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基本知識

  高中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重要教學科目,在高中基礎科目教學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與消費

  1、商品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只有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才是商品。商品只存在於流通領域。 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一般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因此商品生產者要實現商品的價值就必須生產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商品。

  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對立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同時擁有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要實現商品的價值就必須讓渡***轉讓***商品的使用價值;消費者要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讓渡***轉讓***商品的價值。

  2、貨幣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除了價值尺度使用觀念貨幣外,其他職能必須是現實的貨幣。

  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與流通手段的公式:商品——貨幣——商品只有兩個環節即商品——貨幣,貨幣——商品仍然是商品流通。。

  3、紙幣

  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強制使用、正在使用的價值符號。

  紙幣具有:成本低,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貴金屬在流通中因磨損而流失的優點。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會有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發生。通貨膨脹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通貨緊縮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兩者的共性是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共給不平衡。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貨幣的流通速度***或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的數量×商品的價格水平÷貨幣的流通次數***。

  4、外匯

  外匯是指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幣***紙幣和鑄幣***、外幣有價證劵***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股票***、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等。

  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如果100單位的外幣能兌換更多的本幣,則說明外匯匯率升高,本幣匯率降低,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和幣值成正比。

  本幣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有利於對外投資、不利於吸引外資,能提高本國企業居民的國際購買力、不利於本國擴大外需,能提高本國國際地位、會加大本國的國際金融風險。本幣貶值則與上述情況相反。因此,必須保持幣值的相對穩定。

  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這對人民生活***、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是經濟往來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功能,集存款、取款、結束、查詢為一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特點。

  6、價格

  價格是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即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影響。

  價格與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價格變化會引起需求的變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反應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替代品和互補品、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

  價格變化對生產產生重要的的影響。它能夠:調節生產規模,即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即資源***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提高勞動生產率,,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由買方處於主動地位的市場叫買方市場,此時供過於求,價格通常趨於下降。

  由賣方處於主動地位的市場叫賣方市場。此時供不應求,價格通常趨於上漲。

  7、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即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後商品價值量的計算

  A、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價值量=原價值量÷***1+提幅***

  B、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價值量=原價值量÷***1--降幅***

  8、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只存在於一個過程,不存在於每一次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9、消費

  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物件***內容***;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質量;③生產決定消費方式;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①消費為生產創造勞動力;②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③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合理科學的消費會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反之會阻礙生產的發展;④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消費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當前收入、預期收入、收入差距***和物價水平。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發展生產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是提高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

  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消費分為不同的型別:按交易方式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按消費物件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無形商品***有形商品消費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同時進行。無形商品消費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分離的***。按消費目的分為:生存資料***最基本的消費***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人們的消費需求是從低層次逐步向較高層次遞進發展的。

  恩格爾係數恩格爾係數衡量家庭消費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家庭總支出×100%。恩格爾係數過大,意味著消費水平較低;恩格爾係數減小,通常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人們的消費行為受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等消費心理的影響

  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