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揭竿而起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揭竿而起的主人公,希望對你有幫助。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誰

  吳廣***?-公元前208年***,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

  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也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田臧竟假藉陳勝的命令殺死吳廣。

  揭竿而起的解釋

  成語解釋: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成語出處:漢 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911cha

  成語簡拼:JGEQ

  成語注音:ㄐㄧㄝ ㄍㄢ ㄦˊ ㄑㄧ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揭竿而起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竿,不能讀作“ɡàn”。

  成語辨形:竿,不能寫作“杆”。

  近義詞:逼上梁山

  反義詞:忍辱偷生

  成語例子:一時各路人馬,揭竿而起,不分晝夜,兼水路紛紛入鄂。***白先勇《梁父吟》***

  英語翻譯:start an uprising

  日語翻譯:むしろ旗***はた***をかかげていっきを起***お***こす

  俄語翻譯:поднимáться на восстáние

  成語謎語:跳高;等到魚兒上鉤時

  揭竿而起的典故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徵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

  賦稅.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

  因為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勝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裡離漁陽有幾千裡遠,怎麼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勝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

  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於是陳勝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佔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

  臨近的農民聽到訊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勝被擁戴為“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但是因為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一,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進行反秦鬥爭。

  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鉅鹿大敗秦軍主力。於此同時,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吳廣怎麼死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一場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爆發,最終埋葬了秦王朝。最初點燃革命烽火的是陳勝與吳廣,他們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匯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張楚政權。不久,陳勝以吳廣為假王,率重兵進攻滎陽***今屬河南***。然而,正當起義鬥爭深入發展時,吳廣被其部將田臧殺死,這一事件給起義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吳廣為什麼會被殺?據《史記 陳涉世家》記載,吳廣領兵攻滎陽時,另一位起義將領周文率十萬義軍直搗咸陽,因孤軍深入,形勢極為不利。數月後,終因寡不敵眾,慘敗於澠池***今屬河南***。這時,秦王朝組織數十萬軍隊,反擊義軍。田臧等人見周文戰敗,秦軍不久即至,滎陽遲遲未克,就準備分部分兵力牽制滎陽之敵,以大部分精兵迎擊秦軍。

  他們私下商議,於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假借陳勝之命殺了吳廣,獻其首級於陳勝,不知出於什麼動機,陳勝默許了這件事,而且還升了田臧的官。從這段史料可知,吳廣驕奢自大,剛愎自用,以至於部下無法與他商議軍事行動計劃,不得不殺之。有的通史著作據以稱“吳廣驕傲無能,被部將田臧殺死”。

  然而這一結論,並非無懈可擊。首先,《史記 陳涉世家》稱“假王驕,不可與計”.此話出於欲取代吳廣的田臧等人之口,其可靠性值得懷疑。並且《史記 陳涉世家》中僅記載陳勝為王之後驕傲、武斷的作為,對吳廣的“驕奢”隻字未提,怎能憑田臧的一面之詞妄下定論?相反《史記 陳涉世家》中對吳廣的描述是:“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司馬遷在此用了褒詞,可見吳廣的為人並不是像田臧所說的這般“驕奢”。在上述疑問的基礎上,人們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一說認為,田臧和吳廣在軍事行動上存有分歧,無法統一。面對強大的秦軍,田臧不得已殺吳廣,以求預定的軍事行動能順利實施。其後,田臧取得陳勝任命,分兵留守滎陽,親率主力迎擊秦將章邯所率秦軍於敖倉,結果兵敗而死。

  還有人認為,吳廣之死與陳勝有關。陳勝為王之後,任用親信,誤殺故人,對屬下苛刻、猜疑,使得諸將士不願再為他出生人死,陳勝與吳廣的關係也不如當初揭竿起義時那麼融洽、默契。人們推測,田臧殺吳廣得到了陳勝的默許,否則又何須“獻首於陳王”?而不明是非的陳勝居然給陰謀砍掉自己左右臂的田臧,封官為令尹,任命為上將。

  還有一說認為,對吳廣的死因,應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考察,秦末農民戰爭時期,群雄蜂起。田臧是個懷有個人野心的人,不甘心久處吳廣之下,又苦於無法超越他,因此誹謗吳廣“驕,不知兵權”,或許只是除去吳廣以取而代之的藉口。為達到陰謀篡權的目的,田臧假借陳勝旨令殺死了吳廣。

  吳廣被殺的原因,目前還沒有更多的史料來確定某一說。但一位農民戰爭的領袖,沒有死在殺敵的戰場上,而倒在部屬的刺刀下,箇中原因還是值得探究的。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誰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