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教案設計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個相對的哲學派別,也是高二政治哲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教案

  ***一***、唯物主義

  ◇課堂探究:你同意這位學者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理解嗎?談談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不同意。唯物主義承認存在決定思維,唯心主義承認思維決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於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課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還是唯心主義的?

  ***2***簡要辨析上述觀點的合理性和侷限性。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屬於唯物主義。

  ***2***上述觀點屬於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這就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侷限性。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名言題化:***結合課本P10名言***

  恩格斯指出:"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據此回答1~2題。

  1.恩格斯的上述論述表明***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否認意識反映物質

  B、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意識能否正確反映物質的問題

  C、凡是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就是辯證唯物主義

  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

  答案:D

  解析:恩格斯的論斷說明了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D項正確,應;選。其餘選項均是錯誤的。

  2.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根本觀點上是正確的,但也有不足之處,它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

  A、缺少辯證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斷髮展中的物質世界

  B、它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的

  C、否認意識反映物質 D、往往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

  答案:D 解析:A項否認其承認物質世界是錯誤的,因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只是把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混為一談,不選A。B項屬於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題幹不符。C項是區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也不選。

  ***二***、唯心主義***第八課時***

  ◇課堂探究:***1***人的靈明和天地萬物是什麼關係?沒有人的靈咀就沒有世界嗎?

  ***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從中引出了錯誤的結論,為什麼?

  ◇課堂提示:***1***先有天地萬物,後有人的靈明,因為物質決定意識。人的靈明是後天形成的,意識源於物質,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沒有人的靈明就沒有世界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是不科學的。

  ***2***雖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義立場上,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認為人的意識決定客觀物質,因而導致了錯誤的結論。

  1.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1***主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誇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於人的主觀精神。

  ◇課堂探究:***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觀點?

  ***2***你認為理和天地萬物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探究提示:***1***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觀點,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2***理依賴於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是理的源泉,決定理,理是天地萬物的反映,有些是虛幻、歪曲的反映。

  ***2***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課堂練習:下列觀點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的是*** ***

  ①物是觀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③氣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無物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②屬於客觀唯心主義,③屬於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應捨去。

  2.哲學史上還存在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縱觀哲學發展的歷史,我們除了看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外,還可以看到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但是,相對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鬥爭具有從屬的意義。這主要因為各種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於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課堂練習:自有人類以來,思想領域內的鬥爭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而哲學上的鬥爭是最高形式的鬥爭。這裡說的哲學上的鬥爭,最根本的是*** ***

  A、物質和意識的鬥爭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鬥爭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 D、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鬥爭

  答案:C 解析:本題的關鍵是對哲學領域的幾個"對子"的掌握,弄清各個"對子"在哲學上的地位即"對子"之間的關係。題中B、c、D項都是哲學上的鬥爭形式。因為哲學上研究的最根本問題是關於世界的本原問題,因此,哲學上的鬥爭,最根本的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其他鬥爭都從屬於這一斗爭。故應選C。

  本課小結:本課從哲學的基本問題人手,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進而分析唯物主義及其三種基本形態,並對其全面看待,然後分析唯心主義及其兩種基本形式,最後揭示在哲學發展史上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是從屬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大派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