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及賞析

  高中寫作教學最主要的內容是議論文寫作教學,議論文寫作教學花的時間最多,但是實際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卻普遍偏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船上的漏洞本不屬於漆工約定工作範圍,只要把油漆漆好了,任務就算是已經完成,可是漆工卻順便將船上的漏洞補好,就是這麼一個不經意的“舉手之勞”,卻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的發生。

  看完此則故事,令人想到另一則故事,一個大雨瞬間傾瀉而下的午後,一位渾身溼淋淋的老婦,步履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看著她那狼狽的姿態和簡樸的衣裙,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視而不見。這時走出一位小夥子走進裡間,搬出一把椅子。“夫人,不必為難,坐在椅子上休息就是了。”這個年輕人叫菲利,老婦人就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後來菲利來到卡內基公司,以他一貫的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的左膀右臂。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他的“掃天下”的偉業。兩個故事雖說不同,但是結果都不同尋常。

  舉手之勞無須付出多大的代價,也無須多大的成本,簡簡單單,一舉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卻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給急需的人員讓座;看到老人跌倒順手把其扶起來;公共場所順手關燈,關閉水龍頭等並不少見,舉手之勞有的是一種傳統習慣,有的則是要細心的觀察,舉手之勞看似簡單,但卻反映出一種內心的美德。

  與驚天動地的奇蹟相比,舉手之勞微不足道,但由小見大,與微之外見精神,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個人要成功,不僅要幹大事,還要從小事做起,不僅要做好份內的事,而且還得做好份外的事,細節決定成敗,只有注意細節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習慣舉手之勞之人,才是胸懷寬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會需要溫暖,人與人之間需要真誠,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都來點舉手之勞,社會發展將更美好。

  船主給漆工送了一大筆錢,其意不僅是金錢,而是一種報恩,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其“掃天下”的偉業。誠然,大凡舉手之勞者都不圖回報,但是讓人銘刻在心,此種回報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錢更珍貴。舉手之勞人人可做,但願社會有更多的此類漆工,同時也希望得到幫助者能象船主那樣,知書達理,給予愛心者以獎勵,共同營造“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良好氛圍。

  賞析:文章是一篇中規中矩的議論文,論點明確,論據充足,所舉事例很好地服務了中心論點。作者先擺事實,後講道理,並且適時插入材料,邏輯合理,文章結尾言簡意賅,緊扣中心。

  篇2

  當人們的血脈中奔流著各色汽水飲料時,似乎再有哦沒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詩意地流淌的蹤跡。

  當人們恣意地將頭髮燙染得捲曲蓬鬆,五彩斑斕時,似乎大家忘記了自己原本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的秀髮。

  當人們開始將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體”、奇形怪狀時,似乎特立獨行成了時代的標籤。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漸漸讓步於時尚裝扮。

  當人們以車代步,進入了電動馬達四輪的新紀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閒庭信步,邊走邊欣賞,感受城市霓虹下最溫存的擁攬。似乎沒有人用腳步去丈量腳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與自然的厚實。

  當人們用電郵、用短訊、用視訊支起了整個地球村,網住了這個偌大的城市,似乎人們丟失了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期待與盼望。鴻雁飛過,絲毫沒有等待的不安與渴望。咫尺與天涯丟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別離般的重量。

  當人們開始流行在飯店吃年夜飯,一家人聚在喧鬧的酒店大廳時,人們似乎沒有發現少了一份緊密,少了一份擁擠的溫馨。沒有了忙忙碌碌的籌備,便少了互相幫上一手的暖暖之語。沒有了鍋碗瓢盆的鏗鏘交響,便聽了過年的“滋味”。只是吃頓飯,那還何需在外遠遊的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嗎?

  當人們在電視前津津有味地觀看著“快女”、“快男”等一系列選秀節目時,時尚的魔力將戲曲民樂從人們的耳朵裡驅逐出境。

  當人們的手中只剩下一些浮誇虛假的“青春文學”時,海子的眼淚便成為他們炫耀自己“博學”的家珍。而那些關於生命與愛的性靈,便被巨大的商業浪潮湮沒在泛黃的紙上。

  當人們再也沒有閱讀經典的習慣之時,這個由時尚照亮的世界是否會透徹明亮?

  我們,義無反顧地沉浸在時尚的大潮中。

  我們,也在義無反顧地遠離經典傳統之美為我們鋪設的沙岸。我們,只能無助地掙扎。

  品味時尚,卻有一絲苦澀,我不知道,那是否是我們日漸空虛的心靈,在未來流下的一滴淚水。

  賞析:文章以“當”字一氣貫注,把現代時尚與經典傳統強烈而鮮明的對比凸現出來,流露出時尚所取代的深深嘆惋與感傷。作者把“品味”時尚品出的苦澀詩意地表述為“我們日漸空虛的心靈在未來流下的一滴淚水”,一種頗具憂患意識的人文情懷,洋溢在文字間。

  篇3

  不離開鷹巢的雛鷹永遠都學不會飛翔,不離開母親庇護下的小樹永遠都不能成長茁壯。對於我們人來說也是如此,所以又一種愛叫放手。

  昔觸龍說趙太后,趙太后放手,長安君才有功於國,在逆境中成長。今起歲女孩,父親放手,獨自跑遍大江南北,在困境中學會獨立,學會待人處事。詹天佑自小赴美留學,父親含淚放手,在異國的他,刻苦努力,回國後堅韌的信念讓他修成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正是有了放手的愛,才讓他信念堅定的報效祖國家。

  放手不是放任,放手的愛,是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成長,讓他們的天性不被世故磨滅。放手的愛,是在我們迷路時的一聲召喚;放手的愛,是在我們經歷挫折而悲傷不已時的一次勸慰;放手的愛,是在我們即將踏上征途時的鼓勵的話;放手的愛,是在我們迷茫時堅定的支援┅┅

  沒有愛,世界成墳墓。裴多菲的詩讓我明白世界是充滿陽光的,是生機勃勃的。愛,是父母離別時的叮嚀;愛,是老師眼裡的批評;愛,是同學間相互的關心;愛,是陌生人投來善意的目光┅┅人間自有真情在,人人都在付出愛。

  我們都需要愛,無論是愛別人,還是接受愛,但愛需要有限度。有一種鳥,用帶有堅硬刺的木枝作巢,用羽毛、柳絮作鋪,讓巢柔軟。當雛鳥長成後便將那些東西全部撤去,留下堅硬的樹枝,還逼雛鳥離開樹枝。當雛鳥下墜之時,它們經歷痛苦害怕便拼命揮舞翅膀,從此學會飛翔,愛不是把花兒捧在手心,而是讓它經歷風雨,接受陽光,愛不是一味的把孩子養在身邊,而是讓他們去歷練,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如風箏般飛翔。愛不是錯誤之後猛烈的批評,而是耐心幫助孩子指出缺點,認真克服,不再重犯。

  風箏自由自在,卻總有一根繩子在牽掛,讓它在天空中不寂寞,不孤單。不會在風雨之中飄蕩。真正的愛便是如此,牽手也放手。只是當他在飛翔之時,不過分限制繩長,讓愛進行到底。

  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愛不放手。真愛無言可表。

  賞析:有一種愛叫放手,這是本文的觀點,文章開門見山提出了觀點。本文開篇列舉了觸龍說趙太后的歷史事實,接著又用自然界的事物證明觀點,結構完整,層層深入。結尾處回扣觀點和題目,首尾圓合,結構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