩等指導下攻讀物理學。

  1923年,海森堡寫出了題為《關於流體流動的穩定和湍流》的博士論文,取得了博士學位。

  1923年10月,海森堡回到哥廷根,被馬克思· 玻恩私人出資聘請為助教。

  1924年6月7日,海森堡在哥廷根第一次遇見愛因斯坦。

  1924年至1927年,海森堡來到哥本哈根的理論物理研究所與玻爾一起工作,置身於長期激烈的學術爭鳴的氛圍中,開始卓有成效的學術研究工作。

  1933年12月11日,海森堡獲得1932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4年6月21日提出正子理論。

  1941年,海森堡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物理學教授和凱澤·威廉皇家物理所所長,成為德國研製***核武器的領導人,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海森堡決定遏制德國核武的發展。

  1946年,海森堡重建了哥廷根大學物理研究所,並擔任所長。

  1957年,海森堡和其他德國科學家聯合反對用核武器武裝德國軍隊。

  1958年,黑森堡被聘為慕尼黑大學的物理教授,研究所改名為馬克斯·普克物理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1958年4月,他提出了非線性旋量理論。

  1976年2月1日,海森堡這位20世紀傑出的科學家與世長辭。

  海森堡的成就

  海森堡最主要的成就是創立了量子力學理論,1925年,維爾納·海森堡提出了一個新的物理學說,一個在基本概念上與經典牛頓學說有著根本不同的學說。這個新學說──在海森堡的繼承人做了某些修正後──取得了光輝的成果,今天被公認為可以應用於所有的物理體系,而不管其型別如何或規模大小。這個理論就是著名的量子力學理論。海森堡學說所得出的成果之一是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這條原理由黑森堡在1927親自提出,這一年海森堡發表了《量子理論運動學和力學的直觀內容》一文,提出了深具影響力的“測不準原則”,奠定了從物理學上解釋量子力學的基礎。一般被認為是科學中道理最深奧、意義最深遠的原理之一。

  在海森堡的一生中,他還撰寫了一系列物理學和哲學方面的著作,如《原子核科學的哲學問題》、《物理學與哲學》,《自然規律與物質結構》、《部分與全部》、《原子物理學的發展和社會》等等,為現代物理學和哲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通過海森堡成就可以看出海森堡是一位在物理學上具有非常建樹的科學家,而且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哲學家,正是因為其在物理學和哲學上的成就才使得海森堡蜚聲世界。

  海森堡的評價

  海森堡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這一點是世界公認的,海森堡不僅僅在物理學上具有傑出的貢獻,同時在哲學上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人,海森堡利用哲學思想指導自己的科學研究,做出了別人無法企及的的貢獻,因此海森堡獲得了大量的榮譽。

  海森堡是一位熱愛自己的祖國的人,科學成果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家卻是有國界的,作為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海森堡一直都不曾離開自己的祖國。法西斯在德國執政之後很多科學家都逃離了德國,但是海森堡一直留在自己的祖國,也得到了法西斯的重用,從這裡可以看出海森堡對自己的祖國德國的熱愛。

  海森堡是一位熱愛和平的人,海森堡雖然是在二戰期間留在了法西斯執政的德國,但是在其領導核武器研製小組的時候為了避免法西斯德國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災難,海森堡有意的遏制德國核武器的研發,可以說為人類的和平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後來更是反對德國用核武器裝備部隊,從這裡可以看出海森堡是一個和平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