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對於完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

  儘管試卷並不難,但大多數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出現的問題:

  1、字、詞:試卷中考查的字音、字詞,都是本冊教材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平時我對這部分內容抓得比較緊,默寫過關的活動也開展得比較多,對學生們來說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實證明,學生對字音、字詞的掌握較好。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失分,其主要原因一是答題時粗心大意;二是掌握得不夠牢固;三則是由於書寫不夠規範造成的,這樣的失分就很遺憾了。

  2、閱讀題共兩道,都出自課文,問題不多,也不難,分量很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卻完成得不好,答不出或者答得不完整,這說明學生們平時的閱讀訓練還不到位。這也告誡我們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並指導閱讀已勢在必行。

  3、作文***三年級學生剛剛學寫完整的作文,作文篇幅短小,寫作技巧欠缺,作文層次不清,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錯別字多。文章句子顯得生硬、凌亂,優美的詞句少,不能打動閱卷教師的心。

  二、對今後教學的幾點看法:

  1、重視字詞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學好語文,首先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中,我發現部分學生的字、詞還是不過關。因此,以後還需要關注學生們***尤其是失分多的學生***對詞語的掌握和鞏固情況。

  2、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個性閱讀

  本次試卷的閱讀題並不難,只要學生認真閱讀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從考試的結果來看,閱讀題的得分率並不高,說明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因此,在以後的閱讀教學中,要更加註意引導學生朗讀,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3、激發習作興趣,抒發真情實感

  三年級學生學語文,最頭痛的就是寫作文,學生習作時常常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因此很多學生作文篇幅短小,或者廢話連篇。因此,今後我將採取更多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不斷獲得寫作的動力。給他們多點自由、開放,少一些束縛、限制,使學生在內容、情感上貫徹一個“真”字,在語言、形式上貫徹一個“活”字,讓學生寫身邊的事,說心裡的話,說有童真童趣的話,並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豐富語言積累,注重語文實踐

  積累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誦、博覽大量的詩文,不進行相當數量的練筆,要想學會讀寫是不可能的。課內的積累,主要是在誦讀中積累,如描寫人物、景物的詞語;細節描寫具體生動的句子;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長的句子。課外的積累,則可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有利資源或學生自己的藏書,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愛讀書,並指導他們做好摘抄和讀書筆記。

  5、加強學生的寫字訓練,這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學生的卷面整潔度普遍很差。

  總之,語文教學必須採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在課外時間,可組織學生交流見聞,交流心得,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的目的。

  ***二***

  本次語文試卷題量適中,考查的知識點全,涉及面廣,題目靈活多變,在考查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注重了理解能力、運用能力的考核,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全面檢測。具體地說,注重積累、注重感悟和運用是本次試題的重頭戲,也是本次試題的一大亮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為了解半學期以來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進一步促進自已的教學工作,在本次期中考試之後我對此次考試進行如下分析:

  一、年級成績

  本次考試知識考察100分,包括基礎知識、閱讀理解、習作共三大部分。學生試卷卷面清晰,書寫認真端正,我校三個班整體平均分:81分,優秀率:19.5%,達標率:73%,及格率:89%,成績不太滿意。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第一題、聽記。這種型別的題平時練習較少,孩子們的聽記能力較差,比如第一小題的四個原因寫不全,會有丟落。 第二、三題、本題既考查學生對要求會寫的字和會認的字的掌握情況,又考查了學生的書寫習慣。得分率在96%以上。錯誤多在“漂泊”“嚴懲”“挽起”、“捏鼻”這些詞,學習中還要多查漏補缺,加強訓練。

  第四題、選詞填空都能選對。但是再讓寫一個和動物本領有關的成語、詩句或諺語時,有些學生審題不認真,題意理解不清楚,只寫了和動物有關的,卻不是和本領有關的,很多孩子因此丟分。

  2、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第五題、課內閱讀。正確率高,丟分的是第四小題,孩子們能推薦出寓言故事,但是小故事裡的大智慧寫不出來或表達不準確,丟分嚴重。

  第六題、默寫古詩。孩子們都能背誦古詩,但是默寫,仍有錯別字,比如:疑、低、峰等字;還有寫拼音現象,以後的學中讓孩子們對易錯字多進行練習。

  第七題、課外閱讀。同音字,祝***住***賀混淆;另加標點錯誤較多,逗號、句號能正確使用,引號使用引得位置不正確,不能把人物的語言引全。

  第八題、安徒生和他的童話。填表的前兩項正確率高,最後一項對作家或對作品的評價過於簡單,因此失分。

  3、第三部分 習作 這道題對於小學三年級剛剛接觸作文的孩子們來說,有一些難度。作文要求看爸爸的“百睡圖”素描漫畫,勾起了你的那些回憶,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小於250字的文章。第一,學生不明白圖意,題目不準確。第二,不知道從哪方面組織素材去寫,還有點手足無措,沒有寫與爸爸的美好回憶。所以在寫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毛病。第三,習作的格式不正確。還有好一部分學生在自然段的開頭沒有空兩格。第四,標點符號的運用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不會正確使用標點,有的學生只是在每一段的結尾處用上一個句號,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了其它的標點啦;標點的位置不正確,一般情況下,標點符號佔一個漢字的單位格,可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使用的標點只是緊縮在漢字的右下角;逗號、句號等標點符號出現在行首的情況相當普遍。

  三、反思與建議

  這次測試,無論是對突出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落實,還是教學質量的監控,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經過反思,我認為,在今後的教學中,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深化課改,學得紮實。

  在每一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都要注重精講精練,夯實語文基礎,只有強化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學生能力的形成、素養的提升才有依託。

  2、加強標點符號的訓練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一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教給他們正確運用標點的方法,通過練習題和習作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使用標點符號的方法。

  3、關注生活,重視體驗。

  從這次試卷來看,對學生來說閱讀理解題和寫作依然是最難的部分,是學生語文能力中的薄弱環節。應明確的是,知識目標是否實現,不單是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因此,教學前的設計和實際的課堂教學都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注意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引導學生多讀書,養成積累好詞好句、做摘抄的習慣。

  5、倡導緊貼“地面”的習作。

  三年級的習作,著眼於培養學生作文的基本功——觀察思考、準確表達,以簡便易行的操作方式,具體直觀的內容材料,透出濃濃的語言意識。其特點是角度小,指向明,落點準,使學生能比較快地掌握一些表達技巧,從而喜歡上寫作。

  本次測驗讓我班學生體會到了語文學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學習語文要持之以恆,長期積累。同時,考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複習工作以鞏固基礎知識,特別是在書寫的時候一定嚴格把關,試卷上才會出現清晰正確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