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蓮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

  西番蓮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植物,全屬有400餘種,大都原產美洲熱帶地區,那麼西番蓮如何栽培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西番蓮的栽培技術

  繁殖一般用帶葉綠枝扦插,北方溫室全年均可操作,一般家庭可在7~8月進行。

  扦插繁殖時選取老熟、充實的枝蔓作材料,每條插枝以兩節或三節最佳,下切口離節間1釐米,這樣最易生根。如果材料少,也可用剪留一節為插穗,不過這樣生根較慢。扦插時插條留半片至一片葉,把卷須全部剪去,有利於節約養分。如果用3000~10000倍生根液浸插條基部,有利於生根。

  也可用壓條法進行波狀態壓條繁殖,一次可得多棵新株。

  繁殖西番蓮苗木主要採用播種繁育實生苗和用枝條繁殖扦插苗。

  用種子繁殖出來的實生苗,根系比較強大,抗逆性比較強,但是變異較大,結果較遲,產量不穩定,果實大小不均勻。扦插繁殖出來的苗木則可以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生長整齊、早結果、果實均勻、豐產、品質優,但是根系生長較淺,抗逆性略差。實生繁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在豐產、優質、抗病力強,生長健壯的母株上選擇發育良好的果實;二是應及時洗淨種子並涼幹,選擇生長充實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播種;三是隻能選擇生長健壯的實生苗出圃種植,一般苗生長至20釐米高時可以出圃種植。

  扦插繁殖苗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豐產、優質的植株上剪枝條扦插;二是每條插枝一般以兩節長或三節長為宜,下切口離節1釐米為宜,而上切口應在頂芽上方2釐米為宜。要進行催根處理,用吲哚丁酸3000倍至1萬倍溶液浸插條下部30秒至2分鐘即可。扦插時插條下半部入土中以生根,留上半部一芽萌發長出枝條,每枝插條留半片葉至一片葉;三是最好採用營養袋育苗以利於不傷根出圃定植。營養土可用二成至三成的火燒土與七至八成的疏鬆肥沃的園土或水田土壤混合而得;四是插後要保持苗床的溼度,用塑料薄膜小拱棚或大棚育苗,同時每天要淋水以保持溼度;五是在冬季和早春要注意苗床的防寒,利用塑料薄膜小拱棚或大棚育苗防寒的,除了在晴天需開啟散熱外,其餘時間應蓋好。

  在一般情況下,春季二月或三月份種植,採用優質扦插苗定植,如果水分、肥料充足,整形、防蟲等管理適當,則大約在5月底可以開始陸續開花。經自然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後,果實經發育50-60天,大約在7月底以後就成熟,可以開始採收了。但如果採用種子播種而得的實生苗種植,在春季種植後,管理適當,大約在9月份以後才會有少量的花朵開放,果實發育需70天以上,因此,要到11月份以後才會有少量的果實成熟可供採收。

  用實生苗種植,存在當年結果遲、產量低、果實大小不均勻、質量偏低等問題。另外,採用實生苗種植,營養生長偏旺,開花結果較少,果實劣變如果實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風味變差、香味變淡以至出汁率變低等問題。植株間的變異較大。因此,種植的西番蓮,原則上要採用優質植株上的健壯枝條繁育出的扦插苗定植,確保後代植株在田間生長整齊,保持母本的優質性狀,方便管理、早結果、產量高、品質優。

  在西番蓮植株種植後,為了早結果早採收,除了做好水分、肥料管理之外,應及時用竹子或木條牽引西番蓮的枝條攀上架生長,及時去除幹蔓上的分枝,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損耗,使及早形成一個合理的、豐產的樹形,利於早結果、早投產,做到當年種植,當年收果,當年產生效益,爭取當年收回成本。

  西番蓮的病蟲害防治

  西番蓮的病害較少,生產上主要存在根腐病、疫黴病和炭疽病。防治病害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果園積水,尤其是部分水田和低窪地區果園,需防止區域性積水導致爛根和誘發病害。其次是早春在果實採收完畢後,結合修剪清園,將病枝、病葉、病果清出園外燒掉,減少病源。第三是在發現病害後及時用藥除病,用敵克鬆800倍和託布津或甲基託布津1000倍防治根腐病和炭疽病,用瑞毒每錳鋅1000倍噴霧或塗抹防治疫黴病。西番蓮的蟲害也不多。

  咖啡木蠹蛾

  蛀食枝條,導致蟲口上部所有枝條花果逐步乾死。平常應留意檢查,在發現柱***及其下方有蟲糞時,應及時用注射筒將100倍的敵敵畏或氧化樂果注入後用棉花及粘性黃泥密封蛀***即可殺死害蟲。

  其他害蟲

  部分地區的新開墾果園可能有白蟻、金龜子、果實蠅、***dong shi***等昆蟲為害,有些地區還可能有蚧殼蟲為害,要留意檢查並及時防治。在果園種植後每株樹離主幹1尺遠處放臭丸1至2粒,可以驅趕白蟻。上述其它害蟲可用百分之四十五或百分之五十的馬拉硫磷乳油500至1000倍藥液噴霧,也可用百分之五十的甲胺膦乳油250倍至400倍藥液噴霧。需要注意的是金龜子在傍晚後活動咬食葉片的,因此,應在傍晚噴藥為好。另外金龜子的幼蟲雞母蟲是在地下活動危害西番蓮根系的,如鬆土施肥時發現也應及時除去,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開花結果期不應使用甲胺膦以免產生人畜農藥中毒。

  花葉病

  [症狀]紫果西番蓮病葉呈典型花葉,在嫩葉上尤為明顯,往往有黃點或黃斑出現,頂部新抽出的嫩葉捲曲,老葉褪綠及黃化,病株明顯矮化,生長不良,花果顯著減少。黃果西番蓮病葉亦呈典型花葉,老葉有黃化斑點,但病株矮化不明顯。上述兩個品種的果實均有石果症狀發生。用小刀削去石果的外果皮,即可見到果肉中的硬塊。該病毒由棉蚜、桃蚜等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