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成語典故素材

  部分學生在考場作文時常常覺得無話可說,平時積累的素材想不起來,更別談靈活運用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典故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同甘共苦

  戰國時,燕國太子姬平繼承了王位,史稱燕昭王。怎麼治理,才能富民強國,燕昭王真感到束手無策。 一天,他聽說郭隗善出點子,很有計謀。於是趕緊派人去把郭隗請來,對他說:“你能否替我找到一個有本領的人,幫我強國復仇?” 郭隗說:“只要你廣泛選拔有本領的人,並且要親自去訪問他, 那麼,天下有本領的人就都會投奔到燕國來。” “那麼我去訪問哪一個才好呢?” 郭隗回答說:“先重用我這個本領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領高強的 人看到我這樣的人都被您重用,那麼,他們肯定會不顧路途遙遠,前來投奔您的。” 燕昭王立刻尊郭隗為老師,並替他造了一幢華麗住宅。 訊息一傳開,樂毅、鄒衍、劇辛等有才能的人,紛紛從魏、齊、趙 等國來到燕國,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興,都委以重任,關懷備至;無論誰家有婚喪娶等事,他都親自過問。 就這樣,他與百姓同事安樂,共度苦難二十八年,終於把燕國治 理得國富民強,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擁戴。

  【釋讀】甘:甜。一同嘗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難一起承擔。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二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遊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釋讀】以:根據;貌:外貌;取:衡量。根據外貌來判別人的品質才能。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三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讚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樑、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釋讀】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