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精美哲理文章

  哲理文章中所蘊藏的智慧是巨大的。你能在文章中發現那隻開啟智慧的鑰匙。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學會包容

  作者:如果謊言可以成真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一個人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和終身的快樂,就應該選擇積極且正確的包容心態。

  包容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是人們在生活中長期修煉得到的。它不斷洗滌著人們的心靈;包容就像海一樣寬廣而浩瀚,它能接納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包容會帶著你跨越困難,找到新生;包容是一種無聲又強大的力量,只有能包容的人,生命才會更加飽滿;包容是一種博大且精深的意境,是友好待人的藝術,是聰明處世的經驗,是為人修養的體現。

  一個能包容的人,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能夠得到各種契機,他們的人生是圓滿的,而他們送給生活的也是微笑多於眼淚;能包容的人不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掛在心上,他們以善為基,以人為本,心存萬物,微笑著面對天下的愁苦;能包容的人知足常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強求,不妄念,總是在努力地積極進取。

  包容的心態是善良人品的昇華,是人性至美的沉澱,是崇高精神的凝結,是窮盡一生也品味不完的智慧美味。擁有包容的心態,會讓人感覺到生命的安詳和幸福,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推崇;擁有包容的心態,可以避免別人的攻擊,從而為自己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圈。

  只要人人心中多一分寬容,人類就會多一分理解,世間就會多一分真善美,生活中的那些喜怒哀樂也會變成華麗的樂章。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心靈的隔膜就會薄一分;多一分寬容,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就會增加一倍;多一分寬容,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愛就增濃一些。

  超然者,舉重若輕; 聰慧者,拿大放小;博大者,虛懷若谷;寬容者,與人為善。多一分寬容,就會少一分狹隘,多一分坦蕩;多一分寬容,就會少一分煩惱,多一分寧靜;多一分寬容,就會少一分怨氣,多一分人氣。和諧社會需要寬容,擁有寬容,我們就能多一分輕鬆,多一分快樂。

  包容是一種寵辱不驚,萬事淡然的心態。包容是一種設身處地,心裝他人的品質。包容是一種笑面人生,樂觀忘我的境界。擁有包容,你就能夠收益一生。包容不但能夠鬆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它會讓你變得自信和隨和,能夠讓你對人生有更多的感悟,把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看得很輕,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在擁有包容心靈的人心裡留下痕跡。他們的記裡總是快樂,輕鬆,幸福的,總是能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一旦你擁有寬容的美德,你將擁有一生的智慧,收穫一生的笑容。

  關於2: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

  作者:務實進取

  快樂是一本書,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快樂是一首歌,奏著高低不一的音符;快樂是一首詩,充滿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每個人都得品嚐著人生的“酸甜苦辣鹹”;每個人都得按照“日出日落”的作息時間去度過每一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能平安的度過,在平安中找到快樂。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相同,我們的感悟也各不相同。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看清了自己,再來看生活,漸漸明白了,於取捨間滿足自己,在得失中感受自己,漸漸地,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明白了得失與悲喜,生活之中,人要輕鬆,心要自在。無論是事業、家庭、要拿的起,放得下,因為生命的本質在於追求快樂。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和愛,可他們遲早會衰老;孩子給我們滿足和喜悅,可他們終究會長大;愛情給我們幸福和甜蜜,可我們必須付出一生的代價去呵護;金錢是水中的浮萍,時聚時散;美麗的容貌是綠樹上芬芳的花朵,適時綻放、無奈凋謝;健康是魔術大師,能變睛也能變陰;繁華更像是夢一場,曲終人散,觥籌交錯的熱鬧猶如水中影鏡中花,沒等看清,記住夢的內容,就醒了。

  作家畢淑敏曾說過:“人可能沒有愛情,可能沒有自由,沒有健康,沒有金錢,但我們必須有心情。”如果你渴望擁有健康和美麗,如果你想珍惜生命中每一寸光陰,如果你願意為這個世界增添歡樂與晴朗,如果你即使你跌倒也要面向太陽,就請鍛造心情。

  心情,其實就是一種感情狀態,是一個人對外界各種因素作用於內心的一種感知,感覺和感嘆。千萬別小看心情,它能讓天地為之動容,自然為之變色。同樣的江水,李後主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東坡豪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湛藍夜空,一輪明月,有人舉杯邀約,對影淺酌;有人黯然淚下,思鄉情濃,總是故鄉月最明,景無異,異的是心情。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亂了。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你。

  生命是一種緣分,你刻意追求的未必能得到,你努力追尋的未必能獲取。生命中的燦爛,人生中的輝煌,往往不期而遇,盡在偶遇。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得到是一種幸運,得不到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盡心,我們總有收穫,因為盡力,我們總有進步。 得失是一種心境,人生就是一種緣分,無悔就行。是的,上蒼給予我們一樣的生命,我們卻選擇了不盡一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可能活的不高貴,但我們完全可以活的高尚;我們可能無法逃避厄運或人生包含的應有棘手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從容豁達。什麼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麼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什麼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

  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把塵封的心胸敞開,讓狹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靈放飛,讓豁達寬容迴歸。

  好好的珍惜人生,盡情的擁抱生活吧。當我們輕撫依然驛動的心,當我們的心底還有一縷柔情再生,當感動還可以讓我們涕淚沾巾,當憧憬還可以燦爛一個美麗的夢境,當嚮往還可以讓我們怦然心動,我要說,我們依然年輕,因為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激昂澎湃的熱情,那潛藏在心底久違的活力在緩緩的升騰,希望,活力,才是生命的最強音,什麼也不重要,我只要一份快樂的心情。

  關於3:讓大學改變我們的人生

  前幾年,有個報道說,有一位學生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去讀大學,因為他認為讀大學的錢可以夠開一家小門店,也不需要再擔心以後找不到工作而帶來的成本損失,可他卻殊不知,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掙錢,為了能吃得起飯,而是為了自己人生的完整而沒有遺憾。他的高等教育的缺失,也讓他產生了這一為了眼前利益而不顧一切的荒誕想法。

  也有很多報道在說,每年放棄考大學的人又有多少多少,於是人們便主觀地認為上大學是沒有用的,那麼上大學到底有沒有用?我們為什麼又要上大學?

  上大學當然是有用的,不然為什麼每年大家都擠破了頭上大學,但大學到底有什麼用?

  有句很經典的話形容大學四年: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畢業後,你就會想念大學的好處。我敝以為,上大學至少給了我們以下10大用處:

  一、同學

  我們的大學同學及朋友,將是我們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同學對我們的重要性,僅次於我們的親人。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有可能獲得來自同學的友情、幫助與安慰。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是一幫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

  很多人的一生的成功,都是因為一個志趣相同的優秀同學。甚至我們可能還會收穫愛情,收穫你的另一半,而愛情,是人生中與事業同等的兩件大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諭。即使我們大學時沒收穫愛情,大學也很重要。哪個青年人找物件會不考慮對方的學歷呢?

  二、你自己

  大學四年,和一幫與我們差不多優秀的、比我們更優秀的或是不如我們優秀的人在一起,使我們加深了對自己的真正瞭解。我們會了解到,自己其實並不是那麼牛逼,因為有人比自己更牛逼,雖然我們曾經認為自己很牛逼。當然我們也可能瞭解到自己並不是那麼無能,因為有人比自己更無能。

  由於大學環境的寬鬆,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象中學生那樣只知道學習。我們瞭解了自己究竟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我們瞭解了自己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我們瞭解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對自己的瞭解逐漸接近真實。我們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這就是成熟。

  三、修養

  你見過暴發戶嗎?很多暴發戶雖然掙了很多錢,可以他們身上卻散發著庸俗、銅臭與粗魯。這正是因為他們沒上過大學,即使一身名牌、百般妝扮,也不能掩蓋本身人文素養的缺失。

  大學四年,我們一直和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一起,看音樂會,看畫展,參加社團,讀各種書籍,你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人文素養、道德修養都在不斷地加深。在人文素養方面,你要大大超過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

  如果你有了錢,你可能會選擇藝術享受比如聽音樂會、看話劇甚至是藝術收藏,這是高層次的精神享受。而缺乏人文修養的人可能會去大吃大喝、購買奢侈品,甚至是黃、賭、毒, 這是低層次的感官享受。你可能不如暴發戶有錢,但你的人生質量是另一個層次。

  我並沒有看不起有錢人的意思,實際上,很多暴發戶後悔沒有好好讀過書,很多富翁都對知識分子非常尊重,甚至是羨慕。他們經常通過附庸風雅來顯示自己是有品味的,甚至要想盡辦法給自己搞個大學文憑。我們在豔羨暴發戶們腰纏萬貫的同時,殊不知他們也在豔羨你的知識與品味。

  四、獨立思考能力

  大學環境比較寬鬆,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這鍛鍊了我們的獨立性。這種鍛鍊是必要的,因為我們早晚要獨立生活。當然一開始我們可能不適應,會無所事事、浪費光陰,但這是提高獨立能力的必經之路和代價,我們由此認識到了光陰的可貴。

  我們有了思考自己、思考社會的時間,我們可以對各種社會問題給出自己的見解。如果不懂,我們會上網、會去圖書館去了解相關知識。我們不再人云亦云,我們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我們會自己去判斷對與錯。

  我們不再迷信權威,我們知道了很多專家、教授不過是徒有其名,他們的言論其實不比我們高明,甚至是胡說八道、無恥讕言、屁話連篇。我們知道了很多官員的話是假大虛空,他們道貌岸然的後面,是對財色與權勢的追逐。我們明白了社會與人性的複雜性、多面性,你更加理性了。我們一般不會去違法犯罪,大部分暴力罪犯都是低學歷的、沒上過大學的人,這些人犯罪都缺乏技術含量。你即使犯罪,那也應該是高智商犯罪。

  五、知識

  雖然我們可能經常逃課,雖然你可能多次掛科,雖然我們經常在課堂上睡覺,但是實際上,我們仍然獲得了很多的知識。你對你的專業,總會比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瞭解的要多。如果你很認真,那麼你收穫頗豐,雖然你可能沒有感覺到。理工科的學生,更是學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曾經羨慕很多沒上過大學的人成了小老闆,但他們也只能做個小老闆,而你可能會成為大老闆,但你需要耐心。現在,掙大錢越來越需要知識。

  中國第一代富人發跡於八十年代初,代表是農民企業家,靠機遇和膽子,別人不敢離開集體單幹,不敢做生意,他敢,於是他成功了。但是由於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不懂管理,到現在,很多公司已經面臨困境甚至已消失。

  第二代企業家,靠政策,靠關係。而新的第三代企業家,靠知識,靠腦子,很多人都是高學歷並有豐富的海外工作和留學經驗。沒有知識,可以做小生意,做不成大生意。經濟社會的高階產業是金融與投資業,沒有知識的人,是做不來的。沒有知識的人,只能在低端產業徘徊。

  六、學歷、文憑

  我當然相信,學歷的高低不等於成就的高低。但在初次就業的時候,我們的學歷決定了自己大致能從事哪個範圍內和層次內的工作。

  學歷不同,初次就業的工作層次、工資層次是不同的,當然層次之間有交叉。每年的工資調查也都說明,學歷高的人,平均工資高於學歷低的人。

  大學起碼給了你一張文憑,有了這張文憑,你才有資格到那些大公司和政府機關應聘。如果沒上過大學,農村的孩子多數要回家種地或成為民工;城裡的孩子會讓父母為你的未來傷透腦筋。關於做生意、當老闆,不要因為沒有上過學的人做老闆而眼紅。因為你即使上了大學,照樣可以選擇做生意、當老闆。

  七、人際交往能力

  在大學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要我們自己來處理。學校雖然比社會單純,但已經是相當複雜。同學關係、室友關係、師生關係、男女關係、貧富關係,做幹部還有上下級關係、幹群關係等,處理好這些關係,是需要動腦筋的,也是需要能力的。

  我們在學校處理關係的經驗與教訓會對你走上社會帶來幫助。

  八、見識

  通過上大學,我們增長了很多見識,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南腔北調的同學。

  農村來的學生,見識了大城市的現代化,見識了花花世界的豐富多樣。城裡學生通過農村的孩子,也瞭解了全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我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學和一些優秀的老師,我們從他們身上會學到很多。這使我們的眼界開闊了,視野開闊了,心胸開闊了,未來之路也開闊了。

  九、孩子

  孩子看起來離你很遠,其實不遠,我們畢業後也許不用四年,我們的孩子就出世了。我們上不上大學,會影響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的文化水平將影響你的教育水平,同時對你我們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我們不能說沒有文化的父母就培養不出好孩子,但是有文化的父母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和更大的幫助。起碼在孩子中小學作業題不會做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得上忙。

  總體來看,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比沒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生活得更好,當然不排除個例。

  十、美好的回憶

  相信我,離開學校不久,我們就會無比地懷念你的大學時光,還有那些哥們兒、姐們兒。我們會發現,曾經無聊的大學生活回憶起來是那樣的美好!我們會後悔,我們沒有好好地利用我們的大學年代。最後要提醒的是:你只有上了大學,才有資格思考“上大學有什麼用”。確實是你上了大學,而不是大學上了你。

  我知道當前的大學存在很多的問題,存在很多的弊病和黑暗面。但上大學仍然很有用。如果上帝讓你回到四年前,再讓你選擇一次上不上大學,我相信你會不加思索地說:“那還用說嘛!”當前對大學用處的懷疑很大原因是就業的困難。但我們要明白:我們上了大學,我們找工作困難;我們不上大學,找工作更困難。除非我們打算回老家種地。上了大學找工作困難,是因為我們對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值。而沒上大學的人,只能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況且,就業不是大學的唯一目的,大學首要的目的是培養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和基本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的人,然後才是一個工業社會的人才或是螺絲釘。關於工資。現在,工資的多少似乎成了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這是片面的。工資當然很重要,但工作的內容、發展前景及是否符合個人志趣同樣重要。有人提到說有的人進了某單位,天天什麼事都沒有,喝茶看報紙,工資卻很高。我要說,這樣的空虛無聊的工作,工資高我也不做。

  因為做這樣的工作,是在浪費青春,褻瀆生命。我們的一生在空虛無聊中度過,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這樣的工作,不管多少年,都不能對我們的人生起到充實與提高的作用,不要也罷。

  找工作,最好的是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即使工資不太高。因為我們喜歡它,做起來就高興,就有勁,就能把這件工作做精做好,當我們能極為精通一件工作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我們的工資也就漲了。 一個工作,雖然工資高,但我們討厭它,那我們就做不好它,你就永遠無法在這個行業中出頭。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為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歡的。

  不要在初次就業時就與別人比一時之高低、爭一時之短長,過個幾年再看看吧,當初找工作最困難的人,也許已經成了最有成就的人。那些一開始找了所謂好工作的,也許還在原地踏步。

  當前社會有很多不公平之處,確實,在找工作當中,關係、金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 也應該看到,也有很多跟我們一樣的、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同學。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或許會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太講究關係,門道和一個能幹的爹,我不排斥這句話的一定道理,但是我相信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將會是講究人人平等和公平機遇的社會,社會的發展只會向前而不會向後倒退,社會只會越來越變得公正和平等,社會也只會越來越相信真才實學的人才,越來越依託那些靠自己拼搏而不是託關係走後門的人才,因為只有這樣,社會才會真正的發展和進步,廉潔和開明。而我們的人生也只會在經歷文化和知識的洗禮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知識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學習到的文化,思維方式,素質和教養卻能改變我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