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和跆拳道的區別

  中國武術是一種中國特色的文化、傳承幾千年的傳統,被稱為中國的“國粹”!跆拳道是朝鮮半島民間技擊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鬥的韓國民族傳統的體育專案,跆拳道是中國武術演化而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中國武術是一種中國特色的文化、傳承幾千年的傳統,被稱為中國的“國粹”!

  當然,它首先應該是一種格鬥術。武術起源和流傳的意義都在於它的格鬥價值,但與泰拳,跆拳道,拳擊,格羅西柔術不一樣,它除了格鬥部分外還融入了醫學與哲學的成分。因此不能把武術與格鬥技擊劃等號。

  我們知道,傳統武學各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療傷方法和心法。摒棄其中虛無縹緲、怪力亂神的成分,必須承認,武術界對骨傷和外創的處理是有其合理之處的,而武術界流傳的拳諺劍訣其中也包含了太多的哲學道理。


  我所理解的中國武術包含幾個方面:防身***格鬥方面***,健體***醫學方面***,修心***哲學方面***。三者合在一起才是中國武術。這與其他單純的格鬥術區別很大,因而可以說獨特。在這一點上,日本的劍道也是一樣。只是那是日本武術,不是中國武術。 然而中國武術的這些特色在今天反而成為推廣的桎梏。大多數人對武術價值的認可只在於其格鬥成分,而這種認識是非常片面的! 我以為就格鬥方面而言,武術是最為全面的。其他格鬥術擁有的拳腿摔膝肘拿等技術在中國武術中都不缺乏,但武術卻擁有其他格鬥術根本不存在而又及其厲害的技術。比如說詠春拳中的寸手,你絕對在其他格鬥術中找不到***截拳道有寸拳,但在我的理解中,截拳道也是武術,一種現代的武術,當然它不能說絕對完善。***

  武術在擂臺上之所以很難證明自己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傳統武術的沿襲者並沒有達到格鬥的體質要求。在同樣的身體素質和訓練強度之下,武術並不會敗給其他格鬥術。舉個例子,泰拳能勝散打不意味泰拳的格鬥技術與理念勝過散打,泰拳的優勢在於泰拳手大強度訓練所造就的非凡體質。***關心散打的人可以看到,擁有超強體質的寶力高同樣可以KO不可一世的泰拳手。*** 我這樣說並不是忽略技術在格鬥中的重要。我幾乎可以肯定兩個相同素質的選手在交鋒時練習泰拳的較之練習跆拳道的要佔優勢,正如一個經過系統格鬥訓練的人肯定能在與自己素質相同但沒有受過格鬥訓練的人較量中佔優勢。這是因為泰拳的技術更適合格鬥。但是,兩個技術含量都差不多的格鬥流派差異就只在於選手的素質高下。

  古代及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武術高手大多都進行過對自身體質極大限度的挖掘,他們的訓練強度遠非現在那些所謂的武術家能比。李小龍的訓練方式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正是那樣的艱苦訓練加上對技術的研究才造就了功夫之王的傳奇。

  跆拳道是朝鮮半島民間技擊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鬥的韓國民族傳統的體育專案,跆拳道是中國武術演化而來的。跆拳道中的“跆” ***tae*** 是指腳的 騰躍蹬踢動作;“拳” ***kwon*** 是指用拳、掌、肘等上肢動作來進行推擋、劈打;“道” ***do*** 是指方法技藝和道理。簡而言之,跆拳道是一項以腳為主、以拳為輔的拳打腳踢競技運動。它由品勢***拳套***、搏擊、功力檢驗三部分內容組成。基本動作包括基礎步型步法、基本踢法和拳法以及防守套路和技法等。由於跆拳道主要講究腿上功夫,所以,跆拳道有“腿擊術王中王”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