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考試注意事項

  高考語文考試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呢,怎麼才能考好高考語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高考語文考試的一些注意事項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選擇題:

  一定要申請題幹,不要急不要慌,記住一點,所有題目都是我們練過的,只是換了一個例子而已。選擇題偏向靈活,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成語題要活用排除法,詩文對仗題要分析詞性、結構、內容,病句題要認真分析主幹,特別要關注介詞、關聯詞,多個動詞和名詞的搭配、殘缺等。漫畫題要看清題幹,重點注意畫面主體和細節。

  2、文言文:譯準“得分點”

  實詞、虛詞選擇題,用代入法和語境分析法認真檢驗,不能靠經驗主義。

  文言翻譯是近幾年考生失分最多的題之一,主要原因是譯不準“得分點”。譯不準的原因,除了能力不足之外,對“得分點”認識不清、重視不夠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例如2005年全國卷Ⅱ的文言文試題,要求翻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該句的“採分點”是“病肥”、“喪之”、“棺槨大夫禮”、“爭”、“以為”***5個點共5分***;而像“馬”“死”“葬”等人人都會的知識一般不作“採分點”。翻譯時,對這些“得分點”必須高度重視,集中全力譯得準確通順,千萬不可模糊或出錯。

  參考答案: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讓群臣為它治喪,要用內棺外槨的大夫禮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對此直言規勸,認為不可以。

  3、古詩詞鑑賞:試用“三問解答法”

  對於古詩詞鑑賞題,可以採用“三問解答法”——這首詩寫了什麼,用什麼手法寫的,寫的怎樣***表達效果***。多年的閱卷經驗證明,只要具備一定的鑑賞能力,運用這個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例如2005年全國卷Ⅰ的詩歌鑑賞題,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問題1、這首詩的三、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問題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

  下面我們運用“三問解答法”來分析一下。

  寫的什麼?萋萋的草、東流復西的澗水、無人欣賞的芳樹、自開自落的花、春山、空自啼叫的鳥等。

  用什麼手法寫的?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對仗的修辭手法。

  寫的怎樣?借寫景表現了山中的寧靜,流露出傷春、淒涼之情。

  4、名句默寫:寫準確,做最有把握的題

  關於名句默寫,最重要的是書寫準確,不要寫錯別字。既要節約時間,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證不失分。再次是書寫要工整、筆畫清楚;否則,可能被視為書寫錯誤而扣分。

  5、閱讀理解:整體把握,圈點勾畫,多答一些

  做好閱讀理解題當然主要靠長期形成的閱讀能力,但是改進方法也有明顯的效果。有兩種做法是應該避免的:讀不完文章就做題和閱讀時不會圈點勾畫。前者的問題是不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答題可能不準確不全面;後者可能會遺漏文章中有助於答題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因此,一定要通讀全文,邊讀邊圈點勾畫,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然後再做題。另外,根據高考閱讀題的評分標準,評分主要看要點,要點齊全就可以得滿分,但多答的內容不扣分,因此,答題沒有把握時寧可多答一些***當然不要超出答題的範圍***,這樣可以儘量避免遺漏得分要點。

  6、寫作:中心集中,文體鮮明,語言曉暢,書寫清楚

  寫作是語文試卷的重頭戲,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不允許出現任何閃失。首先應該明確的一點是,應試作文不同於平時寫文章或文學創作,考試性質和形式以及閱卷的方式決定了它的特殊性,因此,必須摸清應試作文的特點和寫作規律。根據多年的閱卷經驗,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特別需要處理好。

  第一,文章的中心必須儘可能地鮮明、集中。中心模糊的文章,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數。

  第二,文體要鮮明。寫作議論文就是議論文,散文就是散文,小說就是小說,不能寫成不倫不類的“四不象”。那種文章老師肯定反感。

  第三,語言曉暢。考試作文的語言不能過於含蓄更不能晦澀難懂,閱卷的時間限制決定了老師不可能用較多的時間去琢磨你的文章,如果你的文章讓老師在短短几十秒內“看不懂”,那麼,你也只能得一個你自己“看不懂”的分數。因此,文章語言一定要得明白曉暢。

  第四,書寫清楚。書寫清楚是對卷面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份試卷是考生和閱卷老師共同完成的。既然如此,你就沒有理由不跟閱卷老師配合好,如果你的字讓老師難以辨認,故意“難為”他,他可能就會“難為”你,所以,必須把字寫清楚。當然,更進一步的要求是寫工整、漂亮,有一種愉悅感,那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了。

  高考語文考試須知的事項

  一、現代文閱讀

  1、首先須辨別文章的話題及有關話題的觀點;須區別具體性闡述及小結性闡述;須理清分論點及中心論點;

  2、注意區別非作者與作者的不同觀點。重視“但是”“卻”“而且”一類詞語後的內容;表原因類、特點內容;從不同角度得出的有關話題的不同特點、原因等。

  3、理清首尾段、首尾句、中間句段落的不同作用;

  4、區別詩歌、俗語、引經據典的不同作用

  分別是:增強文學性、通俗易懂、加強論證力度。

  5、“具體”闡述題往往須聯絡具體背景而闡發不同觀點;6根據上下文起始句內容,須揣摩上下段起始句+本段重點完成;

  7、修辭手法、表達方式、描寫方法、表現手法***寫作技巧、藝術特色、藝術手法***須類別分清。並區別先抑後揚與對比、襯托的不同特點。

  8、比喻類題型重在尋找本體、喻體之間的共性,還原喻體為本體,句式可以不改變;

  9、作用類題型重在強調作用+物件+特點

  10、從全文看的題目意味著須總括全文。

  11、選擇題型相同或不同須仔細辨別***側重四選二、二選一***

  12、審清題意,尤其修飾性、起限制作用的定語

  13、概括須精練而準確、準確而完整。

  14、主觀題:就全文作者的觀點、抑或就你的觀點須審清題意;

  15、概括題干時,可儘量引用原文中的字詞和句子,如果字數允許,可補充你的意見;

  16、比較閱讀中須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對照著完成該試題;

  17、統觀全文的題目可置於本語段的最後,可先完成選擇題型,有助於你理解、把握整語段的內容;

  二、文學常識

  2002年 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 少陵指___

  2003年 摩詰是___,蘇軾稱他的作品___

  2004年 《資治通鑑》___體史書,臣光是___

  須把一流作家作品再作溫習,力保無誤。

  三、詩詞鑑賞

  1、詩詞的最基本分類***體裁、題材******字數、特點、流派***及其各自代表人物。

  2、鎖定詩詞的詩眼、表達作者情感的字詞及句子。

  3、充分利用註釋、背景***或答案直接出自注釋,或作為答題內容的一部分,可助於理解***

  4、充分利用提問前的已知條件。

  5、正確判斷詩詞鑑賞的角度:或意境、或風格、或內容、或語言、或表現手法……***見詩詞鑑賞***

  6、詩詞、文學鑑賞、評論須觀點鮮明,思路清晰,理由充分,褒貶分明; 【注】

  表現手法的鑑賞以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動寫靜、虛實結合為主,以修辭手法、語言特色等為輔。

  四、文言文閱讀

  1、加點字詞解釋須首先分清詞性;生僻字的理解不要忽略了字的結構***造字方法、文言文互文、同義詞連用現象***。

  2、文言文常見詞性活用、句式須譯出;

  文言文句子翻譯須逐字逐句、一一落實,拆開的固定格式不能肢解

  【例1】:奈為醫者戒餘勿食何?

  對醫生告誡我不要吃東西怎麼辦?

  醫生告誡我不要吃東西,對此怎麼辦?

  【例2】:

  我請求歸還符節,而受假託皇命的處罰。

  五、作文

  1、作文須遵循生活→作文→生活的原則,由實到虛,從有形到無形

  2、適時作辯證性闡述。

  3、運用素材不能硬扣,客觀、公允地分析其成敗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