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正能量的小故事大道理

  有空的時候找些關於名人的故事來看看,體會一下里面的小故事大道理也是不錯的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畢福劍善意的救場

  被譽為“第一反串”、“梅大師再世”的李玉剛不能不感謝一個欄目——央視的《星光大道》,自然也不會忘記那個眯著一雙小眼睛,一臉壞笑的伯樂——畢福劍。

  儘管早就小有名氣,並在2005年赴歐洲巡演,火遍歐洲各國,但是李玉剛真正為中國廣大觀眾熟知和喜愛還是在2006年參加了央視畢福劍主持的《星光大道》之後。那年李玉剛以甜美的歌聲、婀娜的舞姿、俊俏的扮相獲得年度季軍,成為當之無愧的平民偶像。

  當初讓李玉剛參賽,畢福劍以及欄目組是頂著相當大的壓力的,不少專家對於李玉剛的這種男旦唱法頗有看法,更何況李玉剛還要加上扮相,這可是在國家級電視臺,怎麼可能這麼不嚴肅呢?搞不好什麼“偽娘”之類的詞可就要提前流行了!最後畢福劍和劇組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議,請示了多少次領導,用畢福劍自己的話說是“冒著被推下崗位”的危險,把李玉剛推上了臺。

  當然,值得李玉剛感謝和銘記的還不僅是老畢的發現和力推。

  在那次周賽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李玉剛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和河南5歲的戲曲小精靈孔瑩PK周冠軍。在等待最終結果的時候,老畢問孔瑩誰會得周冠軍,小孔瑩自信地回答:“我!”看得出,小女孩非常渴望這個冠軍。

  結果出來了,先是大螢幕顯示孔瑩的“小人”跳了上去。後來導演說是按錯鍵了,重新按鍵以後,李玉剛獲勝了!

  激動的李玉剛頻頻地向觀眾鞠躬、揮手,享受著周冠軍帶來的喜悅,頭腦空白的他早忘了身邊的小孔瑩——小女孩早已經梨花帶雨,泣不成聲了。

  畢福劍是抱著小孔瑩宣佈最終結果的,他顯然注意到了李玉剛的失態和失禮,可是他沒有了往常慣有的調侃。而是徑直把小孔瑩遞到李玉剛懷裡,接著宣佈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訊息:“小孔瑩將以反敗為勝者的身份參加本月的月賽。”如夢方醒的李玉剛接過小孔瑩,輕聲細語,好一番呵護和撫慰。這一感人鏡頭引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對於畢福劍的善意“救場”,李玉剛一直記憶猶新,心存感激。他說:“這是畢老師給我上的第一課。他讓我明白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道理,我們不僅是對手,也是朋友,更何況人家還是一個孩子,我更需要給予及時的安慰和鼓勵。”

  畢福劍是善良的,這種善良是不動聲色、不事張揚的,是發自內心的真善良,在維護了李玉剛自尊的同時,點醒了李玉剛的失誤,並且巧妙地給了他彌補自身失誤的機會。難怪李玉剛要銘記一輩子呢。

  人們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可要是良藥既能“利病”。又不“苦口”,那豈不是更受人歡迎嗎?

  當別人需要提醒和幫助時,以先知者、佈施者自居,指手畫腳、疾言厲色不是善良:感同身受地在為別人保留一份自尊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施以援手才是最大的善良……

  :從零開始的勇氣

  臺灣著名作家劉墉,不僅善於寫作,還擅長繪畫。他的書,居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而他的畫,也頻繁獲獎。

  有一年,他的畫參加臺灣當代名家畫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張大千、黃君壁等著名畫家的作品,而能參加此次畫展,也證明作品是很有實力的。

  劉墉對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過程中,有位關係極好的畫家朋友,對他讚賞道:“你的畫畫得真不錯,還是過去的樣子。”只此一句,讓劉墉很震撼。回家後,他不斷地回味著朋友的話,“還是過去畫的樣子”,也就是說,自己的畫沒有新的突破,還是最初取得的成績。

  劉墉重新審視了自己畫畫的歷程,雖然獲過獎,但多少還是靠聰明得來的虛名,畢竟有不足的地方,而自己又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令作品沒有提高,仍然在原地踏步。

  是重新開始,還是繼續撐下去?經過痛苦的抉擇,劉墉果斷辭去了中視的工作,離開臺灣轉去美國留學,決定從零開始。而之所以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就是為了離開掌聲,從而能更好地學習。

  無獨有偶,臺灣著名書法家曹秋圃,幼時即研習書法,小小年紀便已成名,18歲時,就開始教人寫字,成名之早令人羨慕。因為他的盛名,前來學習書法的人絡繹不絕,許多人也從中學到了許多。

  有一次,他的學生吳慈,在學習過程中,又將他的書法稍加潤飾,寫出來的字更加飄逸俊秀,引來眾人讚賞。名師竟然不敵弟子,許多人並不敢承認這個事實,曹秋圃卻坦誠相對。學生吳慈的精益求精,讓曹秋圃從中悟出自己的不足,於是,果斷放棄眼前的一切,重新研習書法,而那一年,他已經32歲了。

  經過幾年的不斷研習和苦練,終成一代名師,並開辦了著名的“澹廬書房”,門下學生眾多,在臺灣名噪一時。

  當你擁有了名和利,並被光環籠罩的時候,突然間發現還有不足的地方,那麼,你是否擁有從零開始的勇氣呢?在作家劉墉及書法家曹秋圃身上,我們感悟到,雖然已負盛名,他們卻勇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果斷放棄已擁有的一切,甘於淡泊,從零開始,那份精神與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每個人都應有“自覺不足”的謙虛品德,而後才能積聚起“從零開始”的勇氣,退回到起點,重新來過,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啟迪。

  :蘇雄的傲氣

  現任BBDO廣告公司亞太區董事長的蘇雄認為:如果每一個廣告公司都堅持自己的原則,那麼整個廣告圈的環境也就可以健康起來。而現在的情況是你不做,後面有一大堆公司在排隊。

  他說:“前段時間,我們在臺灣的分公司出了這樣一件事,我們有一個已經服務了十年的客戶,他們的成功可以說有一半是我們服務的功勞,前段時間他們提出比稿即廣告公司為客戶產品所做的市場預測報告。可以由廣告公司主動來做,也可按客戶的要求來做,比稿後,他們要求談價錢,但並沒有按照比稿的結果來比較價格,而是讓所有參加比稿的公司一起報價,結果另一家國際廣告公司報出的是我們原先收費1/3的價格。

  客戶問我能不能出比他們還低的價錢,我當即決定這筆業務不做了,儘管他們佔了臺灣公司50%的業務額,但是我覺得作為廣告人我們要有這個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