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第三方物流發展的信用環境

內容摘要:本文從構建第三方物流的博弈模型入手,在分析我國當前信用環境對第三方物流發展的不良影響的基礎上,就如何改善信用環境、促進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 信用環境 博弈
  
  第三方物流的博弈模型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指傳統的組織內履行的物流職能現在由外部公司履行,其中第三方這一詞來源於物流服務提供者作為發貨人和收貨人之間的第三方這樣一個事實。它實質上是一系列以信用體系為基礎、以合同為導向的委託與被委託、代理與被代理的關係。為此,我們假定:
  只有代理人的高水平服務才能滿足委託人的物流需求,而代理人的低水平服務則會因配送不及時等給委託人帶來物流損失r;代理人提供低水平服務的成本C3pl

***L***小於提供高水平服務的成本C3pl***H***;委託人在物流外包合約簽訂後即支付給代理人基本報酬W。若其物流需求得到滿足,則再支付給代理人額外獎金S(S<r),反之,則由代理人向委託人支付懲罰金P;委託人事先無法確知代理人所提供服務水平的高低、因物流需求未得到滿足而提起的訴訟的勝敗,以及在其不依約支付獎金的情況下代理人提起訴訟的可能,而只能對各種情況做出概率估計,並設其主觀概率估計分別為p1、p3、p5;代理人事先無法確知委託人在物流需求未得到滿足時是否將提起訴訟、在向委託方提供“高水平服務”後委託方是否會依約支付獎金,以及其因委託人不依約支付獎金而提起的訴訟的勝敗,而只能對各種情況做出概率估計,並設其主觀概率估計分別為p2
、p4、p6。則第三方物流博弈的擴充套件形如圖1所示。
  圖1中第一個數字表示委託人採用外包的收益,第二個數字表示代理人提供物流服務的收益,C自營為委託人自營物流時的成本、C1為原告訴訟成本,C2為被告訴訟成本。
  
  我國當前信用環境對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影響
  
  (一)不完善的法律體系對博弈雙方是否起訴的選擇造成了不良影響
  對委託人來說,根據個人理性約束的要求,在其需求未得到滿足時,只有當提起訴訟的期望收益大於不起訴時,才會選擇“起訴”。所以委託人在博弈的第四階段選擇“起訴”的條件為:p3>C1/P。
  同理,代理人在博弈的第五階段選擇“起訴”的條件為:p6>C1/S。
  
  顯然,原告訴訟成本C1和勝訴概率p3(或p6)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委託人(或代理人)“起訴”條件的成立,特別是在C1≥P(或C1≥S)的極端情況下,不管“勝訴”的概率有多高,其理性選擇均是“不起訴”。而目前,由於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執行缺乏法律系統的支撐,再加上司法裁判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等原因,往往造成通過
  司法獲得賠償耗時費力,甚至得不償失,因此很多企業在對方違約時都不願對簿公堂。
  
  (二)委託人對代理人是否起訴的預期將影響其對是否履約的行為選擇
  對於委託人來說,在得到“高水平服務”以後,只有當其支付獎金S的期望收益不小於不支付時,才有積極性選擇“支付”行為。所以委託人選擇“支付”的條件為:p5>S/***Sp6+C2***,故只有當委託人預期代理人選擇“起訴”的概率超過一定的水平時,委託人才會選擇“支付”。
  如前所述,在目前委託人對代理人選擇“起訴”的預期概率非常低,因此,其理性選擇往往是“不支付”,這正是造成我國企業間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居高不下的根源。
  
  (三)代理人對委託人誠信與是否起訴的預期影響其對所提供服務水平的選擇
  對於代理人來說,只有當其選擇“高水平服務”時的期望收益不小於選擇“低水平服務”時,才會有積極性選擇該行動。所以代理人選擇“高水平服務”的條件為:
  

可見:代理人對委託人在物流需求未得到滿足時是否將提起訴訟以及在需求得到滿足時是否會按約支付獎金的主觀估計都將極大地影響其行為選擇,p2的值越小、p4的值越大,激勵其提供“高水平服務”所需的額外獎金就越高。也即在一定的額外獎金下,代理人選擇“高水平服務”的可能性越小。這也許正是我國目前缺乏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外部動因。
  
  (四)委託人對代理人誠信的預期將影響其外包物流的積極性
  為簡要說明,根據前面論述可合理假設委託人對“低水平服務”的對策是“不起訴”,對“高水平服務”的對策是“不支付”。而對“不支付”的對策是“不起訴”。則委託人通過外包物流所能獲得的收益為:***1-p1******C自營-W-r***+p1***C自營-W***=C自營-W -r***1-p1***
  因此,委託人預期代理人提供“高水平服務”的概率p1越小,其選擇物流外包的主觀期望收益就越小,故其外包物流的動力就越小。這正是我國當前第三方物流需求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展第三方物流對我國信用環境建設的要求
  
  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規是現代物流業健康發展的要求。而有了相關的法律和制度,更重要的是還要能夠得以實施和執行。
  加強政府誠信建設,提高政府行為的可信度。政府的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經濟行為,政府行為的可信程度將為企業與民眾做出表率。因此,只有儘快建立、完善政府工作的信用機制,使政府的行為的可信性得到保證,才有整個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和企業與整個社會行為人行為的可信性,一個守信的信用經濟社會才能宣告開始形成,從而極大地推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強化信用中介功能,建立物流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增進對第三方資訊的瞭解,是提升需求方對第三方可能提供的物流服務水平的信任程度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因此,我們有必要儘快建立規範、統一、完善的物流企業資質和信用評估體系,並利用相關的評估結果建成一個公共的資訊平臺,記錄並公開物流企業的信用、資產、履約狀況。
  完善物流協會管理,加強物流業行業建設。目前在國內物流領域已形成了10多個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物流行業協會,國家應充分重視它們的作用,利用它們開展行業自律、制定行規行約、參與物流業的地方標準與行業標準的制訂及修訂、參與職業技能鑑定並採取多種形式為企業培訓各種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從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職業服務意識與質量以及誠信素質,促進物流行業服務水平的整體提高,進而提高物流需求方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的預期。
  重視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品牌建設。由於物流服務常常會深入到被代理企業的核心層面,因此,選擇物流外包的企業都會非常慎重。同時,現代物流業屬於新興行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以提供“高水平服務”進行品牌建設的努力不但可以為本企業贏得回頭客,而且還能對培育整個物流市場的誠信起到重要的作用。
  進行戰略重組,增強服務能力。由於我國的物流企業從事現代物流業務的時間不長,在物流服務能力和物流服務市場開拓等方面尚未形成競爭優勢,從而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應加快戰略重組,組建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物流行業服務水平,增強物流需求企業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任。
  
  參考文獻:
  1.宋周,何燕.第三方物流中委託代理問題的經濟分析[J].商業研究,2004***7***
  2.龔慧明.第三方物流契約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