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賞啊閱讀答案

  俗語說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慢慢走,欣賞啊》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慢慢走,欣賞啊》朱光潛 原文閱讀

  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中全體與部分都息息相關,不能稍有移動或增減。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見出全篇精神的貫注。比如陶淵明的《飲酒》詩本來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人把“見”字誤印為“望”字,原文的自然與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喪失。這種藝術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大而進退取與,小而聲音笑貌,都沒有一件和全人格相沖突。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是陶淵明的生命史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錯過這一個小節,便失其為陶淵明。下獄不肯脫逃,臨刑時還叮囑吩咐還鄰人一隻雞的債,是蘇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否則他便失其為蘇格拉底。這種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當作一幅圖畫去驚讚,它就是一種藝術的傑作。

  其次,“修辭立其誠”是文章的要訣,一首詩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於中然後形於外,不容有絲毫假借。情趣本來是物我交感共鳴的結果。景物變動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個性,物也有物的個性,這種個性又隨時地變遷而生長髮展。每人在某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每種景物在某一時會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斷不容與另一人在另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時會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毫釐之差,微妙所在。在這種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們可以見出生命的造化。把這種生命流露於語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於言行風采,就是美滿的生命史。摘自: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

  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俗濫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肇眉,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東施沒有心病,強學捧心肇眉的姿態,只能引人嫌惡。在西施是創作,在東施便是濫調。濫調起於生命的乾枯,也就是虛偽的表現。“虛偽的表現”就是“醜”,克羅齊已經說過。“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如此,生活的妙處也是如此。在什麼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的生活。

  俗語說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偽君子”則竭力遮蓋本色。朱晦庵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俗人迷於名利,與世浮沉,心裡沒有“天光雲影”,就因為沒有源頭活水。他們的大病是生命的乾枯。“偽君子”則於這種“俗人”的資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倆。他們的特點不僅見於道德上的虛偽,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叫人起不美之感。誰知道風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幾多行屍走肉。無論是“俗人”或是“偽君子”,他們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都缺乏藝術家在創造時所應有的良心。像柏格森所說的,他們都是“生命的機械化”,只能作喜劇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劇裡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藝術的。

  《慢慢走,欣賞啊》閱讀習題

  8.下列表述,不是導致“‘俗人’、‘偽君子’的生活大半都是不藝術的”的一項是:*** ▲ ***

  A.他們是為生存而苟且生的“苟且者”。

  B.這些人缺乏道德追求和良心。

  C.這些人或缺乏本色、或掩蓋本色,生命是乾枯的。

  D.他們的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像喜劇裡的人物,叫人起不美之感。

  9.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項是: *** ▲ ***

  A.如同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一樣,凡是完美的生活,其全部生活表現也與全人格息息相關。

  B.每個人對於某一事物所引起的情趣都是獨特而唯一的,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並將不斷髮展變化,生生不息。

  C.俗人與偽君子之所以讓人生厭,與東施一樣,都是因為俗濫,也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

  D.“風行水上,自然成紋”,也就是說,在什麼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出怎樣言行風采,這樣才諧和完整。

  10.作者認為藝術的生活應該具備哪些特點?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3分***

  ▲

  《慢慢走,欣賞啊》參考答案:

  8.D“都像喜劇裡的人物”是指他們為人的可笑,是俗人和偽君子的外在表現,而非原因。

  9.C. 東施屬於俗人,缺乏本色,但偽君子有本色,只是在遮蓋本色。

  10.人格、情趣、忌俗濫***自然***、本色 、良心。***1點1分,寫出3點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