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的教學設計

  有機化合物命名方法多且複雜,是有機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學習目標分析

  ***一***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要求

  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

  2、模組要求

  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

  ***1***瞭解有機物分類的依據,知道有機物一般的分類方法;能夠舉例說明一些常見的有機物類別。

  ***2***能根據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命名簡單的烴類化合物;知道同系物的含義。

  ***3***瞭解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習慣名稱。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簡單的烷烴、烯烴、炔烴命名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烷烴命名限於5個碳原子之內***。不要求掌握含多種官能團的複雜物質的命名。注意習慣命名法與系統命名法的區別與聯絡。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烴基的概念。

  ***2***知道同系物的含義。

  ***3***瞭解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習慣名稱;學會用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的方法對簡單的烴類化合物進行命名:要求熟練掌握5個碳原子之內烷烴的命名;掌握烯烴、炔烴、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方法。

  ***4***培養學生用概念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練習掌握烷烴的系統命名法。

  ***2***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

  ***3***通過問題的討論、交流、分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比較、歸納、動手練習。提煉出簡單的烴類化合物的系統命名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交流、討論,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瞭解學習系統命名法的重要性,體會物質分類的必要性。

  ***3***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各類有機物系統命名法的辯證統一關係,進行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與突破

  ***一***教學重點的分析確定

  本節課題即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教學重點落在烷烴的系統命名方法。烷烴的系統命名方法是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的方法的基礎,也是學習有機化學的基礎。

  基於以上觀點確定教學重點為:烷烴的系統命名方法。

  ***二***教學難點的分析確定

  教學重點如果處理得當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新課程的理念之一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因此如何讓學生利用烷烴的系統命名方法去學習命名烯烴、炔烴和苯及苯的同系物的方法就成了教學難點。

  基於以上觀點確定教學難點為:如何根據烷烴的命名方法命名烯烴、炔烴、苯同系物。

  ***三***重難點的突破

  學生已經學習了有機物的分類、結構特點,以及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知道有機物由於碳原子的成鍵特點與連線方式不同,有機物分子中普遍存在著同分異構現象。因此烷烴的系統命名比較容易掌握,在充分掌握這個知識的基礎上給出最簡單的烯烴讓學生自己命名,在逐漸增加碳原子的個數,學生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嘗試命名,於是可以小結出烯烴的系統命名法;此時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討論得出炔烴的系統命名的方法。這樣,烷烴的命名方法就被運用到烯烴、炔烴的命名方法中去了。至於苯同系物的命名還是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學習。

  因此,可以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出發,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幫助下,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協作學習,使學生自己能順利完成對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命名法體系的建構從而突破難點。

  所以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但在強調學習者的主體作用的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支持者、引路人、評價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有機化合物結構複雜,種類繁多,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象。為了使每一種有機化合物有對應一個名稱,所以必須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對每一種有機化合物進行命名。這是高中化學中唯一較系統地學習的有機物的命名方法,通過命名來區別不同物質,更重要的是利用命名來反映物質內部結構的特殊性和分子組成中的數量關係。同時,還可以從有機物名稱瞭解物質結構,從而可以初步推斷物質的大致性質。這一節的內容可以說是學生今後學習有機物知識的必要環節。因此在學習系統命名法時,首先要使學生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

  ***二***學時安排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計劃安排1學時。不宜隨意擴充套件和加深難度。總之,本節教材對知識的要求屬於初步學會應用層次。

  四、教學資源建議

  學生在學習了必修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以後,已經具備了必需的有機化學基礎知識,不感到困難,但在學習了同分異構體的寫法和烷烴的命名法後,有部分同學會感到困難,原因是學生感到有機化學變化多,不好記,結構式和命名也不好寫。因此,有一些同學對學習有機化學漸漸失去興趣,造成分化。建議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 對教材的前後順序做適當調整。建議先講烷烴的命名法,後講同分異構體的寫法。這樣,可以加強對烷烴的命名法的練習,使命名的知識得到鞏固,也能從結構上對同分異構體作進一步的分析,避免寫重複的現象,便於學生更好地掌握同分異構體的寫法。

  ***2*** 注意組織學生多討論、多練習,尤其要注意抓住學生在命名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如選錯主鏈等。可以以改錯的形式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明確產生錯誤的原因。

  ***3*** 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烷烴的系統命名法的一般步驟,注重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歸納能力。烷烴的系統命名是核心內容,是有機物系統命名的基礎,建議根據命名的三個步驟***選主鏈、編號位、寫名稱***結合具體的例子邊講邊練。

  五、教學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一***在教學過程中選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烷烴的系統命名是有機物系統命名的基礎,也是本節教材學習的核心內容,但教材中所舉例子偏少,不利於學生全面掌握烷烴系統命名的規則。建議根據命名的三個步驟***選主鏈、編位號、寫名稱***增加相應的例子使學生熟悉系統命名的基本原則,為遷移到烯、炔和苯的同系物的系統命名打好基礎。

  本節教學可採取多種教學方式,既可以由教師結合動畫展示、講解典型例子的命名;也可以由教師給出閱讀提綱,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行歸納命名原則;還可以由教師列出幾個烷烴的結構簡式和對應的系統命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或自主學習,發現並總結規律。不管是哪一種形式,在教學都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動手練習。練習的方式也有多種,如給出結構簡式寫名稱,給出名稱寫結構簡式,同時給出結構簡式和系統命名,判斷名稱是否正確,指出出錯的原因等。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判斷稍微複雜點的烷烴的主鏈時,容易出錯,表現為未能準確找出最長的碳鏈,究其原因是因為不熟悉具有空間結構的碳鏈的平面書寫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球棍模型,組裝碳架,增強教學直觀性,減少學生的錯誤認識。

  討論烷烴後,在烷烴的系統命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烯、炔以及苯的同系物的結構的不同點,找出由結構不同所帶來的選主鏈、編號以及命名上的差異,從而完成學習的遷移。注意把握教學的深廣度***參考課標的提法***,無需一步到位,其他有機物的命名在後續章節中還有簡單的介紹,不必在此拓展。

  在學習中,學生可以藉助教師提供的多媒體動畫、電腦圖片、有機物分子模型、列舉有機物結構式的圖表等多種形式,練習烷、烯、炔和苯的同系物等同分異構體書寫和命名,初步學會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法。

  ***二***實際應用教學:對烷烴透徹認識領會,然後把學習烷烴命名的方法遷移到烯烴、炔烴及苯同系物。

  ***三***思維方式教學:通過實際應用逐步形成有序性思維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的教學反思

  化學家在研究有機化合物的過程中,為了區分有機化合物使其名稱與結構相對應,所以就必須給有機化合物命名。在學習有機化合物命名的過程中,重點是烷烴的命名。烷烴的系統命名是有機物系統命名的基礎,也是本節教材學習的核心內容,但教材中所舉例子偏少,不利於學生全面掌握烷烴系統命名的規則。所以建議根據命名的三個步驟***選母體、編序號、寫名稱***增加相應的例子使學生熟悉系統命名的基本原則,為遷移到烯、炔和苯的同系物以及烴的衍生物的系統命名打好基礎。

  在本堂課之前,學生剛學習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並且高一必修2學過有機物的習慣命名法。因此,在講課前,預先在上週的週末作業中出了幾題命名的題目。

  在本節教學過程我採取了多種教學方式,從一開始的題目出發,將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分解為若干小題,再將問題分配到各組,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或自主學習。由學生討論交流後,每組推選代表講解,發現並總結規律。再者由我結合動畫展示、講解典型例子的命名;最後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行歸納命名原則。不管是哪一種形式,在教學都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動手練習。練習的方式也有多種,如給出結構簡式寫名稱,給出名稱寫結構簡式,同時給出結構簡式和系統命名,判斷名稱是否正確,指出出錯的原因等。 在教學時,學生在判斷稍微複雜點的烷烴的主鏈時,容易出錯,表現為為未能準確找出最長的碳鏈,究其原因是因為不熟悉具有空間結構的碳鏈的平面書寫方式,所以以後再講類似的內容時可以多利用球棍模型,組裝碳架,增強教學直觀性,減少學生的錯誤認識。同時,為後續烯、炔和苯的同系物以及烴的衍生物的系統命名打好結實的基礎。

  一節課下來,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

  這堂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是運用不充分,導致課件對學生吸引力不夠。 內容略有過量,導致整堂課顯得有些趕,練習停頓時間較少,一部分學生思考還跟不上。

  隨堂練習題目設定難易度控制不當,沒有很好突出烷烴的命名原則。 有一部分探究設計難度過高,學生不能很好的達到預設目標,且課前輔導不夠,學生總結粗糙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