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單細胞生物教學設計

  生物圈中還有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他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單細胞生物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描述單細胞生物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過程。

  二能力目標

  製作臨時裝片,觀察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關注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教學重點

  單細胞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

  三、教學難點

  1.單細胞生物完成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

  2.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

  四、教學準備

  1.草履蟲培養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放大鏡、少許棉花纖維。

  2.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除了病毒之外,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並且絕大多數生物是由多個細胞所構成的。例如,在我們校園裡種植的各種植物,就是由多個細胞所構成的;又如我們人類,同樣也是由多個細胞所組成的。那麼在自然界中,有沒有一個細胞所組成的生物呢?

  那麼,這些僅僅由一個細胞所組成的生物它們生活在什麼地方?這些生命是如何生存的呢?學完這節課,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單細胞生物

  出示單細胞生物的圖片──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觀察以下生物,想一想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單細胞生物:生物圈中不少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它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的特點是個體微小,大多數生活在水域環境中,有些生活在我們身上,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單細胞生物有初步的認識。

  三觀察草履蟲實驗

  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構成,那他們是否能依靠自己的結構特點來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呢?今天,我們就以草履蟲為代表來進行探討。

  1.從草履蟲的培養液的表層吸一滴培養液,放在載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草履蟲。

  【設計意圖】肉眼觀察培養液上層遊動的小白點,認識草履蟲的個體大小。

  2.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如果草履蟲運動過快,不便觀察,可以先在載玻片的培養液的液滴上放幾絲棉花纖維,再蓋上蓋玻片。然後尋找一隻運動相對緩慢的草履蟲進行觀察。

  3.展示草履蟲圖片,講解草履蟲的形態、運動方向及身體的前、後端,展示模型說明草履蟲的立體形態。講解草履蟲具有表膜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具有細胞結構。

  【設計意圖】看到草履蟲的細胞結構,明確認識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

  四草履蟲如何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出示草履蟲的結構圖片。

  1草履蟲如何運動?在草履蟲表膜上面有許多纖毛,這些纖毛就相當於草履蟲的“腳”,靠纖毛不斷的擺動而在水中旋轉前進。纖毛的作用是:運動。

  草履蟲的運動不是隨機的,也會覓食和逃避敵害,也就是可以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2草履蟲如何獲取營養呢?草履蟲具有口溝,可以從環境中獲取食物,並通過消化泡消化食物,以獲得營養。

  3草履蟲可以通過胞肛、伸縮泡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我們觀察草履蟲的時候,為什麼從草履蟲的培養液的表層吸取培養液呢?草履蟲為什麼集中在上層呢?草履蟲的生活需要呼吸,需要氧氣,而與空氣接觸的培養液上層含有較多的氧氣。草履蟲是靠表膜完成呼吸的。

  5展示草履蟲分裂生殖、接合生殖的圖片,講解草履蟲的繁殖,並說明它也有遺傳變異的現象。

  2.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是單細胞生物。它具有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徵,可以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設計意圖】初步理解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五其他單細胞生物

  1.展示衣藻的圖片講解,像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還有很多。衣藻的身體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它也具有精緻和複雜的結構以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2.出示眼蟲、變形蟲的圖片。

  【設計意圖】提供更多的事實,支援“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重要概念。

  六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1.小瓜蟲危害魚類。

  2.赤潮。

  七課堂練習

  【設計意圖】課堂評價。

  八年級生物單細胞生物教學反思

  《單細胞生物》一節,主要以草履蟲為例講授單細胞生物“觀察草履蟲”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將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實驗設計改為探究實驗,並加入了收集資料等要求,嘗試著將此課變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能力的一節課,充分實現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目的。體,通過這節課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增強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因此,在課上學生要做的

  在課前,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上網、去圖書館、上書店等,收集了大量有關單細胞生物的資料。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大大增加了他們獲取知識、鍛鍊思維的能力和機會。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先用自己的語言形容草履蟲的外形、運動、取食、消化、呼吸等,使課堂顯得生動有趣,也讓我感到學生尚未被束縛住的豐富想象力。在接下來的探究實驗中用不同的刺激因素糖、食鹽等刺激草履蟲,觀察比較草履蟲的應激反應,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既能有效的完成教科書上的教學要求,又能鍛鍊觀察和表達能力。

  這樣處理教材、設計本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學生記憶深刻,教學效果甚佳。這種教學設計,既教授了新知識,又鍛鍊了各種能力,體現了教學活動是一個學生不斷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是引導學生學習和創新的參與者。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充分享受到了主動學習的樂趣。

  不足之處:

  1、受實驗材料的限制,課堂時間把握的不好,有些前鬆後緊。

  2、探究實驗的討論不是很充分。

  3、如果將草履蟲的收集管和伸縮泡處設計成動態課件將會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