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讀後感想

  敬畏生命讚頌了生命的偉大,值得敬畏。那大家有什麼感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一書中寫道:他在非洲志願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隻河馬在河中與他們所乘的船並排而遊,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聖。於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並且成了他此後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

  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才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

  因此,每當讀到那些關於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總會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駱駝為了使即將渴死的小駱駝喝到夠不著的水潭裡的水而縱身跳進了潭中;老羚羊們為了使小羚羊們逃生而一個接著一個跳向懸崖,因而能夠使小羚羊在它們即將下墜的剎那以它們為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上去;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隻母狼望著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淒冷的月夜下嗚咽嗥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性的光輝。

  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以致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篇2

  今天,我讀了《敬畏生命》這篇文章,我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們只有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他的無限生機,我們人類也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在這個星球上,擁有生命神性光輝的也不僅僅只有人類,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勞的螞蟻,自由自在的小鳥,高原精靈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員鯨等,甚至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及參天的古樹,都無不豐富地蘊涵著生命世界的底蘊。在浩瀚的生物海洋裡,有益於人類的生物我們姑且不論,即使是一隻害蟲,它雖然在人們的厭惡、唾棄和捕殺中生存,但它無意中也為自己的天敵益蟲提供了食物,從而能保證益蟲更好的生存,維繫著整個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確實,我們應該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這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延續地球的生物鏈遭到破壞,人類就像是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記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個小男孩捉住一隻蝴蝶後肆意摧殘,蝴蝶在驚恐、怯懦和無奈中瑟瑟發抖,小男孩玩兒夠了,就任意撕毀那襯托蝴蝶美麗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還是晚了一步,他已經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揀起來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掙扎了幾下,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這隻蝴蝶往日那舒展著美麗翅膀自由自在飛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將成為一個美麗的回憶……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約束著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人類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學,熱愛大自然,都懷著一顆慈愛的心,那麼我們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才將會變的更和諧,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就讓我們共同呼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篇3

  生命,對於我們來說,是個神聖的字眼,談起它時,總是帶著某種宗教式的崇拜。

  這很自然。生命本身就是宇宙的靈魂,其中凝聚著大自然深奧莫測的力量,作為生命中一種的人類試圖去診釋生命的內涵,不可避免地會帶著那種神祕主義的感情。於是,也很自然,我們“敬畏生命”。

  然而就像哲學中物質的定義一樣,生命的概念好像有一些抽象,但這種抽象是基於萬物具體的生命存在形式。生命,它是活生生的,存在活躍於每一個能進行新陳代謝、物質能量交換的個體之中。生命並不是紙上的一個符號,它是一隻在雲端飛翔的鳥兒,是一尾歡快遊動的小魚,是一片蔥鬱的森林,是一叢爛漫的野花,甚至是顯微鏡下蠕動的那些小東西。生命是具體的,是鮮活的,它的活力、它的強大,也都毫無差別地體現在各種形式之中

  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從根本上說不是來自它那抽象的神祕,而足來自每一種具體的生命形式所體現出來的活力和偉大。千萬顆種子間只有一顆才能生髮,這樣毫不吝惜的代價的確令人震撼;而當那顆種子隨風順水,經過也許千萬裡的漂流之後,在它弱小的軀殼裡依然保持著發芽生長的能力;在種子選定了紮根的土地之後,無論多麼荒涼、多麼貧瘩,它都能頑強地冒出那抹綠色,義無反顧地生長……這一切的一切,才是讓我們真正感動的起源。

  如果我們熱愛生命,並且敬畏生命,那麼應從這每一個微小的具體開始。


生命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