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在大學班會上講得勵志故事

  大學的班會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那麼在開班會的時候不妨講幾個小故事來調節一些氛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征服困難山

  森林裡住著三隻獅子。一天其他動物選出的代表---猴子召集大家開會。它說:"我們大家都知道獅子是百獸之王。可是咱們森林裡有三隻獅子,而且個個都很強大。我們應該向哪一個俯首稱臣,它們中的誰會成為我們的國王呢?"

  三隻獅子得知這次會議的內容,於是聚到一起商議怎麼辦。它們覺得,為了當王彼此爭鬥不可取。但如何決定誰做森林之王,它們也沒好辦法。

  後來,動物們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終於商量出一個辦法。它們對三隻獅子說:

  "你們一起去爬'困難山',誰第一個到達頂峰,誰就是我們堂堂正正的'森林之王'。"

  "困難山"是森林裡最高的一座山。三隻獅子接受了這個挑戰,決定去一試高低。其他動物也興致勃勃地一起去觀看。

  第一隻獅子試著爬,但沒能爬上頂峰。

  第二隻獅子也盡力爬,但結果還是失敗了。

  第三隻獅子用盡全力,但也沒能成功登到頂峰。

  動物們騷動不安,三隻獅子都爬不到頂峰,那怎麼選國王呢?

  這時一隻年齡最長最聰明的老鷹說話了:"我知道誰能成為國王!"

  大家頓時安靜下來,驚奇地看著它,問道:"是誰?"

  "這很簡單,"老鷹回答,"在它們爬山時我就在離它們很近的地方飛。我聽到了它們從'困難山'上爬下來時對山說的話。第一隻獅子說:'山,我輸了。'第二隻獅子說:'山,我贏不了。'而第三隻獅子說:'山,我現在是輸給了你。可是你已成形,不會再長,而我還在成長。'"老鷹補充說:"可見,第三隻獅子在那時雖感覺失敗卻擁有勝利者的心態。它不氣餒,不放棄,看得到自己的優勢。有它這樣的態度,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得渺小。它是它自己的國王。它也將是我們大家的國王。"

  聽到這裡,動物們激動地鼓起掌來。第三隻獅子當選"森林之王"。

  所以,不管你的困難有多大,都不要氣餒。因為你還在不斷成長,不斷成熟,不斷強大,而困難之山相對不變。

  :每個人只錯了一點點

  作為科考船的大副,趙文斌先生在巴西的桑托斯參觀了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該公司門前立著一塊高5米寬2米的石頭,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滿葡萄牙語。當帶領參觀的巴方港務官員輕輕地用英語從頭到尾唸完了上面的文字,所有參觀的人都沉默了。那是關於責任的,讓人心情沉重的真實故事。下面刊發的就是石頭上所刻的文字。

  當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環大西洋"號海輪消失了,21名船員不見了,海面上只有一個救生電臺有節奏地發著求救的摩氏碼。救援人員看著平靜的大海發呆,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從而導致這條最先進的船沉沒。這時有人發現電臺下面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開啟瓶子,裡面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面這樣寫著: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奧克蘭港私自買了一個檯燈,想給妻子寫信時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見理查德拿著檯燈回船,說了句這個檯燈底座輕,船晃時別讓它倒下來,但沒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離港,我發現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就將救生筏綁在架子上。

  二水戴維斯:離港檢查時,發現水手區的閉門器損壞,用鐵絲將門綁牢。

  二管輪安特耳:我檢查消防設施時,發現水手區的消防栓鏽蝕,心想還有幾天就到碼頭了,到時候再換。

  船長麥凱姆:起航時,工作繁忙,沒有看甲板部和輪機部的安全檢查報告。

  機匠丹尼爾: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消防探頭連續報警。我和瓦爾特進去後,未發現火苗,判定探頭誤報警,拆掉交給惠特曼,要求換新的。

  機匠瓦爾特:我就是瓦爾特。

  大管輪惠特曼:我說正忙著,等一會兒拿給你們。

  服務生斯科尼:3月23日13點到理查德房間找他,他不在,坐了一會兒,隨手開了他的檯燈。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點半,帶蘇勒和羅伯特進行安全巡視,沒有進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說了句"你們的房間自己進去看看"。

  一水蘇勒:我笑了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克姆普後面。

  一水羅伯特: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蘇勒後面。

  機電長科恩:3月23日14點我發現跳閘了,因為這是以前也出現過的現象,沒多想,就將閥合上,沒有查明原因。

  三管輪馬辛:感到空氣不好,先打電話到廚房,證明沒有問題後,又讓機艙開啟通風閥。

  大廚史若:我接馬辛電話時,開玩笑說,我們在這裡有什麼問題?你還不來幫我們做飯?然後問烏蘇拉:"我們這裡都安全吧?"

  二廚烏蘇拉:我回答,我也感覺空氣不好,但覺得我們這裡很安全,就繼續做飯。

  機匠努波:我接到馬辛電話後,開啟通風閥。

  管事戴思蒙:14點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崗位的人到廚房幫忙做飯,晚上會餐。

  醫生莫里斯:我沒有巡診。

  電工荷爾因:晚上我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後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19點半發現火災時,理查德和蘇勒房間已經燒穿,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是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但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看完這張絕筆紙條,救援人員誰也沒說話,海面上死一樣的寂靜,大家彷彿清晰地看到了整個事故的過程。

  後記: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的警示方式很有效,此後的40年,這個公司再沒有發生一起海難。

  :一旦錯失,機會就不會再來

  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二十幾歲的時候整天在為生活而忙碌著。當同齡人成家的時候,他們卻忙著增加財產。當他們覺得生活已很安穩,想成家的時候,吉恩卻已經39歲了。她一直都在試著懷孕,可沒有成功。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你真的想要什麼東西:一個嬰兒,一次旅行,或者一臺錄影機,假設這些能夠使你的生活更豐富,那就去爭取,否則,一旦錯失,機會就不會再來。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懂得了這一點。那時候,父親失業,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下的魚雜,勉強度日。一天,當我透過伍爾沃斯家的窗戶,看到了一個紅色塑料花的胸針,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我跑回家懇求媽媽給我一角錢。媽媽嘆息著。那時候1角錢可以買到1磅1磅約合0.45公斤碎魚。但是我的父親卻說:"讓她買吧。你以後還能用這麼便宜的價錢為她買來快樂嗎?"那時,10分錢買來的東西使我感覺非常滿足。

  我有一些朋友,他們對待花銷的態度讓我震驚。有時甚至讓人感覺他們非常荒謬。約翰遜一家連汽車都沒有,但是去年他們竟然全家到夏威夷去度假了;伊夫雖然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卻擁有一件時裝設計師設計的服裝,穿上那件衣服使她看起來像一個模特;還有艾達,雖然手頭很緊,卻開車帶著她的4個孩子周遊了全國,並在某天下午到一家童話旅館喝茶。"服務生們都戴著白色的手套,"她回憶說,"四人組合的樂隊在餐廳裡表演。還有小小的冰激凌蛋糕,桌上放著精緻的洗手的小碗兒,水是香的,上面還漂浮著玫瑰花瓣呢。作為一次奢侈的代價,我們吃了兩天的麵包加乳酪。但是孩子們早就忘記了我們整個夏天手頭有多窘迫,卻依然記得那一次喝茶的經歷。"也許這已不僅僅是為了一樣東西而放棄另一樣東西的問題。

  加里在3歲的時候就表現出很高的音樂天賦。他的父母決定讓他上最好的課---儘管這意味著要開車把他送到60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以外的波士頓去上課。母親還要到圖書館去打夜工給孩子賺學費。朋友們都問:"為什麼非要給這麼小的孩子提供一流的老師,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今天,加里已經17歲了,他在一些國家最好的樂隊裡演奏過,並且獲得了兩所非常棒的音樂學校提供的獎學金。如果他的父母當時只為他提供了比較容易負擔的訓練,這一切還會發生嗎?他的媽媽認為不能。

  我想,過著超出自己收入的生活並不是指你的花費超出了所得,而是指你的生活要與你對自己的最高想像相一致。搞清楚究竟什麼使你快樂並且樂意去尋找它。也許你窘迫到為一根鞋帶兒發愁,但是將孩子送去參加夏令營,或者為牙做一個牙套,這或許是對的。放任、奢侈、鋪張---隨你怎麼叫,也許和你以後的生活相比,這些開銷都是不理智的,但在你看來,可能更妙。它將改善你的自我感覺,使好心情洋溢在你生活的每一天。

  你有兩種方式安排有限的收入:或者認真細緻地分配好哪部分用來吃、哪部分用來穿、哪部分用來支付交通費以及房租;或者衝動一些,適當地奢侈---在那些使你快樂的事情上揮霍一點,而跳過那些對你不重要的部分。

  一直以來,美國人的生活總是被這樣的神話影響著:那些出身貧寒的孩子們艱苦奮鬥,勇於向命運說"不",最終出人頭地。我們總是為雨天忙忙碌碌,卻錯失了在陽光裡跳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