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常見的成語典故及出處精選

  漢語成語是在中國特有的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中逐漸產生的一種精練的語言文化系統,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觀察、累積的結晶,無論是在傳統社會還是當下,它從來沒有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楚囚對泣的故事

  劉聰,匈奴人,他年輕時常遊歷於洛陽京城,廣結名士、豪傑,被新興太守郭頤闢為主簿,這是劉聰政治生涯的開端,後成為十六國時漢國的國君。

  公元311年,劉聰派劉曜***yào***率兵攻打洛陽。破城後,將懷帝俘到平陽。劉聰在宴會中侮辱懷帝,晉朝的舊臣痛哭,劉聰為此把他殺死。懷帝死後,他的侄子司馬鄴即位,史稱晉愍帝***mǐn***。但愍帝舒服日子過得也不長。公元316年,劉曜率軍攻佔長安,將愍帝殺死,滅了西晉。

  第二年,流亡到江南的琅邪王司馬睿,在大臣王導的主謀下,依靠南遷的士族,並聯合江南的士族,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他就是晉元帝。

  不過,也有一些貴族和官員擔心國家大事,整天愁眉不展。他們每當天氣晴朗,便相邀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飲宴。一天,武城侯周凱在飲酒時忽然長嘆一聲道:“這裡的風景和往日沒有兩樣,可是國家的山河都已經變了樣!”這話一出口,引起了眾人傷感之情,大家都流下眼淚,對視著哭了起來。

  丞相王導也參加了這天的飲宴,他的心裡也很難受。此時,他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對大家說:“我們大家應該共心合力報效朝廷,收復神州大地,何必像楚囚那樣相對哭泣呢?”

  【出處】 《晉書·王導傳》:“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篇二:簞食壺漿的故事

  戰國時期,七國爭雄,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公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國的政權交給了相國子之,然而,將軍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氣,想殺掉子之。於是,子之率軍反攻,殺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國大亂,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這個時候,齊國軍隊趁機取得了燕國百姓的支援,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時間,就一舉擊敗了燕國軍隊,攻佔了燕國的大部分領土。

  齊宣王非常得意,想借這個機會完全佔領燕國,便對孟子說:“有人勸我佔領燕國,而有人不同意我佔領燕國。我想,燕國並不比我們弱小,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勝利,光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這恐怕是天意吧!看來,天意是要我們吞併燕國,如果我們不這樣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災禍懲罰我們。我想,我們還是徹底佔領燕國吧。你認為怎麼樣呢?”

  孟子聽完齊宣王的一番話,說:“佔領不佔領燕國,要看燕國老百姓是否歡迎我們。如果他們歡迎我們,那麼可以佔領。古人也有這麼做的。比如武王滅商就是如此。如果燕國老百姓不歡迎我們,就堅決不能佔領。古人也有這樣做的。比如文王不滅商就是這道理。現在,燕國老百姓用簞盛著吃的,用壺裝著喝的,來歡迎齊國的軍隊,這還能有別的原因嗎?無非是想結束原先那種水深火熱的沉重生活。如果您佔領了燕國,使水更深,火更熱,老百姓就會避開這更為痛苦的日子,離您遠遠的,那麼即使您佔領了燕國,統治時間也不會太長的。”

  “簞食壺漿”即從孟子的言辭中引申而來。此外,還引申出成語“水深火熱”。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篇三:擢髮難數的故事

  戰國中期,魏國有個很有才學的人,名叫範睢***jū***。儘管他學就匡世治國之才,卻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國派“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也叫範睢加入隨員隊伍,以壯聲勢。

  誰知到了齊國後,齊襄王久慕範睢的大名,就派人賜他十斤黃金,還有牛酒,但被範睢委婉地拒絕了;而齊襄王對須賈等人則遲遲不予接見。為此,須賈妒而生疑,以為范雎與齊國有私通。回國後,就在國相魏齊面前,說了範睢的壞話。魏齊信以為真,便以裡通外國罪,將範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慘遭一頓毒打後裝死,結果被扔進廁所裡。范雎央求看守使計得以逃脫,更名為張祿,逃往秦國。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應侯,任相國。

  後來,魏王聽聞秦國將東伐韓國、魏國,惶恐不安,便派須賈出使秦國,向秦昭王求和。範睢獲悉訊息後,便約須賈私下見面,須賈見到范雎大驚失色,他以為范雎早已死去,沒想到他在秦國活得有模有樣的,便送東西給範睢,希望在範睢的引薦下,見秦相張祿一面。

  范雎為使須賈弄清真相,爽快地答應了。須賈來到秦相府後,才發現範睢就是張祿。於是,驚恐萬狀,敞開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個勁兒地磕頭謝罪說:“擢***zhuó***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意思是說,將我的頭髮都拔下來計算我的罪過,都還不夠數的。

  範睢當面歷數須賈三大罪狀,然後報告給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將須賈趕走了。

  【出處】《史記·范雎列傳》:“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