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麥選購竅門

  耳麥是耳機與麥克風的整合體,它不同於普通的耳機。普通耳機往往是立體聲的,而耳麥多是單聲道的,同時,耳麥有普通耳機所沒有的麥克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耳麥什麼牌子的好,耳麥選購技巧。

  耳麥什麼牌子的好?

  賓果耳麥

  賓果的主要產品就是耳機,分為PC耳機、MP3耳機、影音耳機、遊戲耳機、HiFi耳機等幾大系列 。款式豐富,品種齊全,具有較高的價效比。

  雷柏無線耳麥

  雷柏,無線外設技術專家,致力於向全球使用者提供高效能、高品質的無線外設產品。

  AKG耳麥

  國內稱“愛科技”。奧地利著名的耳機話筒製造商,1947年成立於維也納。AKG的耳機輕巧堅固舒適,聲音流暢自然,中頻優美迷人,聲場開闊。它的經典產品有在專業領域具有極高聲望的K141系列、K240系列、K270系列,HIFI耳機K701、K702、K1000,無線環繞聲耳機HEARO999等。現在AKG已被哈曼卡頓集團收購。

  GRADO耳麥

  國內稱“歌德”。GRADO是世界著名的HI-END耳機品牌,這是一家美國家族小廠,1955年成立於布魯克林。GRADO的外觀簡潔古樸,聲音富有活力,中頻豔麗透徹,低頻強悍。它的經典產品有HP1000、SR60、SR325、RS1等。目前市場上值得推薦的是除SR40以外的全系列產品。

  耳麥選購技巧

  1:以最熟悉的歌曲當作判斷標準

  在賣場試耳機的時候,要播什麼音樂呢?大方掏出你的iPod、MP3播放機或是手機來就對了。此時,很可能某些朋友腦袋裡會浮出一個念頭,就是“無論MP3或WMA,全都經壓縮破壞的數位音樂檔,音質聽起來很粗糙,怎麼拿來做為評論一支耳機的標準呢?”你說的沒錯,這理論完全正確,但在此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習慣”這個概念。

  因為你時常使用自己的iPod或MP3播放機來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你已經完全熟悉這首歌的旋律,因此其它條件不變之外,換另一支耳機,會非常清楚知道這首歌那個小節的高低頻表現不一樣。此外,每個耳機品牌都有屬於自家聲音個性,某些厲害的玩家還會進階到把音場、空間感、均衡性、顆粒、音染以及動態也排入比較條件。所以建議嘗試聽多種曲風,如此一來,就能挑到自己喜歡的耳機啦!

  2:配戴起來的“舒適感”耳塞、襯墊舒不舒服很重要

  有試過不經試穿就因為價格便宜而買了一兩條牛仔褲回家的經驗嗎?此時,很可能會遭遇尺寸不合的窘境。這就與選購耳機一樣,即使音色再怎麼好,如果現場試聽幾分鐘,襯墊不透氣,換了耳塞,尺寸又不符合耳道,勸你還是放棄吧。

  3:產品規格最好也稍微看一下

  包裝盒上規格當然是考量耳機效能的關鍵之一,通常大家注意的地方包括:

  阻抗:越低越容易推動,但越高越不好推,並不代表不好,而是音質有另一番新境界,需要利用耳機擴大機驅動。所以某些影音類雜誌,描述耳機時,會先形容接iPod聆賞的感覺,之後再插上耳擴做個專業評論,一般iPod或可攜式MP3播放機用的耳塞式耳機,阻抗大多14~17左右,耳罩式耳機則略高。

  靈敏度:單位為分貝,越高代表所需功率越小,就越容易驅動,一般iPod或可攜式MP3播放機用的耳塞式耳機,阻抗大多105~110左右。

  頻率響應:頻率響應指耳機發出聲音的頻率範圍,所以我們看兩端的數值,大約可猜測到這款耳機在那個頻段著墨較深,人耳聽頻率範圍為18Hz~20kHz,大家參考看看。

  信噪比:信噪比的資料越高,表示聽到的雜音越少。

  4:新耳機“煲”過會更好聽

  很多人說“煲機”,煲這個字,根據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解釋:用慢火熬煮食物,我覺得拿來形容Run開耳機還蠻貼切的。

  你入手一支新耳機,拿回家後請記得先煲個一星期,不然某些客人買回家立刻打電話客服,說為什麼不像在店裡那麼好聽,這是因為新耳機,裡面的纏繞的線圈、磁鐵,以及一些分音器等這些元件全是新的,而且線圈大部分是銅線材質,經過一段時間執行開來共振推輓比較順暢。當然你也可以直接使用,慢慢感受耳機的聲音從很緊的狀態進到入開闊的佳境,至於我則喜歡一次到位,插在音響上連續播個一星期,再插上iPod使用。

  以上有關耳麥什麼牌子的好,耳麥選購技巧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