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田病蟲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

            作者:尹敬耿 劉銀髮 陳子明 陳翼成 *** 彭水成

  摘要介紹了大蒜主要病蟲害葉枯病、幹腐病、紫斑病、灰黴病、菌核病、病毒病、根蛆、蔥薊馬、蚜蟲等的危害特點,總結了其防治措施,以供大蒜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大蒜病蟲害;危害特點;防治措施

  近年來,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態環境不斷變化,大蒜植株的抗性逐年降低,大蒜病蟲害的發生產生了新的變化,某些病蟲呈急劇上升趨勢,加劇了對大蒜的危害,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1]。據調查分析,病蟲對大蒜的危害一般損失率達20%~30%,嚴重年份及地塊可以達到50%以上,甚至更高。現將大蒜田主要病蟲及其防治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大蒜田主要病害及危害特點
  
  ①葉枯病。系真菌性病害,常與霜黴病或紫斑病混合發生,侵染已經衰弱的植株,主要危害葉或花梗。葉片發病初期從葉尖出現花白色小圓點,擴大後呈不規則或橢圓形,表現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產生黑色黴狀物,嚴重時病葉枯死,病害向葉莖蔓延,由植株下部向上擴充套件;花梗受害,症狀與葉相似,易從病部折斷,最後病部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不能抽薹[2]。②幹腐病。大蒜幹腐病在生育期和貯藏運輸期可發生,尤其是在貯運輸期發生嚴重。生育期發病初期,從葉尖開始迅速枯黃,根部腐爛,切開鱗莖基部可見病斑向內向上蔓延,呈半漬狀腐爛。貯運輸期發病,多從蒜根部發病,蔓延至主鱗莖基部,使蒜瓣變黃褐色、乾枯,病部可產生橙紅色黴層。③紫斑病。在田間主要危害葉片和蒜薹。貯運輸期間危害鱗莖。田間發病病斑多從葉尖或花薹中部開始發生,初為白色小病斑,稍凹陷,中央微紫色,擴大為橢圓形至紡錘形、病斑為黃褐色。溼度大時,病斑上面產生黑色黴狀物常形成同心輪紋,易從病部折斷。貯運期間鱗莖受害,常從鱗莖頸部開始變軟腐爛,呈深黃色或紅色。④灰黴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病斑為長橢圓形,初呈淺褐色,後變為灰白色。溼度大時,病斑上密生較厚的灰色絨黴層,致使葉片變褐或呈水漬狀腐爛。貯藏期間,蒜頭會繼續發病,蒜瓣乾枯,表面長出灰黴。⑤菌核病。主要危害大蒜莖基部,發病初期病部水漬狀,以後病斑變暗色,潰瘍腐爛,發出酸臭味。溼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綿毛狀菌絲。後期病部形成不規則的黑褐色菌核。⑤病毒病***花葉病***。植株矮小,根系發育不良,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扭曲、開裂、摺疊,葉尖乾枯,不抽薹或抽薹後蒜薹上有明顯的黃色斑塊。貯藏期間可繼續發病,表現為蒜瓣僵硬。
  
  2主要害蟲及危害特點
  
  ①根蛆***地蛆***。是大蒜的主要地下害蟲,常見的是種蠅的幼蟲,其次是蔥蠅的幼蟲。成蟲為灰色小蠅,體長6mm左右。幼蟲似糞蛆,乳白色而帶淡黃,體長7~9mm,尾端有肉質突起7對。幼蟲一般以春季危害較重,秋季也有發生。幼蟲期約20d,大都在4月潛伏於土壤中蛀食大蒜的鱗莖,引起腐爛,葉色枯黃萎蔫,嚴重時甚至成片死亡,全田毀種。②蔥薊馬。又叫煙薊馬、棉薊馬,主要為害蔥蒜類蔬菜,還可以為害瓜類和茄果類蔬菜。主要以成蟲和若蟲潛藏在蔥、蒜類蔬菜的葉鞘內及在雜草、枯枝、落葉和土縫中越冬。翌春開始活動,繼續為害。成蟲和若蟲以銼吸式口器吸取葉片中的汁液。被害葉片形成許多長形的灰白色的斑點,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葉類枯黃。③大蒜蚜蟲。有蘿蔔蚜、棉蚜、桃蚜、菜縊管蚜,分別呈黃、綠、黃綠色,也有呈櫻桃紅色。氣溫較高時,有利它們繼續繁殖和為害。為害造成蒜葉捲縮變形,褪綠變黃而枯乾;同時傳播大蒜花葉病毒,導致大蒜種性退化。
  3防治措施
  
  ①輪作換茬。與非蔥蒜類旱作輪作4年以上,水旱輪作3年以上[3]。②選用健壯的蒜瓣作種,搞好種子消毒工作。在無病區留蒜種。選肥大、色質潔白、無病斑、無傷口的大蒜作種,剔除發黃、發軟、蟲蛀、頂芽受傷或基盤變黃及腐爛的蒜瓣。將精選的蒜種用15%粉鏽靈可溼性粉劑或60%甲霜鋁銅可溼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按蒜種重的0.3%進行拌種。③選地勢平坦、排水好的地塊,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早中熟品種控制在67.5萬株/hm2以下;科學施肥,做到氮磷鉀結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有機肥料必須充分腐熟,生長季節增施磷酸二氫鉀等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4]。④保持蒜田清潔,及時清除田間病葉、黃葉,並帶出田外深埋或燒燬,減少菌源。⑤田間操作時,不要造成傷口;貯運期間要控制好溫度,尤其是幹腐病發生嚴重的大蒜,貯運期間最好保持在0~5℃。⑥藥劑防治。防治葉枯病、灰黴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用40%多菌靈膠懸劑2.25kg/hm2加磷酸二氫鉀2.25kg/hm2,對蒜苗均勻噴霧2~3次,每隔7d左右噴1次;防治幹腐病,用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或10%世高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菌核病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首先是治蟲防病,一般用40%樂果乳劑1 500~2 500倍液噴霧,其次在發病初期噴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⑤防治根蛆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注於大蒜基部,連續噴2~3次,每次間隔15~20d,或用糖醋液***誘劑配方為:1份糖、1份醋、2.5份水加少量敵百蟲拌勻***誘殺。防治蔥薊馬於始盛期的傍晚前和陰天用藥,防治蚜蟲要及早噴藥防治,防治蔥薊馬、蚜蟲可選用2.5%敵殺死乳油,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500倍液,或9.5%蚜蟎淨3號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或25%愛卡士乳油1 500倍液噴霧,做到噴藥均勻,用藥安全期10~15d以上。
  
  4參考文獻
  
  [1] 張玉翠.大蒜病蟲害的發生種類及綜合防治措施[J].河南農業,2006***11***:24.
  [2] 周啟江,舒鑾斌,陳勇,等.大蒜病蟲害發生種類及綜合防治措施[J].植物醫生,2004,17***1***:14-15.
  [3] 王鳳葵,李宗爾.關中大蒜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1999,8***2***:45-48.
  [4] 李龍彬,劉學東,周維紅.大蒜病蟲害綜合防治[J].農村、農業、農民,20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