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西瓜種植技術

  我們在種植小拱棚西瓜的時候應該瞭解它的種植知識,那麼小拱棚西瓜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良種選用

  1.品種 選用耐寒、抗病、含糖量高、商品性好、耐運輸的早熟西瓜品種,如京欣一號、黑美人、新金蘭、惠蘭等品種。

  2.種子質量 純度應在98%以上,發芽率應在90%左右,淨度應在90%以上。

  二、育苗

  1.育苗缽的製作及規格 採用舊報紙、廢舊地膜、棚膜等材料製成無底圓筒,規格為8cm×8cm或1 0cm×10cm,或採用成品塑料營養缽。

  2.營養土的配製 用4份園田土未種過瓜菜的肥土、4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份腐熟的馬糞、1份草木灰,混合均勻後,調好溼度,裝入營養缽,缽內留出3cm的空間,以利播種後覆土。

  3.種子處理 選晴好天氣,晒種1天,667m2用種50~100g。種子用55℃溫水浸種倒入溫水時要不斷攪拌,待水溫降到30℃後,浸種1h,然後用40%甲醛200倍液浸種30min。將種子洗淨後用30℃溫水再浸種8~10h,撈出種子用溼毛巾包好,放在30℃條件下催芽18~24h,每天用溫水清洗1次,待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4.育苗田的選擇 採用陽畦育苗,育苗田要選擇東西向背風向陽,便於移栽運輸的田塊。在畦的北邊砌一道高60cm的上牆,東西兩側砌山牆,呈弧形,使之成為個小型的日光溫室,上面覆蓋薄膜,夜間加蓋草苫。育苗池寬 1.5~2m,深25~30cm,長度根據用苗多少而定。

  5.播種 3月15日前後選晴好天氣播種,將營養缽整齊地碼放在育苗畦內,澆透水,待水滲下後每m2用2mL移栽靈對水3kg噴灑畦面,藥水滲入土壤後播種。每個營養缽內放1粒催好芽的種子,上面覆蓋1cm厚的細潮土,然後整個苗床蓋好薄膜,夜間加蓋草苫。

  6.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揭苫、晚上蓋苫,不開啟棚膜,溫度控制在白天30~35℃,夜間20℃,苗出齊後再覆上1cm的營養土扶苗。第1片真葉展開前,略降低溫度,白天25~28℃,夜間15~18℃。視苗床情況一般2~3天灑1次水,定植前7天放大風煉苗,提高成活率。

  三、定植

  1.整地施肥 西瓜田必須秋翻深耕,次年解凍後再犁1~2次,在秋耕時667m2施優質農家肥5000kg、磷酸二銨15kg、過磷酸鈣25kg、硫酸鉀10kg,整地時一次性施入,然後深翻。次年3月底前後,犁地、耙耱,再施入磷酸二銨30kg、硫酸鉀1 0kg、腐熟豆餅50kg、高效複合肥30kg。

  2.作畦、蓋膜 移栽前10天作畦,按2.1m開溝劃線,畦面寬1.7m,溝寬0.4m,畦面中間略高,呈饅頭狀,隨後覆蓋幅寬2m的微膜,畦的方向以東西向為好。

  3.小拱棚搭建 定植前5天扣棚暖地,用長2 .3m的竹片兩頭削尖各入土20cm,每隔1m插1根竹片,打一木樁,用線繩固定棚膜。

  4.定植 4月15日前後選晴好天氣定植,每畦定植2行,行距80cm,株距50~60cm,667m2定植1058~1270株。定植時將小拱棚棚膜揭起,用移苗器打孔,注意2行穴位交錯定植,每穴灌水1kg,等水滲下後栽苗,栽苗後用土把坑封嚴,隨後壓緊棚膜小拱棚覆蓋0.02mm的加厚地膜。苗栽完後順溝灌水。

  四、定植後管理

  1.溫度管理 移栽後隨時關棚、放風,調節棚內溫度。緩苗前白天保持30℃,夜間15℃以上,緩苗後白天25~28℃,夜間12℃。

  2.水肥管理

  1催棵水 緩苗後,西瓜生長迅速,進入團棵期5葉期,為了促進植株生長,使其迅速伸蔓,要及早灌水追肥,667m2追尿素10kg、磷酸二銨10kg,隨後在畦溝內灌水,待幹後中耕保墒,促進根系發育。

  2膨瓜水 果實坐穩後,幼瓜雞蛋大小時再灌1次膨瓜水,並667m2追硫酸鉀1 5kg、高效複合肥20kg。西瓜膨大期可視情況再灌1次小水,一般以溝的1/3為宜,切忌大水漫灌,淹沒畦面導致爛秧死苗。在結瓜後期用0.3%磷酸二氫鉀或0.2%~0.3%的尿素溶液葉面噴霧,進行根外追肥,也可噴施一些西瓜素、大豐素、氨基酸、有機生態肥等,每隔10天1次,也起一定的作用。

  3.整枝 小拱棚西瓜多采用雙蔓整枝和三蔓整枝的方法。雙蔓整枝;除保留主蔓外,在基部1~4節上選留1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蔓、副側蔓及時摘除,一般以選留第2、3雌花坐瓜為主,每條瓜蔓留25~30片葉;三蔓整枝:除保留主蔓外,在主蔓的第3~5節上選留2條側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

  4.人工輔助授粉 在開花期間,每天上午8~10時進行一次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將當天開放的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在雌花的柱頭上輕輕塗抹,直到瓜坐住為止。

  5.撤膜 5月中旬,晚霜結束後,及時撤膜收回竹片,進入正常管理。

  五、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要掌握預防為主的原則。栽培前應清除田間雜草、枯枝爛葉,種子在播種前進行消毒、增施有機肥、補充磷鉀肥、不偏施氮肥、注意通風排溼、保證充足的光照。

  1白粉病 發病時用5%硫黃粉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農抗1201500倍液葉面噴霧,7天噴藥1次。

  2炭疽病 用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800倍加75%百菌清800倍液混合噴霧,連用2~3次還可兼治其他病害。

  2.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是蚜蟲,可採取以下防治方式:

  洗衣粉滅蚜:用500倍中性洗衣粉葉面噴霧,連續2~3次;菸草石灰水滅蚜用菸葉0.5kg加水30kg過濾後噴灑,7~10天1次;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葉面噴霧,殘效期36h,低毒、低殘留。

  六、適時收穫

  西瓜幼瓜坐穩後掛標籤,早熟品種般在落花後26~28天成熟,注意觀察瓜絲,瓜絲幹後,表明瓜已成熟,要及時收穫提早上市。

  小拱棚西瓜栽培方法

  一、 小拱棚的結構與效能

  小拱棚宜選擇南北走向,佔地寬1.4-1.6米,先在中間開60釐米寬、40釐米深的瓜溝,施肥後深翻使土肥混勻 並做成60釐米寬,10-15釐米高龜背形栽培床,床兩側各形成一條寬30釐米的澆水溝,溝外側各做一條20釐米高20釐米寬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條2米長、4釐米寬的竹片,形成寬約1.5米、高約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寬薄膜,四周用土壓嚴壓實,棚間距約1米 。每畝用竹片240-260片。0.014毫米農膜約7.5公斤 或0.03毫米農膜約16公斤,0.005毫米地膜約2.5公斤。該結構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溫度可穩定在5度以上,能滿足西瓜緩苗期的要求。

  二、培育嫁接苗

  目前生產上多采用有加溫設施的簡易溫室來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蘆做砧木,採用靠接或頂插接法。苗齡40天左右。

  1、苗床設定 苗床南北走向、東西寬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寬30-40釐米,高15-20釐米。

  2、營養土配製 營養土要求疏鬆、肥沃、保水、保肥且無病菌蟲卵。一般選用肥沃田園土2份加1份經夏季高溫發酵充分腐熟的過篩有機肥,然後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銨0.5公斤或複合肥1公斤,50%多菌靈3-4兩 ,50%辛硫磷1兩 ,充分混勻後裝入直徑8釐米 高10釐米的營養缽中。播前1周澆足水洇透營養缽。

  3、溫室消毒 播種前溫室用硫磺粉2公斤/畝 敵敵畏0.2公斤/畝拌鋸末薰24小時。

  4、種子處理

  1黑籽南瓜 黑籽南瓜種子休眠性很強,當年種子發芽率只有40%左右。需用赤黴素打破休眠。具體做法是:先用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搓洗除去雜物,然後用150-200ppm赤黴素浸24小時。若用上一年陳籽,則可直接浸種,浸種時間12小時即可。

  2葫蘆籽 葫蘆籽種皮厚,吸水困難,種子萌發慢,出芽不整齊,發芽勢、發芽率低。可用熱水燙種法處理,先用涼水浸沒種子,再倒入80-90度的熱水順一個方向不斷攪動,使水溫降到70-75度並保持約1分鐘,最後倒入冷水使水溫降至20-30度,繼續浸種24-36小時,也可參照南瓜種子處理法用100PPM赤黴素處理;

  3西瓜種子處理:一種是用50%多菌靈或託布津50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清洗後再溫水中浸6-8小時;另一種是用80-90度熱水燙種3-5秒然後加入冷水使水溫降至55度左右,浸種約10分鐘,降至20-30度浸種6-8小時。

  無論採用哪種方法處理種子後,催芽前都要晾乾或擦乾種皮多餘的水分,待種觜無水膜包裹後再放到28-30度環境中催芽,以免種仁內水分過多氧氣缺乏影響種子萌動。

  5、播種:

  1 用南瓜作砧木靠接。南瓜籽浸種不催芽,西瓜種子催芽後同時播於營養缽中砧木和接穗種子各點播兩粒,覆土1.5釐米,蓋地膜。白天棚溫30-35度,夜間18-22度,保證土溫在18度以上,出苗後白天降至25度左右,夜間15~16度。嫁接前1~2天適當通風降溫,提高幼苗適應性。為防止發生病害可噴800倍百菌清或1000倍甲級託布津等。同時嫁接前要適當控水以防嫁接時胚軸脆嫩劈裂。

  2 採用葫蘆作砧木頂插接,將催芽後的葫蘆種子單粒點播於營養缽中,覆土1.5釐米蓋地膜、扣小拱棚。播後約十天葫蘆出全苗並有部分幼苗子葉展開,心葉顯露破心時,即可播種催芽後的西瓜種子。西瓜種子播於沙盤中,播前將沙土用開水浸燙,降溫後將西瓜種子間隔約1釐米撒播,覆土1釐米,蓋地膜保溼增溫。將沙盤至於溫室溫暖處約5-6天出苗,見光晒一天使西瓜幼苗子葉展開並充分變綠,此時葫蘆第一片真葉已展開一葉一心為頂插接法的最佳嫁接時期。

  6、嫁接:

  1南瓜與西瓜靠接: 南瓜子葉平展露心時去掉生長點,在子葉下 0.5-1釐米處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為莖粗的2/5-1/2,切口長約1釐米。同時在西瓜接穗相應部位向上呈45度角斜削,深度為頸粗的1/2-2/3,切口長度與砧木切口相同。將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莖的切口,使二者介面緊密貼合在一起,用嫁接夾固定介面。約七天後介面癒合,切斷接穗根部,10-15天后去掉嫁接夾。

  2用葫蘆作砧木頂插接:嫁接時先將葫蘆頂芽及真葉去掉,僅留兩片子葉,然後用一個與西瓜苗粗細相當尖端帶有6-8毫米斜面的竹籤,斜面向下沿葫蘆子葉葉脈與葫蘆莖約45度角的方向插入,以竹籤尖端剛好露出為準。將西瓜苗在子葉下8-10毫米處用刀片斜切斷莖,切面長度8~10毫米,拔下竹籤迅速將西瓜接穗切面向下插入葫蘆砧木中,使兩個切面貼緊,砧木子葉與接穗子葉呈“十”字形交叉。

  7、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及時蓋小拱棚保溼,並用遮陽網或類似物遮蔭。前三天一般不通風,白天25-28度,夜間20-22度,不低於18度,小拱棚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95%以上。三天後逐漸增加通風換氣量,縮短遮蔭時間。約12天嫁接苗成活後,溫度可降到白天24-26度,夜間16-18度。注意及時去掉砧木萌生的側芽。噴藥預防病害發生。定植前3-5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加大放風量,白天22-24度,夜間降至13-15度,以增強定植後秧苗對小拱棚內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 定植前準備

  1、 施足底肥:結合耕翻每畝施入發酵雞糞2-2.5方或優質圈糞6-8方有條件的戶最好在夏季將雞糞和圈糞摻在一起高溫發酵,經高溫發酵的有機肥多施一些也不易燒苗,二銨30-4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25-40公斤,微肥按缺素情況分別底施或噴施。

  2、 作畦、洇地、扣棚

  3月下旬選晴天及時按要求作畦,定植前7-10天洇地、蓋地膜、扣小拱棚、烤地、升溫。

  四、定植

  1、定植時期:石市及周邊縣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當小拱棚內5釐米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時,即可選無風晴天定植,從物候上看此時正值柳樹發芽楊樹落絮。

  2、定植密度:每個栽培床定植兩行,株距不低於0.7米,畝栽650-700株。

  定植時用開穴器或瓜鏟在蓋好的地膜上直接按株距打孔、座水栽苗,最後將膜孔用土封嚴,及時加蓋小拱棚。

  五、定植後管理

  1、溫度管理:

  1定植—團棵 即從定植到瓜苗5-6片葉由直立生長轉向匍匐生長以前這段時期,大約13-15天。定植後前三天一般不放風以促進緩苗。緩苗後可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逐步加大放風量,以達到降溫、排溼、改善光照條件,降低植株生長速度,提高抗逆能力,達到葉厚、頸粗、根系壯。

  2團棵—座瓜:此階段已進入4月下旬,晚霜期已過,一般無須考慮凍害。此期植株根系和莖葉生長迅速,極易徒長造成坐果困難。因此要採取上午、中午放大風,夜間虛蓋膜促進養分合理分配,提早坐果。

  2、整枝方式:一般採用三蔓整枝方式,當主蔓長到30釐米長,莖基部枝條達5釐米時,每株選留兩條長勢均勻的健壯側蔓,多餘的側蔓及早去掉。

  一般選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時可選留側蔓雌花坐果。一般坐果節位以前多餘的側枝及早去掉,而坐果節位以後幾節的側枝可留3~6片葉打尖,以增加葉面積提高產量。

  3、肥水管理:在定植水澆足的情況下,主蔓長約50釐米時,可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每畝隨水衝入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氫鉀20公斤。果實碗口大小時可根據地力情況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5公斤另外還可噴施葉面肥料防止莖葉早衰。

  4、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是每天早晨7-11時,將當天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塗抹在已開花的雌花柱頭上。在操作中應注意要周到均勻,以防止出現畸型果。

  5、西瓜二次結果的方法及關鍵技術: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割蔓再生,即在頭茬瓜定個後,注意選留基部萌生的新蔓3條,頭茬採摘後,距根莖部30釐米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結果。另一種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實生長後期,利用主、側蔓頂端發出的新蔓坐果。一般7-10天可開花坐果,此法管理簡單,但坐果節位高,果形偏小,產量較低。 關鍵技術主要是頭茬瓜膨瓜後期做好防病工作,葉面噴肥,嚴防莖葉早衰,摘瓜後及時清潔田園,用生根劑灌根並追肥澆水,促新蔓健壯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早春栽培,很容易發生鼠害以及螻蛄、蚜蟲、紅蜘蛛等蟲害。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

  防治病蟲害應堅持預防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原則。防鼠害可用商品滅鼠藥隨發現隨防治。殺螻蛄可用辛硫磷拌炒出香味的麥麩或玉米麵,按1份藥加5份水拌15份料的比例混成毒餌。播種後或定植後撒於地表。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防治。蟎類可用殺蟎淨2000倍或1.8%阿維菌素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蔓枯病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75%百菌清800倍、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鏽寧2000倍液防治。防治病毒病應以種子消毒、剷除田間及周邊雜草,及時處除治蚜蟲和白粉蝨,切斷傳播途徑為主要措施。植株發病初期,可用3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防治。同時噴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