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讀後感

  美德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力量、勇氣、 自信等。要想自己變得更加美,來讀一讀有關美德的書,以及美德讀後感,讓思想碰撞出火花。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暑假裡,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其中的《漢文帝親嘗湯藥》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講的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病得很重,這期間,漢文帝幾乎放下國事,一心一意照料母親。漢文帝雖然貴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湯藥,他都先親自嘗一嘗,確定冷熱適中,湯藥無毒,然後才送給母親喝。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想:漢文帝貴為帝王,都要為母親親嘗湯藥。而我們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嚐一嘗藥燙不燙,然後再一口一口地餵我們喝?我們也應該向漢文帝學習,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病了的時候,我們也應喂父母喝藥;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時,我們也應為父母倒上一杯熱茶,再甜甜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古書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來形容他對母親盡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閉上眼睛,解開衣服的帶子好好睡一覺。我們要向漢文帝學習,讓辛苦照顧我們的父母得到兒女們最真誠的回報!

  六年級:常胡楊

  篇二

  在我的書架上,躺著一本精美的勵志圖書——《中外美德故事 》。它像心靈的絲線,織成了我思緒的翅膀;它像一種浪漫,欲託無言的枝葉,收穫你會心的笑意;它更像豐滿的歌聲,超越了所有夢所給予的想象……

  當中有很多中外的美德故事,如《曾子殺豬》講了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後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後,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捨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後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於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後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還有,古時候,有一個女孩在自家的院子裡玩耍,她發現一間上著鎖的屋子,覺得很奇怪。就問爸爸:“這間屋子為什麼上著鎖?”爸爸對她解釋說:“這間屋子裡鎖著幾件貴重的東西。等你長大了,這些貴重的物品都將屬於你。它們會讓你獲得幸福,成為一個最出色的人。”女兒長大後,高舉地打開了那間屋子,結果她非常失望。因為那房子裡面,除了一架紡車、一個紡錘和一本開啟的書之外,什麼也沒有。 女兒十分委屈,爸爸卻誠懇的對女兒說:“最貴重要東西就是這些。那紡車和紡錘告訴你應當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那本書告訴你應當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你說,世界上還有什麼比勤勞和智慧更貴重的東西呢?”

  是啊!這些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很富有哲理。每一種美德都值得我們去學習。讓我們從小在美德上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像雷鋒一樣的好人,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一些幫助吧!

  篇三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苦練,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後終於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於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痴狂學只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勤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道理個: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